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縣人。青年時酷愛繪畫、書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鴻資助留學日本,攻讀東方美術史,畢業(yè)于東京帝國美術學校?;貒笤谥醒氪髮W藝術系任教。建國后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擅畫山水、人物。崇尚創(chuàng)新,建樹良多,創(chuàng)造出用筆有直有根、有折有圓、粗細、輕重、虛實變化萬千的山石鼓法——抱石鼓。他的畫法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別出心裁,線條縱逸挺秀,設色沉渾質麗,善于把水、墨、色融為一體。意境深道,繪出神仙般畫幅,令人陶醉,是國畫界與劉海粟、吳作人等齊名的現(xiàn)代國畫大師。有《傅抱石美術文集》等數(shù)十種著作行世,影響至為深遠。
在人民大會堂中有一張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這幅高5.5米、寬9米的大畫在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它的作者便是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1959年8月,在周恩來總理推薦下,傅抱石來到了北京,和關山月一起為人民大會堂創(chuàng)作了這幅傳世杰作。
傅抱石不僅在藝術上成就突出,而且在教育子女上也堪稱楷模。他的兒子傅小石從小聰穎過人,上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時是高材生,然而校門未出,卻橫遭厄運:1957年被打成“右派”,蒙冤20多年,其間又遇車禍,造成跛足;1979年平反昭雪,卻又樂極生悲,中風倒地,致使右半身偏癱。面對厄運,傅抱石傾注全部的父愛,使傅小石能夠面對命運的打擊,不氣餒,不屈服,堅持在藝術道路上摸爬滾打,終于成為藝術上的一個巨人。
傅小石是傅抱石的大兒子,自幼穎慧過人。3歲時,南昌舉行兒童健康、智力比賽,他面對陌生大人的提問,對答如流,從容自若,居然榮獲第二名。傅抱石分外喜歡小石,自小輔導他,教他握筆作畫。有一次,傅抱石夫婦外出,有客來訪。父母歸來后,小石據(jù)情相告,父親問他來客是誰,小石這才想起忘記請教客人的姓名,乃靈機一動,將一只空煙盒翻轉過來,在上面畫出來客的尊容。父親看到畫中人的面部特征,一下子便認出來了。
小石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后,勤奮學畫,曾在全國專業(yè)雜志《版畫》上多次發(fā)表版畫作品。他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被選為班長。著名版畫家江豐欣喜地對傅抱石說:“你的兒子是個天才?!毙∈耐夤f得更甚:“這孩子是塊材料,要是將來沒出息,你們到我墳頭去給我三鞭子。”
人生的道路從來是坎坷不平的。1957年的一場政治風暴,將傅小石打入了“另冊”。知子莫如父。父親怎么也不相信兒子會反黨反社會主義。他借著赴京為人民大會堂作畫的機會,約來了在北京雙橋農(nóng)場勞動改造的小石,見小石骨瘦如柴,表情拘謹,傅抱石的心頭不禁泛起一股酸楚。他對小石說:“以后,你可以常來,我已經(jīng)同有關方面打過招呼,一則可以看我畫畫,二則可以跟我當當助手。記住,不管什么時候,畫畫是不能丟掉的。”
父親的關懷,增強了小石繼續(xù)作畫的信心。他白天勤勤懇懇地勞動,晚上則通宵達旦地作畫。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小石傾注7年的心血,完成了一部美術理論專著《圖案設計新探》。著名畫家黃永玉看了這部專著后說:“我認為這本書至少可以用五國文字出版?!?nbsp;
在父親的教導下,傅小石還如饑似渴地閱讀魯迅、郭沫若和胡風的作品。小石還與畫家司徒喬的女兒司徒圓合作,共同出版了一本圖文并茂的《浪花集》。對傅小石的作品和為人,藝術大師劉海粟作出過這樣的評價:“不能用尋常的尺子去量。這是一顆熱情的、不甘淪為平庸而虛度歲月的心,對祖國、生命、青春、歷史、愛情、土地,平凡與不平凡的人們唱出的贊歌,是生命和藝術戰(zhàn)勝死亡、殘疾的豐碑?!笔堑?,當傅小石右半身偏癱時,他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頑強地同命運抗爭,鍛煉用左手寫字繪畫。當傅小石的“左筆畫”在首都和香港展出時,人們很難相信這一幅幅縱橫不羈、峻麗飄逸的畫作,竟出自一個殘疾人之手。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有心父親煉就了小發(fā)明家 [2011-09-29 14:18:04]
- 著名作家莫言和才女管笑笑的父女情 [2011-09-29 14:22:28]
- 李秋沅:一個童話女作家的教子閱讀經(jīng) [2011-09-29 14:25:49]
- 戚繼光從小儉樸 [2011-09-29 14:27:59]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