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慧高興地為同學的演唱鼓掌 記者葉茂林 攝
年復一年,張琪慧已習慣了撐著小板凳上下臺階
一手一個小方凳,緩慢卻穩(wěn)當?shù)叵蚯靶凶?;上樓時,先往上一臺階放下小方凳,雙手將全身撐上去,再將另一小方凳放上更高一級的臺階……從讀小學六年級起,這種以板凳代步的日子,張琪慧已走過五年。
秀麗、愛笑——16歲的張琪慧是洪山高中高二(3)班的學生。昨天下午,記者在學??吹剿龝r,她正賣力地向?qū)W校報告廳“奔”去,“校園十佳歌手大賽馬上就開始了,我趕著去看呢!”對于記者這張陌生面孔的注視,她絲毫沒有感到不自在。
因為3歲時的一次車禍,張琪慧被截去了雙腿,只能靠輪椅和小方凳的幫助“行走”。在父母鼓勵下,她6歲背起書包上學,9歲開始學吹葫蘆絲,11歲時學吹竹笛。她先后獲過多種獎項:全國殘疾人藝術(shù)匯演器樂類竹笛一等獎、葫蘆絲三等獎,首屆“洪山之星”榮譽稱號,武漢現(xiàn)代少年形象大使……
“她陽光開朗,我們幾乎沒把她當成殘疾學生看待,因為她都行!成績也從入校的300多名,躍至全校前20名。”班主任曹宏亮說,剛開始時,老師、同學遇到上樓的張琪慧,都想幫幫她,她總是很禮貌地拒絕:“我可以的。”同學黃韜說,“張琪慧健談、幽默,還會寫詩,常把我們的名字藏著詩里呢。她畫畫、手工制作也很不錯,我們很崇拜她!”
每天清晨6:20起床,由爸爸或媽媽用輪椅推到教學樓下,她再獨自爬上三樓到教室,7時的晨會,張琪慧幾乎從未遲到過?!八龑W習很自覺,從不要我們操心?!备赣H張立談起女兒一臉自豪。
張立說,他們本是荊門人,自己原來是出租車司機,妻子在家照顧女兒。2005年8月,為方便女兒跟著武漢的張紅陽老師學習笛子吹奏,在省殘聯(lián)的幫助下,他們舉家來漢,“為了女兒,我們吃再多苦也情愿!”女兒在哪里上學,他們就租住在學校附近,靠做點小生意來維持生活。
對于自己想要的未來,張琪慧很清楚——就像她在周記中寫到:“在一片空曠的天地之間,一只沙鷗的鳴鴻更顯驚艷,它自由自在地向上盤旋,沒有同類的阻擋與嘈雜,它更能聽見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并追尋這聲音向著更遠方翱翔……”(楚天都市報 記者羅欣 通訊員夏志濤 謝依勝)
肖慶蘭搜集整理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12/14/3496804_0.shtml相鄰博客
- 浙師大:讓放學的孩子不再“流浪” [2010-12-15 08:15:54]
- 大學生勤工儉學“洗廁哥” 每次8元 [2010-12-15 08:26:0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