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有著特殊意義。沒有科學、健康、和諧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大和諧。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項技能。是需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培訓,再加上未來教育的實踐才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的。然而,作為一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中國的為人父母者,(除去那些有機會接觸到教育學、心理學專業(yè)的學子)很少在學校的課堂里系統(tǒng)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熟悉并了解家庭教育規(guī)律。絕大多數(shù)中國家長是在沒有足夠的“教育準備”的前提下,輕而易舉地取得“父母資格”并理所當然地擁有“家長”這一殊榮,行使“家長”權力的。因為缺少必要的前期準備,沒經(jīng)歷正規(guī)的“崗前培訓”,缺乏必需的家庭教育能力儲備,加之是初為人父(或人母),許多棘手問題擺在“家長”面前,令他們束手無策。
據(jù)我調查,絕大多數(shù)初為人父或人母的家長們所的擁有的“教育經(jīng)驗”,大多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獲得:一是來自父母一方的“遺傳”(自己的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就沿用同樣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二是從書本獲得(多是從一些書刊上的文章中獲得,知識比較零散,不系統(tǒng),不全面);三是學習或借鑒他人經(jīng)驗(從周圍人群中獲得的間接經(jīng)驗)。我們知道,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忽視了個體差異的存在,就極易步入教育誤區(qū),陷入教育困境。而我們身邊的眾多家長,由于對教育規(guī)律不大懂,往往不能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問題,把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統(tǒng)統(tǒng)歸究于孩子身上,總認為是孩子“不聽話”“不懂事”,進而對孩子實施苛刻(甚至是過分)的教育懲罰,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破壞了家庭教育氛圍,而且使家長情緒低落,影響工作和生活,使整個家庭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困境之中。
通過這些年的家庭教育實踐,我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都出在家庭教育上,是因為家長違背教育規(guī)律,采取不當?shù)慕逃绞?,致使孩子產(chǎn)生反感、背叛等負面情緒。明明是家長在得“病”,卻非逼著我們的孩子來吃藥,“病”能治好嗎?許多“問題孩子”成為不懂家庭教育的“問題家庭”的犧牲品。實在令人痛心和不平!
為此,我鄭重向兩會及全國婦聯(lián)建議:關注家庭教育 建立“父母準入”制度。把“是否已經(jīng)具備家庭教育基本能力”作為頒發(fā)“準生證”的重要依據(jù),嚴格把關,慎重審查,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嚴格遵照執(zhí)行。為兒童的未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讓家庭教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未雨綢繆。只有做足“為你父母”的充分準備,才有資格進入“家長”的行列,才能出色地履行好父母的義務,否則,就是盲目的、失敗的、危險的。
關注青少年成長,關注青少年未來,應該從關注家長成長開始,應該從推行“父母準入”制度做起。當教師需要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做醫(yī)生需要具備執(zhí)業(yè)證書,駕駛機動車上路行駛需要取得駕駛執(zhí)照,同理,為人父母者,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充當著十分重要的教育角色,必須經(jīng)過嚴謹?shù)膷徢芭嘤?、見習、實習等環(huán)節(jié),在取得“準入資格”之后,方可頒發(fā)給“準生證”,取得為人父母的權利。越是容易得到的權利,越易被人輕視或忽略。如果“父母”資格可以隨意取得,父母權力可以輕松行使的話,也就不易覺察出它的份量和神圣,也就容易被輕視了——因為“生”得太容易,“養(yǎng)”起來當然就格外吃力了。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