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有名的賢明皇帝,他不但治國有略,而且教子有方。他對臣子們說,教育孩子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遇物而誨,擇機而教”。他說,太子吃飯的時候我就趁機說:“種莊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就會永遠有飯吃?!?nbsp;
太子騎馬的時候,我就趁機說:“這馬和人一樣,應當有勞有逸,不能讓他過度勞累。你要是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就會永遠有馬騎?!?nbsp;
太子在大樹下乘涼的時候,我就趁機指著樹干說:“木匠鋸木頭,只有依照繩墨才能鋸成直木板。你將來要想做個賢明的君主就得認真聽取伺臣的進諫?!碧映舜斡[時,我就趁機說:“你看,水能把船浮起來,也能把船沉下去。老百姓好比是水,君子好比是船。老百姓可以維護你的統(tǒng)治,也可以推翻你的統(tǒng)治?!?nbsp;
唐太宗教育孩子可謂用心良苦、苦口婆心。他善于用合適的比喻進行啟發(fā),不空洞呆板,不抽象說教。這種讓孩子自己去領(lǐng)悟,理解明白事理的結(jié)果,能使孩子把家長的外在啟發(fā)教育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自我教育,而經(jīng)過這個轉(zhuǎn)化過程,教育的效果就會顯現(xiàn)出來。
唐太宗善于抓住教育時機。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但這不意味著家長可以不分時間地點、沒完沒了地嘮叨。唐太宗分別利用吃飯、騎馬、乘涼和乘船的時候教育太子不能養(yǎng)尊處優(yōu),要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要注意訥諫,不要與人民形成尖銳的矛盾,猶如春風化雨,太子很容易接受他的教誨。而現(xiàn)在有些家長教育孩子不講場合,不分時間,吃飯的時候數(shù)落孩子的學習,當著客人的面揭孩子的短處,孩子正在學習時還嘮叨考試要取得前幾名。家長的動機也許是好的,內(nèi)容也是正確的,但因為沒有選對合適的教育時機,未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事與愿違。
運用恰當?shù)谋扔鳎x準合適的時機進行家教,以取得良好效果,這就是唐太宗說服教育孩子給我們家庭教育的啟示。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朱時茂:我差點慣壞了兒子 [2011-10-10 14:53:20]
- ??怂垢赣H拆亭子 [2011-10-10 14:53:56]
- 用沉默來“折磨”他 [2011-10-10 14:55:16]
-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借偉人”講學 [2011-10-10 14:55:48]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