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之一:家庭教養(yǎng)不當 過分保護型:過分保護即指父母對孩子的一切都包辦代替。疊被子、洗襪子、削水果、 幫孩子整理做作業(yè)、檢查作業(yè)。其結果是孩子過分依賴家長,整整 都需要別人的指點與幫 助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束縛了孩子個性的發(fā)展和開拓精神,智力也因此受到 限制。 過分干涉型: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家長為孩子定調調,畫框框,使孩子言行符合父母 的意愿??傊?,孩子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令孩子無所適從。過分干涉的結果,使孩子變 得小心謹慎,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同時限制了孩子個性的健康發(fā)展,使孩子缺乏批判精神、 創(chuàng)新意識。 嚴厲懲罰型:是指家長教育孩子的態(tài)度生硬,言語粗魯,缺乏感情,甚至挖苦、打罵孩 子,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這種方式是家庭教育的大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其結果 要么造成孩子的性格壓抑,心理自卑,膽小怕事,缺乏自信;要么孩子也變得像父母一樣粗 暴殘忍,謊話連篇。 誤區(qū)之二:重智輕德 重分輕能 許多父母的教育觀念存在偏差,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為知識教育。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 ,其它都是次要的。認為只有進重點中學、上大學,才能成材。在此方法教育下,使孩子背 上沉重的包袱,孩子一門心思學習,因而缺少基本的自下而上能力。還有許多孩子不懂得體 貼父母,認為父母為他們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甚至連封家書都懶得寫。 誤區(qū)之三:重視身體 忽視心理 多數(shù)獨生子女的家長,熱衷于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滿足孩子的各種飲食需要。 “豐富的營養(yǎng)”并不等于“合理的營養(yǎng)”,在此方式下,一些孩子養(yǎng)成偏食、厭食的不良習 慣。孩子在家長的倍加呵護下,反而弱不禁風。以孩子心理健康的關心少之又少,家長對孩 子的情緒、脾氣等偶然情況不注意觀察研究。在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中的許多問題,大多數(shù)是由 于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不是智力因素。 誤區(qū)之四:缺乏民主的家長制教育 中國的一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聽話”“順從”,不得有異議,否則就是沒大沒小, 缺乏民主平等式的教育,孩子在家庭中幾乎沒有發(fā)言權、參與權和選擇權,許多孩子自身的 事情也要由家長說了算,這種教育方式,束縛了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 誤區(qū)之五:我們只有一個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如果孩子失敗了,就 是百分之百的失敗。 許多家長認為,誰不會“生孩子、養(yǎng)孩子、教孩子”,其實,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 問,家長應該學習一些兒童心理學、教育學,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專家提醒,家長要經(jīng)常反省、檢查自己的教育方式,改進不足,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并根 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教育問題,“對癥下藥”,及時解決。 教育孩子,先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孩子在學習上有失誤,不要過于責備,但在做人 出現(xiàn)錯誤,家長堅決不要含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人格力量,會影響孩子的 學習動機和學習動力。 父母要與孩子交朋友,放下家長的架子,與孩子平等相處,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 到,并將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們的情感、意愿、選擇甚至他們的隱 私。只有這樣,你的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并與你產(chǎn)生共鳴,也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 內(nèi)心世界,從而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有效地實現(xiàn)家庭教育。http://bbs.szhome.com/commentdetail.aspx?id=8453892&projectid=110010&sort=0【曉巖轉】
相鄰博客
- 家庭教育存在4大誤區(qū) [2011-02-25 16:03:32]
- 中小學生家庭教育七大誤區(qū) [2011-02-25 16:0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