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高考狀元在各地炒得很熱,各路媒體朋友們不惜一切代價,第一時間找到狀元,找到狀元的父母、老師、學校,深入挖掘狀元的成長歷程,更有甚者擬作專題宏圖,全方位、多視角進行整理挖掘資料,準備給觀眾一全新的感觀。能夠理解媒體在爭奪眼球時的挖空心思之痛,也能夠理解社會對狀元成長的好奇與關注,但是,我們更應該把精力、目光轉向日常的家教培養(yǎng)和學校教育,是家長十八年如一日的含辛茹苦精心培育,是學校幾十年的文化沉淀默默熏陶,是老師十數(shù)載悉心訓導,是學生幾千夜挑燈夜讀,才有最后的金榜題名。從網(wǎng)上搜搜,所謂的狀元家教,看來,其實只要把生命中、生活中、學習成長中的每一件事做到有意義,狀元自在其中。
摘錄有關資料:
學學高考狀元的8個家教成功法則
2010年06月26日09:47
家庭保健報
指導專家:中學問題專家 夏擎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極盛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每年各地都會產(chǎn)生高考狀元,這些狀元在被人羨慕的同時,又是怎么成長的呢?您不妨借鑒一下這些高考狀元父母總結出來的教育方法。
家教成功法則之一:重視做人的教育。孩子人格的好壞,直接受父母的影響。高考狀元中許多人坦言,高考的成功來源于良好的家教帶來的精神力量。家長對他們的教育基本都是:物質條件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有一種人生的信念。
家教成功法則之二:有溫暖、理解和民主的家庭氛圍。曾是陜西理科狀元的史方舟,高三重新劃分重點班的時候,他是惟一一位從普通班考進重點班的學生,但他在重點班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激烈的競爭,緊張的同學關系,眾人關注的目光都讓他覺得與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他向父母提出了退出重點班的想法,父母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見。一模二模后,史方舟說什么也不愿意參加三模四模,父母又一次尊重了他的意見,不但沒有硬逼著他參加模擬考試,還在高考前帶他出去玩了幾天。家長的充分理解,給史方舟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終于成就了一位狀元。
家教成功法則之三:相信孩子,讓孩子獨立思考和做事。高考狀元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都很強,從小父母就不嬌慣他們,而是能自理的事都讓他們自己做,遇到問題也是在引導的基礎上讓他們獨立思考,而不是馬上幫他們解決,逐漸鍛煉了他們獨立做事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家教成功法則之四:孩子犯錯時,指導和鼓勵而不是呵斥和暴力。高考狀元的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幾乎都是幫孩子分析問題,當孩子學習出現(xiàn)困難時,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并給孩子一定的幫助、指導,而不是訓斥和打罵孩子。
家教成功法則之五:讓興趣成為孩子的老師。高考狀元無一例外,學習都是自己學的,不是家長硬逼的。家長從小就注意對他們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從不像有些父母非讓孩子畫畫、彈琴等,按照家長的意愿去學,而是讓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學,對學習始終保持一種熱愛心理,同時注意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所在,有意引導孩子進行相關學習。
家教成功法則之六:給孩子灌輸一個理念——對自己負責。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了,盡心了,不管結果如何,都應該問心無愧。不能存有為家長、為老師讀書的想法,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負責了,才可能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家教成功法則之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習慣大于分數(shù),習慣重于分數(shù),習慣高于分數(shù)。如,從小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做事專注的習慣,有意識地讓他養(yǎng)成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做一件事的能力。一開始,訓練時間可以比較短,也就是兩三分鐘,然后逐漸延長到了5分鐘、10分鐘;給孩子玩玩具時,只給他一件;給他看畫報時,只給他一本,給孩子創(chuàng)造養(yǎng)成專注習慣的氛圍。再如,讓孩子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家教成功法則之八:家長對孩子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給孩子提出在能力范圍之外的要求。因為孩子一旦意識到自己再努力也無法達到這個要求,就會放棄自己,其效果是適得其反的。相同的,也不能輕視孩子的潛力,過早地給孩子定性,更不能對孩子說傷害他自尊心的話。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