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群里遇見王慧輝老師和云南的高英老師。互致問候之后聊了一會兒。王老師講了她昨天做了一場“只有兩位聽眾的家庭教育講座”。
王老師說她昨天接到一個電話,是一位奶奶打來的,讓王老師到她家里去,給她的兒子兒媳講一下家庭教育。她5歲的孫子在上幼兒園學前班,老師每天讓孩子做大量的作業(yè),寫好幾行拼音,做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孩子很不喜歡,每當讓孩子坐下來寫作業(yè)的時候,孩子的表情就很痛苦,特別對數(shù)學,孩子都煩死了。爸爸媽媽就訓斥甚至打罵孩子。王老師給他們兩個人講了兩個小時。
我第一次聽說有這樣規(guī)模的講座??墒峭趵蠋熣f,這個講座也很有意義:播撒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這種“小班制”講座一樣有意義——沒有條件做大課講座,就一個人一個人地講,一家人一家人地講!給愿意聽講的家長們講,效果比大課堂講座還要好。
王老師的執(zhí)著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走著走著,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洼里,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洼里,雖然近在咫尺,卻回不了大海。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死掉的。
男人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邊走邊不停地彎下腰去,在每一個水洼撿起小魚,用力把它們?nèi)踊卮蠛?。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
終于,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洼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span>
“我知道?!毙∧泻㈩^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么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又撿起一條小魚扔回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據(jù)說一位在中國某醫(yī)學院任職的美國教師在他的任職演講中,采用了這個故事,可是他把講稿讓校方過目時,一位領導不知出于怎樣的想法很不喜歡,讓他重寫,然而這位美國教授還是堅持用了這個演講稿。他對他的學生說:“你們每一個人,都將在這里學會如何去拯救生命。雖然你們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國的人,甚至救不了一個省一個市的人,但是,你們還是可以救一些人,你們可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因為你們的存在,他們的生活從此有所不同——你們可以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你們能夠并且一定會做得到的。我希望你們勤奮、努力地學習,永遠不要放棄!記住:‘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小魚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我想起這個故事,是覺得這個故事所傳達出來的道理不僅僅適合醫(yī)學院的學生未來的醫(yī)生,也適合所有要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人。最近我的一個同事好心勸我: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微不足道的,不要傻。也許我真傻,可是無論做哪樣的事情,一個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這個人在堅持著做,就有受益者;更多人都能堅持著做,就有更多受益者。這個受益者之于人類是“個別”,而之于他本人,則是百分之百的全部!
所以,王老師說,播撒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要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讓我感動!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