(2010-11-25 19:34:04)[編輯]
自序 與心靈對接,與更多的人分享幸福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執(zhí)行主編王詠琴女士,最早在2007年的某一天,通過我的責任編輯邀請我上《百家講壇》,談談大眾的心理健康問題。我沒有興趣,此事便放下了。后來她幾次來電話約談,我都婉辭。但王詠琴鍥而不舍,又打來電話說這件事。我說,我正在準備環(huán)球旅游呢,完全顧不上考慮《百家講壇》。她很有耐心地回答,那就等您回來再說吧。
當我出發(fā)去環(huán)球航海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平安歸來。那時候,誰跟我說環(huán)球之后的事情,我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覺,漠然地不置可否。
航海回來,日歷也翻到了2009年。王詠琴又打來電話。我說,王女士,到此為止吧。沒想到這位王詠琴女士不急不惱,說,咱們打了這許久的電話,彼此還沒有見過一面呢。
我知道自己碰上了很有主心骨的那種人,如果你不讓她徹底死心,估計這電話里你來我往的局面還會曠日持久。為了讓她徹底斷了念想,我答應了見面。
坐定后,她開門見山地說,您一再拒絕我,我想知道理由。
我說,理由很簡單啊,我從沒當過老師,從沒上過講壇。你想想看,到你們講壇上講課的人,哪一位不是當老師的出身呢。我這么大年紀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講課是我不擅長的事兒。
王詠琴說,《百家講壇》的宗旨是百家爭鳴,并不是只有當過老師的人才能登上“百家”。
我說,那也要看這個人愿不愿意登臺。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到聚光燈下,眾目睽睽被聚焦,那讓人很不舒服。
王詠琴說,有些人期望上《百家講壇》。
我說,既然有人趨之若鶩,您又何必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請一個不樂意的人呢!讓喜歡上的人講不就很好嗎!大家兩便。
王詠琴見這個理由說不動我,索性掉轉了一個方向,問,我很想知道您為什么寫作?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我說,我是個當醫(yī)生出身的人,見過太多的死亡,深感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我知道人非常孤獨,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當代人的痛苦更多地是由精神層面而來。我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和更多的人分享快樂和思考,這就是我寫作最原始的動力。
王詠琴說,我們《百家講壇》的宗旨也正是如此。而且,買您的書讀,就算是便宜,也要十幾二十塊錢一本??墒牵舻健栋偌抑v壇》談談您的所思所想,觀眾除了掏一點點電費以外,基本上就沒有什么花費了,當然,他當年買電視還是花了一點錢的,不過不看您這檔節(jié)目,他也要看別的節(jié)目,所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說來,上《百家講壇》和您寫作的初衷是一樣的,都是分享啊。
我從來沒聽過這樣的算賬方法,一時間,有點發(fā)愣。說實話,她的話擊中了我。我在西藏阿里,面壁雪山,度過了11年。我經歷過那種滲入骨髓的憂傷,我知道與生俱來的渺小和孤獨感,將伴隨每個人的一生。為了對抗這種孤獨,人們聚集成群,發(fā)明了語言和文字,分享感受與心得。在茫茫虛空中與另外的心靈對接,以精神之水,相濡以沫。在天的盡頭,人容易憂郁。在語言的盡頭,人有希望重生。
然而,當眾講話,這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據(jù)國外的研究,患有“發(fā)言恐怖”的人,甚至比害怕死亡的人還要多。我平日寫作,基本上是和鼴鼠相仿佛的工作,(我說的是埋頭在黑暗中挖掘,不是指的做間諜哦!)不喜歡站到大庭廣眾之下,被無數(shù)雙眼睛盯視。那會讓人懼怕和不知所措,并擾亂動搖了寫作的平和心境。
最終,這種算術法和與人分享的強大理由,說服了我,我開始了《百家講壇》的節(jié)目錄制。
從2009年的2月到7月,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我?guī)缀鯖]有一天不琢磨《百家講壇》的事兒。說真的,我毫無自信,覺得自己做出了一生中最荒謬的決定,在年近花甲之時,去干這么一件完全生疏的事情,捉襟見肘,顧此失彼。比如我準備講稿,生怕不夠用,總是多多益善,有時只講了三分之一,時間就到了,章法大亂。
錄制節(jié)目的頭一天晚上,我必定失眠。平常我是個一沾枕頭就睡著的人,從來不吃安眠藥?!栋偌抑v壇》的任務,讓我輾轉反側惴惴不安。我對自己說,為什么如此緊張呢?是怕講得不好毀了自己的形象嗎?
這樣一問,反倒坦然了。我不是心理學的專門學者,也不是打算名滿天下的作家。我只是想把自己心中的一些所思所想,和更多的人分享。年輕的時候,在寂靜冰寒的岡底斯山度過,我深知精神的孤獨是多么凄冷的幻滅。我愿在心與心之間架起一道小橋,哪怕只是幾塊墊腳的青石板也好,將我們瑣屑凌亂的生命連接。
《百家講壇》給了我高度信任,讓我自由選擇題目。為什么單單選了關于幸福的話題?在我內心深處,有一個關于幸福的結。
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我原來是一個對幸福很迷茫的女人,讓我發(fā)生徹底轉變的,是我父母去世。當我父親病危的時候,由于部隊醫(yī)院的某項化驗設備壞了,必得把父親的血樣送到另外的一所地方醫(yī)院里去查驗。我捧著裝有父親血液的玻璃管,急匆匆趕往城市的另一端。那家醫(yī)院的化驗科主任說,化驗單上標明是急件,我們馬上就開始做,你在外面等著結果吧。我在檢驗科的外面,魂飛膽破焦灼萬分地等待著……不知過了多久,主任出來了,把填寫好的化驗單交給我,然后疑惑地問,這個病人還活著嗎?我說,活著。他說,可是從這張化驗單上所顯示出來的這些化驗數(shù)據(jù)看,病況極為嚴重。以我們的臨床經驗,這個病人應該早就去世了。
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沒有跟他說這是我父親啊,拿著化驗單,飛也似的往部隊醫(yī)院趕,生怕在我送血樣的這一段時間父親已經遠行。匆匆忙忙趕回父親所住的醫(yī)院,先到病床前看望父親。我覺得非常有經驗的主任都那樣說了,我會不會已看不到父親了?!沒想到父親非常清醒,在病床上他微笑著對我說,我這一生非常的幸福,因為有了我的事業(yè),因為有了你的母親,因為有了你們……
第二天,父親走了。這是我父親留給我最寶貴的一份遺囑。我的母親,在臨去世前也說過同樣的話——我很知足,我很幸福……一個人的生命,即使在遭受無比痛苦的折磨,即使是面對死亡的威脅,他也依然可以感知人間的溫暖與幸福。人的精神是任何化驗單都無法呈現(xiàn)的,幸福無處不在,只要精神屹立,死亡也為之匍匐。
很多東西,都會因為歲月流轉漸漸地褪去它們生動的顏色,唯有我們對幸福的追求,讓我們體驗到人生的意義,感受到人生價值的莊嚴。當我們一己的生命,和一個遼闊的宇宙相聯(lián)系的時候,我們渺小的存在,就變得深厚和絢爛。我愿從此以微弱跳動之心,做真誠美善之文字,以應答滄桑無序的人間。
我在《百家講壇》一共講了20講,那1000多分鐘炫目燈光下?lián)]汗如雨的錄制,對我的身心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zhàn)。好在堅持下來了。有時回想起,自己都有點佩服自己呢。由于種種原因,播出的集數(shù)不足這個數(shù)字,這本書收錄的是全部20講稿子的提煉濃縮部分,可作補充。
以前從來沒有讀過我的文字的人們,倘若有時間,我建議你讀一讀。我相信也許有一兩句話會走入你的心扉,我們就開始成為了朋友。如果你以前讀過我的一些文字,我也建議你不妨讀一讀。因為有一些觀點的提出,比如訓練你的荷爾蒙,為你的荷爾蒙找到有意義和令人歡愉的分泌規(guī)律等等,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之前讀過我所有的作品(如果真是那樣,我受寵若驚。家里人都不曾這樣認真對待我的文字),那我在向你表示深深感激的同時,建議你就不要讀了。這本講稿,不可能每一句話都有新意。
我在此向《百家講壇》為我的節(jié)目錄制而辛勞的所有朋友、向曾經坐在臺下聽我講座的所有聽眾、向這本書的責任編輯,致以誠摯的敬意和謝意!畢淑敏向你們深深鞠躬!沒有你們,是絕對不會有這本書的。
寫完了這本文稿,如同面朝藍天放飛一只鴿子。我目送它遠去,不知道它將會棲息在何處樹梢或是屋檐下。祝愿這只帶著鴿哨的白鴿,在新主人那里,盤旋著發(fā)出清音。
我有一個祈愿——祝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比未讀之前多了一點幸福感!
畢淑敏
2010年1月16日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