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誦讀)
(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中國的家庭教育迫切需要科學的介入,要提高兒童的成長水平,首先就要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使教育者先受教育。
現(xiàn)在的家庭十個中有九個充滿這樣的煩惱:孩子迷戀看電視、上網(wǎng)。這已成為父母的一大心病和難題,您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嗎?我也曾碰到過這樣的事情。
有一個父親,因為痛恨孩子看電視上癮,每天把電視天線裝到包里去上班;還有的父母干脆強令孩子關(guān)電視。我認為這都不是高明的辦法。我參加過一個國際會議,美國的一個教授說,父母要做的不是強迫孩子關(guān)電視,而是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父母要 了解孩子在看什么,為什么看,然后才能分析引導他怎樣做。
有的時候孩子在看 動畫片,父母一聲“吃飯了”,孩子必須馬上過來,不過來就不是好孩子。想想看,到底是誰在任性?我們經(jīng)常說孩子任性,其實父母有時比孩子還要任性,我讓你過來你就得過來。反過來,如果是您自己在看一個最喜歡的電視劇的時候,您會怎么樣呢?您一定會調(diào)整您吃飯的時間,想出各種辦法來,別人讓您過來您一定不愿 意過來,過來了也一定是很不高興的。所以,我們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合理安排。父母任性,其結(jié)果往往是和孩子形成對抗。
曾有一個朋友向我咨詢,有一家兩口子的事業(yè)都干得特別紅火,就是 孩子出了問題。16歲的女兒兩次離家出走,走之后沒錢了才回來。但是她回家的條件是,她回家,她媽媽就不能在家,她媽媽在家她就不回家。這個媽媽只好到娘家去住。為什么?母親很任性,孩子也非常任性,沒法兒交流。所以問題就在這兒,孩子也非常無奈。
我想拿這些例子告訴父母一個道理: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變孩子也要先改變自己。這很重要。如果你對孩子是尊重的、理解的,孩子就容易教育好。
要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要教育好自己。那么,父母在教育自己方面,主要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要有一個現(xiàn)代的兒童觀。要尊重兒童的權(quán)利。父母是不是現(xiàn)代的父母,是不是優(yōu)秀的父母,能否尊重兒童的權(quán)利,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親子關(guān)系的核心就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父母太強大了,孩子是通過父母認識權(quán)威、認識世界的。
其次,父母碰到事情的時候應該聽取孩子的意見。我自己在聽取孩子意見、尊重孩子的權(quán)利方面還是比較注意的。比如說,我的孩子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所有的志愿都是她自己來定。因為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可能自己對自己負責。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第三,父母不要用自己的觀念來評判孩子的觀念?,F(xiàn)在的孩子很重視他們的權(quán)利,比如說我女兒上中學時,主動退出區(qū)里組織的國際海洋夏令營,原因是她覺得組織者不公平,侵犯了她的權(quán)利,所以她不愿意去。這件事情要是放在大人身上,往往會再三克制。
第四,父母要發(fā)掘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在今天的孩子身上,不是沒有理想,是沒有那些空洞的理想。今天的孩子很務實,有他們自己的追求和個性。他們在法律意識、環(huán)保意識、平等意識還有對新事物的追求方面,都是很突出的,所以我們應該看到現(xiàn)在 孩子身上的一些突出的優(yōu)點。以下幾點是我們需要做到的,即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碰到事情跟孩子商量,把與孩子相關(guān)的事情的決定權(quán)交給孩子自己。孩子在10歲以后就有了行為能力,父母越尊重孩子,孩子就越發(fā)自尊,對自己也更加負責。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讓給子女,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就是父母所能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如今的不少父母,卻把這件最可怕的禮物不斷地加在孩子身上。更有一些父母把精力都撲在孩子身上,甚至喪失了自我。對于這種種父母的行為,您是怎么看的呢?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shù)。 父母并非與身俱來就能掌握教育孩子這門藝術(shù),而必須通過學習。首先是“閱讀”孩子,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這本“書”,是一本在變化的書,一天一頁,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變化,年年都有新發(fā)展,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做父母的也許今天讀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讀懂。因此,稱職的父母應該一輩子讀孩子這本書,一輩子學習,才能與孩子共同成長、一起發(fā)展。所以家庭教育的本質(zhì)是家庭學習。
父母是孩子的長輩,父母與子女存在著 監(jiān)護與被監(jiān)護的關(guān)系。從傳統(tǒng)觀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但這種關(guān)系不是絕對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父母與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誰是教育者,誰是受教育者,是在不斷變化著的。有的時候,父母是教育者,但有的時候,子女是教育者,父母則是受教育者。特別是在知識爆炸、高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 我們更應提倡父母向孩子學習,父母不應以“當然教育者”自居。
學習型家庭是健康的家庭形態(tài)和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 庭的關(guān)鍵是父母首先帶頭學習,成為家庭學習的主體。父母應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具有自主的學習動機,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大自然學習,向現(xiàn)代科技學習,與孩子共同學習,不斷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開拓與孩子溝通的渠道??梢赃@么說:家庭教育是一個教育過程,更是一個學習過程。
家庭教育的雙向指 導,體現(xiàn)在父母和子女都應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家庭中的兩代人思想觀念不完全一樣,生活情趣有所不同,審美眼光頗難調(diào)諧,這是很正常的。我們提倡相互寬容、相互吸納、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相互溝通,從而共同提高。“互補”不是誰整合誰,誰服從誰,誰消滅誰,而是共同成長,誰對就向誰學習。 吸收對方有益的東西來充實自己,對雙方都有好處。
父母把一切都讓給子女,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把精力都撲在孩子身 上,甚至喪失了自我,這對于新時代的父母不能不說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因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學習的父母是要被時代淘汰的,也是會被孩子看不起的。同時,進入新世紀后,孩子的心理和成長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更要求為人父母者努力學習,更新觀念,向孩子學習,用新的方式和方法與孩子進行溝通,對孩子進行教 育。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地進修自己。”
來源:http://video.sina.com.cn/v/b/18445886-1347433190.html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