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 08:02中國青年報
“老師,這個題目怎么做?”
“老師,我的作業(yè)寫好了,幫我檢查檢查?!?/span>
每到放學時分,在浙江省金華市城中街道楊思嶺社區(qū)開設的“愛心四點半”里就熱鬧了起來,在這個不足50平方米的房間里,30多個孩子或埋頭認真做作業(yè),或認真地聽“老師”講解輔導。
被孩子們稱做老師的是浙江師范大學校志愿者總隊“愛心家教團”的青年志愿者們。在楊思嶺社區(qū)這個“愛心四點半”里,年輕的志愿者們已整整堅持了8年。
孩子放學了,可家長還不能下班,孩子們?nèi)ツ睦?,回家能否安心寫作業(yè),是許多上班一族的家長們最為惦記、也是雙職工家庭最為困擾的事情。按照教育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小學生每天在校上課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小學一般在下午4點至4點半左右放學,而家長則要到5點半甚至6點才能下班回家。楊思嶺社區(qū)居委會主任王根英說:“這一個半小時的‘真空期’,讓很多家長傷透了腦筋?!?/span>
為解決家長們的難題,社區(qū)與浙師大志愿者總隊合作,社區(qū)提供場地,師大學生志愿者擔任輔導員,建起了“愛心四點半”,免費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學習、娛樂的場所,直到家長來接。志愿者小施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給孩子們輔導作業(yè),直到最后一個孩子被家長接走為止。
“愛心家教團”成員是來自浙師大各個學院的優(yōu)秀志愿者,自成立以來,8年間,每個星期一、三、五下午,他們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社區(qū)“愛心四點半”,給孩子們輔導功課,一起聊天、學習、玩游戲,做孩子們的“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孩子放學后可以在這里看書、寫作業(yè),還有大學生輔導功課。”育才小學2年級學生劉玲的媽媽說,自己如今一身輕松,可以安安心心上班,下班再把孩子接回家,少了許多后顧之憂。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浙師大志愿者總隊還邀請來自美國的外籍教師為社區(qū)的孩子們帶去地道的美國英語。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收集易拉罐,制作奧運五環(huán),學習奧運知識。在學校支持下,他們還推出各種創(chuàng)意課堂,把各種新奇的科普儀器帶進課堂,為孩子帶去快樂。
一位姓王的孩子說,自己非常喜歡來這里做作業(yè),遇到不會做的題目,老師也會認真地教我們,“過節(jié)的時候老師還會組織一些有趣的知識競賽,讓參與活動的學生都能得到一份小禮物,增長大家的知識?!?/span>
“在這里工作感覺特別有成就感,跟小孩子在一起很開心?!蓖踱┦钦銕煷笥⒄Z專業(yè)的大一學生。她說,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將來很有可能走上教師的崗位。在“愛心四點半”做輔導老師,既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也是對自己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浙師大團委書記王珩稱,志愿服務是高校學生接觸社會的一種有效途徑,在為社會帶去優(yōu)質(zhì)服務、提供各種幫助的同時,也能很好地磨練自己,為自己積累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
如今,浙師大志愿者的身影活躍在金華市的多個社區(qū),“愛心家教”也從最初的幾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近百人。為了保證輔導質(zhì)量,浙師大志愿者總隊也和一些社區(qū)約定,為孩子們一對一地配輔導老師。
肖慶蘭搜集整理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12/14/3492706_0.shtml相鄰博客
- 悲劇反思:大學生該不該參加探險 [2010-12-15 01:08:19]
- 湖北 折翼天使板凳代步笑對人生 [2010-12-15 08:21:38]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