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美齡日漸長大的同時,宋耀如一直不懈支持的孫中山的革命事業(yè)也在持續(xù)地發(fā)展著。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fā)及失敗后,孫中山的革命事業(yè)出現(xiàn)了新的勢頭。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含憤東渡日本,希望通過學習明治維新后迅速富強的東方近鄰,來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和軍事知識。于是這批青年志士很快形成了一支新的更為革命的核心力量,他們團結(jié)在孫中山周圍,贊成他推翻滿清統(tǒng)治,振興中華民族的革命理想,公認孫中山是他們的領(lǐng)頭人。
局面一下子打開了,孫中山在得到如此廣泛的支持后,決定成立一個統(tǒng)一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這就是后來的同盟會。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同盟會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章程》,孫中山被推為總理?!墩鲁獭分刑岢隽送藭尉V領(lǐng):“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還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孫中山首次公開倡導了自己的“民族、民權(quán)、民生”三民主義的主張。
宋耀如應邀從上海趕到了日本,孫中山?jīng)Q定讓他挑起為革命解決經(jīng)費的重擔。孫中山知道若要取得成功,必須要弄到一筆數(shù)量可觀的款子,單是依靠點點滴滴的捐款是不行的。而只有宋耀如在美國有豐富的經(jīng)歷,熟悉教會和社會上一些非常富有的人,所以會議決定派宋耀如專程赴海外為革命籌集巨額經(jīng)費。
1905年,宋耀如遠涉重洋赴美國為孫中山的革命籌措經(jīng)費。時隔20年后舊地重游,心中不免感慨萬千。所不同的是,20年前他去美國是為個人奮斗,20年后他作為一個頗有成就的實業(yè)家出訪美國,并且實際上是為一項偉大的革命事業(yè)而來。此次赴美宋耀如完全是一副有成就的實業(yè)家形象,在太平洋郵輪公司的一艘輪船上,他獨自一人包了一個單間。抵達美國舊金山碼頭時,他受到致公堂成員的歡迎。宋耀如被接到斯波福巷63號致公堂總部,在那里他被逐一介紹給當?shù)氐娜A人銀行家和實業(yè)家。致公堂打出了一個令人感到親切的招牌,名曰:“世界華人自由共濟會”。有了這個招牌,那些腰纏萬貫的美籍華人熱切希望證明自己是愛國的,所以從募捐角度來看,宋耀如此行的收獲很大。
在美國期間,宋耀如還專門趕到北卡羅來納州去拜望了他的大恩人朱利安·卡爾。當他們二人在達勒姆的火車站緊緊擁抱的時候,在卡爾的眼里宋耀如已經(jīng)從當年那個樸拙靦腆的中國少年,變成了一個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的大企業(yè)家了??柨粗缃窈妥约旱匚徊幌嗌舷碌乃我?,心里不勝的自豪。
當晚他們二人在卡爾的書房里促膝暢談時,宋耀如毫無保留地向自己的恩人透露了這次來美的真正目的,并詳細介紹了清政府的腐敗和孫中山領(lǐng)導的幾次革命起義失敗的經(jīng)過。宋耀如著重說明幾次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經(jīng)費不足造成的革命黨人的裝備不足。宋耀如向卡爾解釋道:“只有推翻滿清政府,中國億萬民眾才能真正獲得新生,西方的文明也才能真正傳到中國,基督教才能給中國人帶來福音?!甭犃T宋耀如有理有據(jù)的坦言相求,卡爾立刻答應提供一筆巨額經(jīng)費以資助中國的革命黨人。
宋耀如用了半年的時間,在美國各地奔波,游說企業(yè)家、銀行家,為孫中山、也為革命事業(yè)積極進行募捐活動?;氐缴虾:?,宋耀如向同盟會上繳了200多萬美元,這中間卡爾將軍的捐助份額是最大的。
由于宋耀如赴美籌資獲得巨大成功,同盟會任命他為司庫。在過去,他只是非正式地擔任這一職務,現(xiàn)在則正式地專門負責革命事業(yè)的經(jīng)費籌措了。同時宋耀如繼續(xù)兼任孫中山在上??偛康膱?zhí)行秘書,并仍從自己的腰包里掏錢供孫中山開銷。由于他的慷慨和工作效率,基本上保證了孫中山在任何情況下都有錢花。
1907年3月18日,孫中山被日本政府驅(qū)逐出境。他當即秘密來到上海。船到上海的那天深夜,宋耀如親自到碼頭把化了裝的孫中山先生接到家中,并為其舉行了小型的家庭歡迎會。孫中山也是多年未來宋家了,看到這熟悉的房子,想起當年初到上海和宋耀如會面的情景,感慨萬千。晚上,孫中山又驚喜地發(fā)現(xiàn),當時宋耀如的三個孩子宋慶齡、宋子文和宋美齡(當時大女兒宋靄齡已赴美留學),竟然能非常熟練地背誦自己在《民報》上寫的同盟會發(fā)刊詞等文章,一時間激動不已。
接著,孫中山給他們講了當時的革命形勢,并鼓勵幾個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學成本領(lǐng)長大報效祖國。聽了孫中山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語后,當時幾個孩子深受鼓舞,且仿佛一下子長大了許多似的。尤其是年僅13歲的宋子文,居然很有男子漢氣概地表示,他發(fā)誓要推翻腐朽不堪的清朝政府,并努力為建立未來的共和國而奮斗??粗巫游哪菈阎玖柙频纳倌暌鈿猓瑢O中山和宋耀如都欣慰地笑了起來。
這是宋美齡第一次見到孫中山,看著這位和藹可親,因長年奔波操勞而略顯憔悴的長者,想到父親經(jīng)常講起的關(guān)于他的革命事跡,小小的心中充滿了崇敬。她暗暗地下決心,以后也要像男子漢一樣做一番大事業(yè)。
就這樣,孫中山先生不屈不撓的革命斗志,深深地激勵了宋耀如的幾個孩子。此后不久,宋子文和宋慶齡、宋美齡姐妹倆,便追隨他們的大姐宋靄齡,奔赴美國求取救國的知識和本領(lǐng)了。當時,宋慶齡年僅15歲,宋美齡則只有10歲。
孫中山在上海沒待多久,就又離國出走。1907年以后,宋耀如和孫中山的聯(lián)系越來越困難了。在清廷的外交壓力下,孫中山被迫從一個國家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國家,過著漂泊式的苦行僧般的生活。宋耀如在與孫中山聯(lián)系不上的情況下,只得默默發(fā)展著自己的事業(yè),并伺機從事著各種革命的工作。
早在1904年,宋耀如就通過老同學、傳教士步惠廉的關(guān)系,將長女、年僅14歲的靄齡送到美國的威斯理安女子學院學習。該學院是美國第一所特許設立的女子學院,同范德比爾特大學三一學院和埃默里學院一樣,也是南方衛(wèi)理公會辦的一所學院。
此后,他就一直籌劃著把慶齡和美齡也都送到美國去讀書。1906年,宋耀如為孫中山籌款訪美,在這期間他曾問過負責女子預科教育的克拉拉小姐是否愿意明年接收他的兩個女兒慶齡和美齡入校學習。
這位克拉拉女士祖籍白俄羅斯,個子高大,一頭濃密的栗色頭發(fā),精神飽滿,極富工作熱情。上世紀末,她的父親在耶魯大學輔導過幾名中國學生。那些學生都是闊氣的年輕男子。他們回到中國后,克拉拉同父親一道去東方參觀訪問,長年累月,她漸漸地對東方有了親身體驗。父親去世后,克拉拉承襲父業(yè),在薩米特學校招收少數(shù)中國學生,為他們補習功課,以準備進入美國的大學讀書。宋耀如參觀了學校后,對這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很喜歡,就萌發(fā)了讓兩個女兒在這里學習的念頭,因為當時他們的年紀還小,去不了學院。當場,克拉拉很高興地表示沒有問題,歡迎宋耀如的女兒來美學習。
宋耀如有他自己的通盤考慮:在幾個孩子當中,大女兒靄齡已就讀于美國威斯理安女子學院。兩個較小的女兒也即將安全地到美國在克拉拉小姐的學校里讀書。他的長子子文就要從上海的圣約翰大學少年班畢業(yè)了,不久即可赴哈佛大學讀書,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身有葡萄牙護照的宋耀如就會少了許多后顧之憂。另外兩個男孩子良和子安還很小,出現(xiàn)危難時,他們不會成為多大的累贅。
除了上述原因外,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子女將來要成為對國家有貢獻的優(yōu)秀人士,一定要認真地學習西方先進文化,中西結(jié)合,才能成為通才。在這一點上,宋耀如比周圍別的人看得更清楚。當時盡管也有很多人認識到學習西方知識的重要性,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只想著留洋鍍金,而且也很少把自己的女兒送到遙遠的美國去留學。雖然在宋家姐妹之前曾有過少數(shù)中國女子出國留學,但都是由教會把她們送到國外的,而且都是學醫(yī)護的。當時很多人聽說宋耀如要把女兒送去留學,都覺得不可思議,認為宋耀如花這么多錢在女兒的學業(yè)上真是不值,這筆錢本來可以是一筆豐厚的嫁妝。
正如宋美齡就讀的韋爾斯利大學校長麥克阿斐女士說的:“宋美齡的雙親打破國內(nèi)的習俗,送其東方生長的女兒來西方學校里求學實在是需要想象力及勇氣的。鼓勵在一種文化中成長的女兒到另一種文化中求學的宋氏父母實為東西文化融合的前驅(qū)?!?/span>
還有一個有利條件是1907年,他的姻兄、上海著名的教育家溫秉忠再次率教育代表團赴美。他贊成君主立憲,當時在清政府中任職,具有外交身份,可以用來庇護慶齡和美齡,不會再重演當年靄齡在舊金山的那種可怕的經(jīng)歷了(當年因美國移民局刁難,宋靄齡在舊金山港口船上被扣留3個星期后才得以上岸)。利用二姨父溫秉忠為清廷出差的機會把兩個小姐妹帶到美國,宋耀如夫婦就放心得多了。
1907年,宋美齡才10歲,她父親就決心把她和15歲的二姐慶齡一起送到美國讀書,以現(xiàn)在的標準來看,她無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留學生。在這一點上,又體現(xiàn)了宋耀如性格中剛強的一面,對于美齡的赴美,就連一向支持他的倪桂珍都有些猶豫。畢竟孩子太小了,她的兩個姐姐赴美的年齡都在十四五歲,基本上能自己照料生活了。還有一點就是美齡一走,家里就只剩下3個男孩,習慣了姐妹幾個待在身邊的母親總是有些不舍的。而宋耀如則堅持認為讓女兒早點出去也好,哪怕上大學還早,也可以先從預科讀起。對美齡,他很欣賞這個小女兒大膽勇敢,喜歡支配一切的性格。
就這樣,1907年夏,溫秉忠和他的夫人帶著慶齡和美齡乘坐了“滿洲里號”客輪離開中國。當然,年僅10歲的美齡上大學還太早,但她堅持要隨二姐同行,父母也認為既然孩子們已共同經(jīng)歷了馬克諦耶學校的生活,那么兩人同時離開家庭將會使她們感到更輕松些,也使父母放心些。
1907年,上海虹口英聯(lián)碼頭。清晨江風送爽,太陽剛剛升起在遠處的黃埔江面上?!皾M洲號”遠洋巨輪拉著長長的汽笛,緩緩地離開碼頭。
宋耀如和太太倪桂珍一起到碼頭,向遠行的兩位女兒和護送她們的姨夫溫秉忠送行告別,本來宋耀如這幾天患感冒,身體不適。宋慶齡和宋美齡不讓他相送,可是他硬是堅持來了,夫婦倆一直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滿洲號”客輪遠去。碼頭上送行的人群中有很多人都忍不住哭了出來,宋耀如一直保持著鎮(zhèn)定,沒有在女兒面前落淚。
臨開船前,倚在欄桿上的宋美齡揮著手向雙親告別。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堅強,小小年紀的她硬是沒讓自己的眼淚掉下來。也許她認為,此刻她若是哭了,父母會格外掛念她的,因為她年齡最小,爸爸媽媽最寵愛她。在沉悶的汽笛聲中,她拼命地喊著,讓父母放心,自己已經(jīng)不小了,可以照顧自己了。
站在她旁邊的是文靜的慶齡,她不愿大聲喊叫,只是上船前向父母輕聲道了別,要他們保重身體。船離碼頭越來越遠,她就一直立在船頭向父母揮手告別。從小看大,也許一個人的性格終生是不會改變的。宋慶齡從小就嬌柔、纖弱和沉靜,眼睛里流露出溫柔、遐想和傷感的神情。而宋美齡則要強好勝,十分活躍。
“滿洲號”很快駛?cè)胛邓{的大海。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小美齡也不禁呆呆地出神,一會兒想起了朝夕相處的父母家人,溫馨舒適的家,一會兒又想到已在美國學習了3年的大姐靄齡,以及將來自己在異國他鄉(xiāng)會是怎樣的生活。
這時姨夫溫秉忠怕姐妹兩人發(fā)悶,來找她們聊天。好奇心強的美齡就要求他介紹介紹美國的風土人情,溫秉忠也不客氣,侃侃而談起來。溫秉忠性子溫和,為人和藹可親,不同于宋耀如的急性子。有了這位姨夫的悉心關(guān)照,兩個女孩的長途旅行生活過得很開心,尤其是美齡,還是稚氣未脫的小孩,大海上的航行生活對她來說是那么的神奇,又是那么的新鮮。
宋美齡當年在馬克諦耶學校讀書時就是引人矚目的活躍分子,此時在船上仍然是個招人喜愛的孩子。她對即將前往的美國充滿了幻想,并且對自己未來的計劃充滿信心,她對誰都很熱情,樂意和別人交流。同船有個從上?;丶业哪贻p英國女子,一天,她同宋美齡一起在甲板上散步時被這個聰明自信的小女孩逗得樂了起來,她像大人們對小孩經(jīng)常愛做的那樣問她:“你長大后,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宋美齡馬上驕傲地回答:“我要當個醫(yī)生?!边@是因為他的父親年輕時曾想學醫(yī),平時也不自覺地會影響到孩子們。但在本世紀初,這對一個中國小女孩來講是個多么驚人的抱負??!
宋美齡的回答使這個英國姑娘驚愕,她隨即夸張地說:“醫(yī)生!噢,天哪,我想你不應該干那行,你知道嗎,你得去鋸掉人家的腿,你懂嗎?”
“是嗎?”美齡感到驚訝,這可是她沒想到的。美齡從小就有潔癖,平時只想到醫(yī)生白潔干凈的外衣,卻未想到醫(yī)生背后的辛苦和代價。想了一會兒,她變換了一種語氣說:“那么我不想當醫(yī)生了,因為這工作太臟了?!?/span>
當時的這位宋家小妹雖然還很幼稚,但她的英語已說得相當流利。這得益于宋耀如很重視在語言方面對孩子的培養(yǎng),他甚至要孩子們學習日語。當然,英語是最主要的,宋家孩子經(jīng)常和他們的父親對練,這可是他們得天獨厚的條件。這是一方面的因素,此外,還應歸功于當時的馬克諦耶學校堅持用英語教學的高標準。雖然宋美齡在那里念書的時間很短,但卻打下了很好的語言基礎.在船上還發(fā)生了一件頭等艙的日本乘客丟失貴重物品的事件,因為一下子查不出來,包括宋氏姐妹二人在內(nèi)的全體頭等艙客人都成了懷疑對象。其實那個日本客人帶的東西是從中國偷運出來的文物——金銀鐲,他自然不便公開說明,硬要船長把船停在日本的港口,由日本人來處理此事。結(jié)果“滿洲號”被日本人扣在神戶港。
乘客等不及了,紛紛起來造反,向日方提出抗議。這時宋慶齡顯示出了她超出年齡的成熟,有理有據(jù)地說:“一個人丟了東西,就懲罰全船乘客,不讓開船,這也太不講道理了!假如我們中國人丟了東西,就讓你們?nèi)辗劫r給黃金,你們干嗎?”
全船乘客的情緒被宋慶齡的一把火點燃起來,紛紛與日本當局爭吵起來。也許是日方做賊心虛,當他們弄清金銀鐲的不明來歷時,馬上命令開船,向全船乘客做了讓步。
一場鬧劇結(jié)束后,“滿洲里號”開出了神戶港,向美國的舊金山駛?cè)?。時值8月,天高氣爽,海天一色。迎面的海風一陣陣吹來,眾人也覺得心中的一口悶氣終于出掉了。姐姐慶齡在這件事中勇敢而又理智的表現(xiàn)也深深地印在美齡的心中。
經(jīng)過一個多月漫長的穿越太平洋的航行,“滿洲號”終于抵達終點舊金山港。到港的那天,只見港灣濃霧茫茫,這是一個多霧的早晨,連入港口都看不清楚。望著濃霧中的港口和城市,宋美齡心中的好奇感越來越強烈了。好不容易待到日出霧散后,輪船才慢慢駛?cè)?,在碼頭停穩(wěn)。移民局的大個子官員登上船,在休息室的一張桌子后面坐定。乘客們排成一條長龍,挨個兒出示證件。
同船的還有一批到美國學習的官費留學生。宋慶齡和宋美齡姐倆因為有姨夫溫秉忠的相送和父親的好友步惠廉先生的前來迎接,順利地通過了移民局的檢查。她們沒有像大姐宋靄齡初來美國求學時那樣,屈辱地受到美國人的冷遇和非難。
“我們比大姐初來時的命運好?!碑敿此蚊例g得意洋洋地對宋慶齡說。
“爸爸有經(jīng)驗了?!彼螒c齡莞爾一笑。
在港口的出口,爸爸的老同學步惠廉先生,熱烈地擁抱了她們小姐妹,猶如見到了多年不見的親人,而實際他們在上海分別還不到半年時間。步惠廉雖然夫人剛剛過世,但仍很開朗地和她們有說有笑,介紹路上的風光?,F(xiàn)在,宋美齡心里充滿了幸福的感覺,可以肯定,美國的學校會像父親向她保證的那樣好,步惠廉先生也像父親一般地體貼她們。
初到美國的一切都還順利。到處都是嶄新漂亮的房屋和熱情開朗的美國人,讓小小的宋美齡十分高興,也暫時忘卻了離家萬里的孤寂,而當想到馬上能在美國見到三年多不見、一直親近的大姐靄齡,她更是興奮不已。
她對美國的第一印象是美好的。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