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Sherlock提出社會實踐問題,我就感覺這真的是個問題。一方面從家庭來說,總是覺得孩子學習負擔重,能夠應付好功課已屬不易;另一方面從學校來說,平常提供的鍛煉機會似乎也不多。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恰好昨天聽同事說起,他初一的孩子利用假期賣報紙,讓我頗受觸動。想起我的已經(jīng)上大學的侄子,在小學四年級時候,每到暑假,就一個人賣報紙,總是早上五點不到,自己騎車從武昌余家頭到徐家棚批些報紙,然后到商場、超市門口賣,總能賺個四五百塊錢。當年我曾經(jīng)批評過哥嫂“害性命”。
同事的這個伢,他也認識,雖然小兩歲,但是從小在一起,反而顯得那伢更懂事,更有獨立意識,特別是表達能力超強,每每讓我羨慕無比。
所以說,不是今天的教育體制讓我們束手無策,事實上只要家長足夠用心,敢于放手,完全可以主動作為,也是大有可為的。
回家說到別人家的初中生賣報紙去了。
他“哦”一聲。然后告訴我:自己也正打算完成“社區(qū)服務”作業(yè)。
這是學校在這個假期布置的任務之一,發(fā)了兩張表格要填寫。簡單的做法是,自己隨便填寫點內容,找到社區(qū)蓋個章(想來應該不會太難辦到)。但是既然他有不一樣的打算,想借這個機會了解一下社區(qū)是干什么的,我很贊賞。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是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的,比如:如何向他人表達訴求、如何爭取他人理解,甚至規(guī)劃簡單的工作任務……
高中才開始學習這些,是算晚了點,但好歹是個起步,起步是不是就代表我們可以對千里之外抱有希望和期待?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