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成功要靠自己的頭腦去理解用雙手去達成
2011年04月25日 18:25:51 來源: 羊城晚報
最近,“40歲4000萬才算成功”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在很多人眼里,成功的標準就是有錢,舍此別無其他。這種風氣深深影響國內(nèi)外的學子,讀書的最高價值難道只體現(xiàn)為能賺大錢?
針對此現(xiàn)象,著名作家鄭淵潔接受羊城晚報采訪表示,自食其力者就算成功,放低成功的標準并使其多樣化,有助于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
成功有多層標準
“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家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北本煼洞髮W房地產(chǎn)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近日發(fā)微博稱,高學歷者的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這一度引起輿論嘩然。
無獨有偶,中山大學教師易莉在美國的大學也遭 遇到“成功的標準就是有錢”的經(jīng)歷。易莉就讀美國名校杜克大學時,班上只有她一個中國人,其他都是美國人。有一次課堂討論,題目是“影響成功的因素是什 么”,結(jié)果越討論她越感到不對勁,于是問其他美國同學“你們覺得成功是什么”,出乎其意料,所有美國同學的回答都是“成功就是money”,并稱舍此沒有 別的定義。這是一次頗具沖擊力的“文化沖擊”。易莉稱自己原以為大家討論的是學術上的成功。
有錢就是成功,國內(nèi)的學生和家長也脫離不了這 種思維。華師國際預科中心副主任李子力表示,家長送孩子留學,第一個問題都是“讀這個專業(yè)回國能賺多少錢”,學生對此也非常感興趣?!澳苜嵍嗌馘X”成為留 學的價值評判標準之一。李子力表示,這種風氣在國外更為濃重,美國哈佛大學的畢業(yè)生離開母校前,常相互約定:看誰第一個回母校捐款。越早捐款者越成功,沒 有捐款就是混得不好的象征。
記者采訪著名作家鄭淵潔對成功的看法,鄭淵潔 表示,靠正當勞動自食其力,無需外力財物支持者,就是成功人士。記者反問,這個標準是不是太低?鄭淵潔坦承,自己之所以持有這種標準,是“希望更多的人有 成就感”。越多的人有成就感,社會越可能遠離犯罪。因為不論對強者還是對弱者,成就感都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感受。強者承認弱者的成就感,是對良好社會秩序的 維護,反過來也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
從這個意義上說,應提倡多層次的成功標準,尤其應關注弱勢群體對成功的心理感受?!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成功的定義是:“成功,獲得預期的結(jié)果?!贝祟A期的結(jié)果顯然是多層次的,并非只有“有錢”標準。只有多樣化的成功標準,才能滿足各種各樣的人對成就感的渴望。
成功并非一學就會
不知從何時起,成功學在國內(nèi)風生水起,這類書 籍是各大書店的暢銷書??▋?nèi)基的《成功學全書》和拿破侖·希爾的《成功致富》,早已擁有成千上萬忠實的讀者。以最暢銷的成功學著作《人性的弱點》為例,在 當當網(wǎng)上搜索,竟有60余家出版社同時出版該書,版本琳瑯滿目,定價不一而足,部分版本竟再版十余次。成功學實際上是一門關于自我管理的學問,基本范疇包 括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人際管理、自身修養(yǎng)、特長、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學能力等。
然而,成功學傳至中國后,至少有兩點變得不倫 不類。一是學習者在短暫瘋狂之后陷入彷徨和迷思。廣州比媚鞋業(yè)公司的老總陶小姐曾率團隊參加為期三天的成功學培訓課程,她表示:“剛開始我們很興奮,情緒 被老師所感染,數(shù)天都處于巔峰狀態(tài)。后來回歸工作和現(xiàn)實,漸趨平靜;最后發(fā)現(xiàn)無法踐行成功學的理論,陷入深深的困惑?!?/span>
可以說這條“瘋狂—平靜—困惑”之路,正是學 習成功學課程人群的寫照。成功學“走調(diào)”的另一表現(xiàn)是它被傳統(tǒng)的厚黑學改造。記者在廣州新華書店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林林總總的成功學書籍充斥著所謂的“實用智 慧”,例如“要面子,吃大虧”、“放棄無用的自尊”、“死纏爛打、六親不認、裝蒜到底”等。為了讓“招數(shù)”看起來更奇異,更有用,出版社和作者競相在價值 觀上“比狠”、“斗黑”,灌輸“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的理念。許多讀者只在乎“招數(shù)”的實用性,而不在乎寫書者的人格瑕疵或者價值觀上的偏頗。
有人認為,成功并非一學就會,它只有從艱苦卓絕的實干中才能打造出來。真正靠成功學發(fā)達的,大概只有“成功學之父”和各類推銷者,絕大多數(shù)學習者則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記者 黃亮)
肖慶蘭搜集整理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4/25/c_121346468.htm相鄰博客
- 通訊:從農(nóng)家子弟到牛津大學教授 [2011-04-27 00:22:41]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