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nóng)村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 三大困境待破除
|
2011年09月08日 07:54:51 來源: 光明日報 |
貴州省遵義縣鐵廠鎮(zhèn)三星小的學生。 記者 郭紅松攝
●地位困境:
很少孩子長大后想當教師
“有七次我讓學生寫作文:我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很少的孩子愿意將來當教師。我也大概問過一些孩子,問他們?yōu)槭裁床幌氘斀處?,有些孩子說當教師很辛苦,有的干脆說當教師掙不了錢……說實話,我也不打算讓我的孩子以后當教師?!痹谡{(diào)查中,有一位教了7年語文的教師這樣說。
與以往教師在鄉(xiāng)村是“先生”的地位相比,現(xiàn)在很多農(nóng)民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接受教育,考上大學,跳出“農(nóng)門”,很少有人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再回到農(nóng)村,尤其是不愿意讓孩子當農(nóng)村的教師。農(nóng)村的很多教師對自己的職業(yè)認同感同樣不高,一些教師甚至覺得自己的地位不如進城務工者。
造成鄉(xiāng)村教師地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待遇低,盡管國家一直在努力提高教師待遇,但是鄉(xiāng)村教師的收入水平依然不盡如人意。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教師的收入水平大部分在每月1000-2000元,月工資總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教師占8.9%,2001元以上的占26.2%。小學與中學教師的月工資總收入相差不大,縣城教師的月工資收入要高于鄉(xiāng)鎮(zhèn)教師和鄉(xiāng)村教師的收入。具體來說,東部地區(qū)教師的月工資總收入最多,每月1500元以上的達到80.4%,而西部地區(qū)教師的月工資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為65.2%,中部地區(qū)的教師相對較低,為48.3%。
很多人覺得教師收入中補貼占很大一部分,但是實際上有補貼的教師只有不到30%。調(diào)查顯示,教師的專項補貼普遍不高。其中小學教師的專項補貼狀況要優(yōu)于初中,高中教師的專項補貼是最少的,82%的人沒有補貼,小學和初中也是73.5%和77.6%沒有。從不同區(qū)域來看,東部地區(qū)的教師最好,有補貼的人比例為31.4%,其次為西部地區(qū),比例為18.9%,再次為中部地區(qū),比例僅為10.3%。
很多教師表示,現(xiàn)在教師的工資和公務員的差不多,就是獎金、福利差距太大。
貴州關嶺縣民族高中辦公室周主任算了一筆賬:“現(xiàn)在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一個月拿1400元左右,只夠個人消費,手不緊些還要向家長要錢花。根據(jù)現(xiàn)在的情況,工資應該漲到3500元/月?,F(xiàn)在縣城的房價已經(jīng)到了1400元/平方米,安順已經(jīng)達到了3000元/平方米。如果買120平方米的房子,而每年能夠攢下來的錢只有幾千元,僅憑工資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買下來。”
●生存困境:
像一直上緊了的發(fā)條
浙江天臺縣平橋中心小學的一位語文教師說:“我們教語文的一直做班主任,是很累的。每個星期有很多很多任務。我們學校有很多很多比賽,有棋類比賽、寫字比賽、文娛比賽。每天還有三項競賽(兩操、衛(wèi)生)。每天都有檢查的。還是有壓力的。”
在訪談中農(nóng)村教師們表示,由于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對教師的評價體系并不完善,升學率仍然是縣里考核學校、學校考核教師的主要指標。尤其是農(nóng)村中學,在辦學條件相對落后的情況下,教師們不得不犧牲課余時間,加班加點。
在本次調(diào)查中,每周10課時(不含10課時)以下的教師占16.2%,10-15課時占50.7%,16-20課時占27.7%,21課時以上占5.6%,有個別教師每周40課時。差不多一半的教師需要帶早自習,而晚自習的時間也比較長,有7.4%的教師有6小時晚自習。這意味著他們每天的實際工作時間遠遠超過8小時。
不過,讓教師們覺得累的還不只是時間,而是名目繁多的比賽、檢查、考核。一位教師說:“盡管我們的生源很差,但是為了完成規(guī)定的升學率指標和考試排名,為了不被淘汰,我們不能有絲毫放松,像一直上緊了的發(fā)條,弄得人筋疲力盡?!边€有些教師的壓力來自自己面對的名目繁多的評審,如浙江桐鄉(xiāng)市茅盾中學教師的評審條件包括專業(yè)知識、文化測試、教育實際情況、班主任工作、導師制、教科研、計算機……
浙江桐鄉(xiāng)市崇德小學教師說:“現(xiàn)在教育部、教育行政部門對老師要求越來越多,從考普通話開始到考計算機,計算機都不知道考了多少次了(已經(jīng)考了4次),有段時間我們地方上還要考心理學,還有學歷,我們的原始學歷實際上是中專,后來考大專,現(xiàn)在考本科,還沒到頭,最好還能往上考,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還有現(xiàn)在評高級職稱,小學高級教師,每年都增加點新的東西要考,比如去年增加了理論考試,今年除了考理論,還有人事部的計算機考試要合格,聽說以后可能要面試,要答辯。”
●發(fā)展困境:
素質(zhì)難以提升
教師只有不斷地“充電”,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和能力,方能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改革,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但目前,農(nóng)村教師職業(yè)提升處于困境之中:培訓不多而且質(zhì)量不高。
調(diào)查顯示,高中教師的培訓機會要多于初中教師,初中教師的培訓機會要多于小學教師。在接受過3次以下培訓的教師中,小學教師占80.6%,初中教師占73.1%,高中教師占70.1%。這些教師中,中部地區(qū)的比例最高,為90.9%。在接受過3次以上的培訓的教師中,西部地區(qū)教師的比例最高,為38.7%,中部最低,僅達到9.1%。
在教師的培訓方式中,以講座的方式進行的培訓最多,其次為參與式培訓,再次為開會的形式,觀摩式的培訓次數(shù)最少。并且這些培訓形式化傾向嚴重。一位年輕男教師氣憤地說:“我認為觀摩課的演戲成分太大,我參加過縣級和市級觀摩課,我認為級別越高,作假越大。好多觀摩課是為了競爭,為了名義,在實際中很難應用。比方說,我們這有一所小學,3個教師6個班,3個復式班,怎么用?”
貴州省麻江縣下司民族中學教師表示只有少部分骨干教師有機會出去培訓,一般教師很難有這樣的機會。有的教師說很多教師連省城啥樣子都不知道。
浙江天臺縣雷峰初中校長說:“你讓老師閱讀,老師不愿意啊,我發(fā)現(xiàn)這里老師的思想惰性很大的。教師培訓,許多地方的教師培訓,有多少成效?如果真正想學,真的能學很多東西,關鍵是許多老師把這種學習機會浪費掉了,沒有很好地去利用。這不僅是我們天臺的問題,全市、全省都普遍存在這一問題。”
浙江天臺縣雷峰初中一位教師說:“現(xiàn)在的教師培訓就是一種形式,沒有取得實效。主要是講座的形式,講他的一些觀念,很少考慮我們的實際需要,我們能學到什么。他的理論的應用性有時候不是很強。主講者不少是縣里和市里的老師,但與我們的互動比較少。如果我們有什么問題,也可以作為一個案例來分析一下,這樣的話對自己就很有啟發(fā)。他們主要講他自己是怎么做的,跟我們這里的實際脫節(jié)。(我們這里不具備那樣的條件。)現(xiàn)在的培訓歸納起來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培訓師的問題,一個是培訓的組織問題。一兩百人的培訓,在乎你到不到,不在乎你學到什么。有一次,我們所有平橋的老師都出去了,規(guī)模很大?!保ū本煼洞髮W教授 袁桂林)
王順啟搜集整理
相鄰博客
- 幼教小學化 透支娃娃童年 [2011-09-08 14:41:49]
- 中小學迷局 校外"培優(yōu)班"利益 [2011-09-08 14:55:20]
- 留學生回國 割肝救母 [2011-09-08 15:15:4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