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子變成老子,老子反倒變成兒子了
南京的一位名人聽完我的報告后,興奮不已,向我保證,從此不打兒子,好好賞識兒子一個月,看看效果怎么樣??梢粋€月后,他向我“訴苦”。
“哎,周校長啊,萬萬沒有想到,兒子成天被賞識,結(jié)果爬到我頭上來了,兒子變成老子,老子反倒變成兒子了。我該怎么辦?
“以前,兒子犯錯誤還有打的法寶,現(xiàn)在不行了。哪怕我的眉頭皺一下,剛想發(fā)火,兒子馬上拿出擋箭牌:不許打罵我,你可說過要用賞識教育。
“結(jié)局是老爸垂頭喪氣,兒子洋洋得意?!?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
我對家長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刻思考,賞識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長在實際的操作中,把賞識僅僅理解為表揚加鼓勵,于是走進了誤區(qū)——為賞識而賞識,結(jié)果是得不償失。
那么賞識教育到底還能不能批評孩子呢?
2 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賞識教育不僅可以批評,而且可以更大膽地批評,奧秘在于“土可殺不可辱”,應(yīng)該在“看得起、夠朋友”的前提下批評。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貴禮物,孩子會以感激的心態(tài)樂于接受這份禮物的。婷婷在咸陽做針灸治療的時候,我們?nèi)松夭皇?,她感到很孤獨?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
偶爾,有當?shù)氐男∨笥褋硗?,女兒就特別激動,推推這個,拍拍那個,手上沒個輕重,弄得那些孩子吃不消。
一天,兩個孩子來玩,女兒故伎重演。一會兒,一個小朋友就哇哇大哭了,她還不當回事。我想,聽障兒童的手重,這樣下去不行,要和女兒講道理。但怎么講呢?我靈機一動,孩子最喜歡聽故事,于是就說:“孩子們,你們過來,伯伯給你們講一個我小時候的故事,好嗎?”
“伯伯剛上小學的時候,特別重感情愛交朋友。有一天,有三個小朋友到我家來玩,我十分激動,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一會兒拍拍小明的腦袋,以示友好;一會兒把小東摔一跤,體現(xiàn)痛快;一會又捏捏毛毛的脖子,毛毛痛的嗷嗷叫。我卻說:‘你們可知道我多愛你們??!’ 結(jié)果,這三個小朋友承受不了這份感情,再也不來玩了。還算好,第二天又來了另外幾個小朋友,我仍然如此。第三天還是如此……沒過幾天,一個小朋友也不來找我玩了。我呢,還時常納悶。不知道為了什么,孤獨總伴隨著我……一幕繪聲繪色的故事講完了,孩子們笑得前仰后合,女兒在笑聲中,領(lǐng)悟出其中的道理。令后來她在一篇日記里提起了這件事:爸爸真夠朋友,當著小朋友們的面批評我,我也要夠朋友,再也不把小朋友弄哭了。
3 孩子,狗最喜歡吃什么
最好的批評往往是沒有痕跡的批評,不傷害孩子自尊的批評。
一個孩子因挑食長得瘦弱,母親很著急,可又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這位母親一直在等著機會的到來。
一天,母女倆出去散步,突然一條狗朝她們沖過來,小姑娘嚇得直往媽媽身后躲。
“媽媽,媽媽,狗為什么要來咬我?”小姑娘著急地問。
母親發(fā)覺時機終于來了,便反問道:
“孩子,狗最喜歡吃什么?”
“骨頭?!毙」媚锵肓艘粫海鸬?。
“那可能是因為你太瘦了,身上全是骨頭?!蹦赣H舉重若輕地說。
“那怎么辦呢?”小姑娘恍然大悟,又擔心狗追過來,趕忙問。
“多吃一點,長胖一點就好了。”
令母親頭痛不已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4 先用掌聲肯定一下他的進步,好嗎?
周老師接受了賞識教育后,批評學生越來越有藝術(shù)。有時聽上去簡直像表揚,使學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
她的第一招就是給足面子,從不當眾批評,而是把犯錯的同學單獨叫到辦公室,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某某同學,老師簡直不敢相信像你這么好的孩子怎么會犯這種錯誤呢!你知道你在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位置嗎?你是老師的自豪,全班同學的驕傲啊?!苯又僬\懇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整個批評過程的潛臺詞就是“孩子你太好了,除了不對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
這樣的批評誰不愿意接受呢!所以不管她叫哪位同到辦公室談話,他們都會高高興興地跑去。
班上有個叫豆豆的同學有打入的壞習慣。有一天剛上課,同學就喊起來了:周老師,豆豆又打人了。
周老師語重心長地說,豆豆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不過,同學們想想:豆豆是過去打人次數(shù)多,還是現(xiàn)在打人次數(shù)多呢?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過去打人多。
周老師接著問:是過去打入狠還是現(xiàn)在打人狠呢。
過去打人狠。
那我們在批評他之前先用掌聲肯定一下他取得的進步,好嗎?
掌聲響起的時候,平時倔犟的豆豆眼眶里充滿了淚水
感動融進了豆豆的生命,他以后再也沒有人打人了。
5 孩子怕的是“賞識、幽默和感動”
還有一位同學名字叫曉曉,經(jīng)常遲到。這一天又遲到了。同學都在嘲笑他,周老師卻大聲說:我堅信曉曉是一個不想遲到的好孩子,今天他遲到一定有什么原因,不信大家間問他他想不想遲到。
這時,曉曉漲紅了臉脖子一挺,頭一昂說,哪個想遲到,我明天保證不遲到。
全班同學嘩嘩地鼓掌,周老師當場和他拉了勾。
哪知第二天早晨曉晚又遲到了。當他躡手躡腳地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并一起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周老師。哪知道周老師的講話更加巧妙。
“曉曉同學過去遲到的原因還可以和大家講,昨天才表態(tài)不遲到,我相信他今天遲到原因肯定特殊到不僅不能和大家講,而且也不好跟老師講,我們能不能給他一陣理解的掌聲呢?”
曉曉漲紅了臉,老師同學的寬容和信任,點燃了他的自尊,從此他再也不遲到了。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孩子怕的并不是打罵、訓斥和抱怨,而是賞識、幽默和感動。
6 幽默的力量
下面是南京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寫的一篇作文,標題是《賞識批評》。
我們的周老師要是批評起人來,真是讓人樂不可支,而被批評的人也心悅誠服。
你瞧,今天下午第四節(jié)課,同學們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訂正作業(yè),她呢,坐在后面改作業(yè)。
一會兒,只見文文匆匆忙忙地跑到周老師前面說:
“宗宗不見了?!?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
原來,宗宗溜出去,踢毯子去了。
“把她喊回來看書?!?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周老師頭也不抬地說。
文文把宗宗喊了回來,教室又恢復(fù)了平靜……
不到一會兒,宗宗又溜出去玩了。文文又跑來向周老師報告:‘調(diào)老師,宗宗又不見了!”
周老師站起身來,走向講臺,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道:
尋人啟事
宗宗,男孩,皮膚黝黑,健康,兩個大招風耳,相貌英俊。剛才還在教室手不釋卷,現(xiàn)不知在何方,請知其下落者速告知周老師,讓其回來讀書。
謝謝!
電話:8937周老師
11月30日
我們見了,都樂了。后來不知誰把宗宗喊了回來,只見宗宗滿臉羞愧,紅著臉,重新捧起了書本,渾身的頑皮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7 不是沒有挫折而是挫折錯位
中日學生夏令營較量以中國孩子的失敗而告終,引發(fā)了全國上下對未來一代的憂思。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當今孩子挫折太少了,于是不少地方展開了挫折教育,人為地開展拉練、野營活動。一邊抱怨孩子,一邊給孩子挫折。這種為挫折而挫折的做法,結(jié)果仍然是得不償失,治標不治本。
我認為中國孩子不是沒有挫折,而是挫折錯位。應(yīng)該給的物質(zhì)上的挫折沒有,而不該給的精神生命上的挫折太多。
請看中日更令營的一個場面。
大隊進入草原突然大雨瓢潑,孩子們艱難地行過著,有不少孩子已感冒了。
這時一輛豪華的轎車趕上了大隊人馬,從車上走下一位日本老人,他找到他的孫子——一位已患感冒的小男孩。蹲下身子把雙手放在孩子肩上說
“孩子啊,爺爺知道你病了,走得很困難,但爺爺卻知道你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定能挺不去。你知道嗎,你可是爺爺心目中的英雄,我們家族的驕傲??!”小男孩堅定地點點頭,小胸脯一挺,邁開了前進的步伐。
過了一會兒,又一輛轎車開過來了。一對中國夫婦將一個小男孩拉進了小車,風馳電掣而去。家長一邊幫孩子換衣服,一邊喋喋不休:
“你呀,多幸福啊,別的孩子還要在泥濘里冒雨行走,你卻坐在車里,不要‘身在福中不知?!?!”
孩子嚼起了小嘴,家長仍“不屈不撓”地嘮叨著:
“你呀,就是嬌氣,別人感冒都能堅持,你卻一點苦都吃不了,唉!”
孩子的有形生命是暖和了,可無形生命力卻感到陣陣寒冷。
家長一面剝奪了孩子做強者的權(quán)利,一面卻又抱怨孩子嬌氣,懦弱,到底是誰的錯?
日本家長就很明智,他給孫子無形生命以巨大的暖流來戰(zhàn)勝有形生命的風風雨雨,這才是理想的挫折教育。
8 靜靜成了人見人愛的一朵花
賞識教育強調(diào):在把做人的權(quán)利還給孩子的同時,把做人的責任也讓他承擔起來。也就是讓孩子無形生命升華的同時,讓他們的有形生命也經(jīng)得起風雨的磨難。
我曾遇到過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溫馨而和睦。惟獨一個叫靜靜的孩子把這個大家庭攪得不得安寧。
她從小受到百般溺愛,被寵壞了。上學后功課跟不上,還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習慣。你說她一句,她要還你十句,多說幾句她就頂你說:“煩死了,煩死了!”你想要動手打她,她就先發(fā)制人,滿地打滾喊救命。假如真打了,那她的惡作劇就來了。等你早晨去上班的時候,不是包不見了,就是要穿的鞋找不到;你睡覺的時候,她不是揪你的頭發(fā),就是用毛線掏你的耳朵。全家人煩透了,都說她是一顆人見人恨的老鼠屎。
這家人接觸賞識教育后醒悟到,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他們表示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靜靜。
全家人開始找孩子的優(yōu)點。他們發(fā)現(xiàn)靜靜的作文字雖寫得不好,錯別字多,但語言流暢,于是,就讓她在吃飯的時候朗讀作文。小姑娘的口才的確好,清晰悅耳,聲情并茂。結(jié)果贏得了一陣陣的掌聲。以后,她每寫一篇作文,都讓她表演。她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愿寫,作文有了很大的進步,連得了幾個優(yōu)。
家長意識到,由于學習基礎(chǔ)差,要求靜靜的學習在短時間內(nèi)有很大進步是不現(xiàn)實的。以前對孩子的關(guān)注點搞反了,在有形生命與無形生命上發(fā)生了錯位,僅僅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沒有在精神上與她溝通?,F(xiàn)在,家長與靜靜通過充分的溝通,從小事上約法三章。
比如父母首先要求靜靜學會自食其力、愛勞動,具體工作是每天早晨取牛奶,中午倒垃圾,晚上拿報紙。
在家長真誠的鼓勵和熱情的掌聲中,孩子早晨眼睛一睜,飛快地穿好衣服去取牛奶,把6瓶牛奶完好無損地提到六樓,提回家。中午放下書包就主動地倒垃圾,晚上爺爺把報紙帶回來,她還懇求爺爺送回去,因為“這是我的事”。她從承擔的責任中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
然后,父母讓靜靜學會關(guān)心別人,告訴她學會幫助人是一個人強大起來的標志。結(jié)果第二天下午放學,她就帶了兩個家遠的孩子回來寫作業(yè),她說她們的父母要很晚才能來接她們,這樣做會使這幾位同學節(jié)約許多時間。
權(quán)利還給孩子,責任讓她承擔。就這樣,靜靜在全家人的眼中,漸漸變成了人見人愛的一朵花。
9 大手拉小手,風雨人生路
我再講一個賞識教育親子夏令營的故事:
1999年 8月,南京驕陽似火,酷暑難擋。來自全國十來個城市的家長帶著孩子參加賞識教育親子夏令營,最遠的是來自新疆、內(nèi)蒙的家庭。只能容納200人的營地擁進三百多人。
由于天氣熱,人數(shù)多,導致生活條件艱苦。床鋪不夠,就睡在拼起來的課桌上。許多孩子在家開著空調(diào)才能睡覺,而營地連電風扇也沒有。更艱苦的是供水不足,許多人洗不上澡。
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連家長都難以承受,他們擔心的是這些嬌嫩的小皇帝吃得消嗎?
48小時的夏令營結(jié)束時的場面是最好的回答。大多數(shù)孩子不愿走,甚至流著眼淚求父母繼續(xù)住下去。孩子的舉動讓家長心服口服,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孩子的無形生命升華了,有形生命的艱苦隨之被征服。
營地里的孩子從早晨睜眼到晚上睡覺,都沉浸在賞識教育的一股股暖流中。
孩子在去營地臨上車時,家長在大巴車門口排成兩隊,夾道歡迎孩子們上車。家長的掌聲富有節(jié)奏感,啦啦,唯一唯一碰,啦啦,唯一唯一碰……許多孩子一聽到充滿感染力的掌聲,心頭發(fā)熱,胸一挺,頓時兩行熱淚流了下來。
整個夏令營孩子都生活在大拇指、握手、掌聲的氛圍之中。許多平時與家長有隔閡的孩子,在這種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中對家長掏出了心里話。家長的觀念也轉(zhuǎn)變了,眼光集中在孩子的優(yōu)點上。
“風雨人生路”的親子活動把夏令營推向了高潮。
首先,家長給孩子蒙上眼睛,堵住耳朵,設(shè)想假如孩子看不見、聽不見將怎樣生活?家長牽著孩子的手,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涌上心頭。有個能看得見、聽得見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過去怎么會忽視了這一點呢?當家長以新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孩子時,以往的抱怨也隨之煙消云散。
接著,在下山的路上,毛巾換到了家長的臉上,假如父母出現(xiàn)聽障、視障將怎么辦?這時孩子像換了一個人,忽然長大了許多。孩子稚嫩的小手拉著父母溫暖的大手,孩子仿佛找到了責任感,父母仿佛找到了安全感。兩代人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慰藉。
真可謂大手拉小手,風雨人生路。
10 沒有暴風雨,怎么見彩虹
遇到挫折并不可怕,正確引導,挫折可以轉(zhuǎn)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
婷婷考入一中后,一次期中考試幾門功課不及格,好多風言風語向我們父女襲來。
婷婷長期生活在榮譽的光環(huán)里,很少嘗過失落、焦慮的滋味。面對挫折,她茫然不知所措,情緒降到了最低點。當女兒見到我,剛喊一聲“爸爸”,眼淚就奪眶而出。“我這次沒考好,對不起?!?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
其實我已得知這個消息,心想這是一個教育女兒的良機,便對她說:
“太好了!”
回答使她感到十分意外。女兒瞪大眼睛:
“為什么?考砸了,還好什么呢?”
我說:“暴風雨終于來了!你不是要做海燕嗎?沒有暴風雨,怎么體現(xiàn)出海燕的頑強呢?”
女兒全神貫注地聽著。
“孩子啊,成功總與失敗相伴,就像白天總要與黑夜相伴一樣。問題不在于失敗,而在于如何面對失敗?!?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
女兒低著的頭抬了起來。
“失敗后的勝利才是更有價值的勝利,從小一帆風順的人和從小就能在失敗中站起來的人,誰更能經(jīng)受本來生活中的風雨呢?”
“后一種人?!迸畠喝粲兴嫉攸c點頭。
我乘勝追擊:“海燕為什么喜歡暴風雨呢?就是因為在與暴風雨的搏擊中,心里總想著,暴風雨后的天空會出現(xiàn)彩虹啊!”
女兒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11 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后一名也自豪
過了兩天后,女兒又向我提出一個問題:
“爸爸,我的學習成績要落到什么名次你才會難過呢?”
我想了想,誠懇地說:
“你考最后一名,爸爸也為你驕傲?!迸畠恒蹲×?。
我解釋道:“在人生的跑道上有個斷了一條腿的孩子在和健全的孩子們賽跑。他跑在最后面,別人會不會嘲笑他?”
“不會?!辨面脠远ǖ卣f?!爱斔蹨I超過了倒數(shù)第二名,再超過倒數(shù)第三名的時候呢?”我加快了說話的節(jié)奏。
“全場會一起為他歡呼!”婷婷激動得舉起了雙手。我說:“你就是在聽力全無的情況下和健全的同學們競爭,像不像那個斷腿的孩子?而且面對的都是重點學校的尖子生啊。就算是最后一名又有什么理由自卑呢?更何況你還不是最后一名。爸爸有什么理由不為你自豪呢?!”
女兒頓時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充滿了陽光,恐懼的烏云一掃而空。
最后,女兒說出了一段頗有哲理的話:
“爸爸,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后一名也自豪,你說對嗎?
“太好了!”我和女兒的雙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12 輸兩盤贏一盤的戰(zhàn)。
童年時,自信像一棵幼苗,需要家長精心培養(yǎng)和呵護。
女兒八歲時,我和她下跳棋,女兒好勝心奇強,輸了三盤棋后,小臉立馬多云轉(zhuǎn)陰,泣不成聲地說:“輸了,又輸了……”起初,我沒有在意,后來,透過女兒那一顆顆晶瑩的淚花,我突然領(lǐng)悟到一顆童心對勝利的渴望,那正是孩子進取的強大動力??!當天晚上,跳棋賽又開始了。我采取輸兩盤贏一盤的戰(zhàn)略。輸兩盤提高女兒的自信心,贏一盤是讓她體驗失敗,繼續(xù)前進。果然女兒得意非凡,興趣十足。一邊下棋,小嘴一邊嘮叨著:“我也要動腦筋,想辦法了?!?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e56600;">
下棋讓女兒認識到,游戲中有起有落,生活中風云莫測,輸贏的局面是可以改變的。
童年的心理歷程埋進了潛意識的倉庫,當以后的人生遇到抉擇時,潛意識中的信息會如潮水般地涌現(xiàn)出來。
每一次成功經(jīng)歷的積累,形成了自信的心理基礎(chǔ)。每一次失敗經(jīng)歷的積累,苦處理或引導不當,便會產(chǎn)生強烈的自卑心理感受。
因此,孩子面臨挫折時,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從消極的經(jīng)歷中獲得積極的養(yǎng)分,提高經(jīng)受挫折的能力。
13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初一時,女兒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伴隨著這巨大的榮譽,女兒遇到了新的挫折。童年的磨難沒有把她壓垮,但是莫大的榮譽差點淹沒了她。
掌聲、鮮花、閃光燈包圍著一個剛剛十歲出頭的小姑娘。女兒的心理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飄飄然了。
同學們按“神”的標準來要求她,加上老師動不動就批評其他同學:人家周婷婷做得如何,你們又做得如何,無形中又拉開了女兒與同學的距離。于是本來婷婷與班上同學融洽的關(guān)系慢慢開始疏遠了,結(jié)果婷婷重新走向孤獨。上學、放學的路上,沒有同學和她一起走,女兒感到傷心,她覺得自己笑都笑得不自然了,臉上的肌肉在顫抖。
女兒含著淚水把心中的痛苦告訴了我,我意識到我的教育出了問題。長期以來,我都注重培養(yǎng)女兒的智力因素,認為智力是個綱,綱舉目張,把智力搞上去,其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智力和一個人的健全人格、良好心態(tài)相比,前者是芝麻,后者是西瓜。我以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如果我的女兒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即使得到再多的榮譽,將來也不會有美滿快樂的人生。
我開始扭轉(zhuǎn)對女兒的教育重心。
我問女兒:“你是不是覺得同學們不愛你?”
女兒點點頭。
我又問:“你愛同學們嗎?”
女兒沒有回答我。心想,是他們先不理我,我為什么非要和他們說話。
我知道女兒喜歡聽故事,接著說:
有一個孩子跑到山上,無意間對著山谷喊了一聲:“喂……”聲音剛落,從四面八方傳來一陣陣“喂……” 的回聲,大山答應(yīng)了。孩子很驚訝,又喊了一聲:“你是誰?”大山也回音:“你是誰?”孩子喊:“為什么不告訴我?!贝笊揭舱f:“為什么不告訴我?!?孩子忍不住生氣了,喊道:“我恨你?!彼睦镏肋@一喊不得了,整個世界傳來的聲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哭著跑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對他說:“孩子,你回去對大山喊‘我愛你’,試試看結(jié)果怎么樣,好嗎?” 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這次孩子被包圍在“我——愛 ——你,我——愛——你……”的回聲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故事打開了女兒的心結(jié):“爸爸,我懂了,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于是,女兒的臉上又恢復(fù)了甜甜的笑容,也經(jīng)常見她帶同學回家玩。
女兒渡過了人際交往的難關(guān),獲得了友誼的滋潤,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14 最本質(zhì)的教育是人格教育
以后的每個星期天晚上,我都要和女兒談心,常常是徹夜難眠,無限溫馨。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幫孩子解心結(jié)的過程。
女兒后來感嘆地說:“爸爸,我發(fā)現(xiàn)你的教育方法分兩個階段,十年前你注重的是我的智力開發(fā),而十年后你注重的是我的人格塑造。”
女兒說得多好?。∽畋举|(zhì)的教育正是人格教育。
人格的力量像一棵大樹,在狂風暴雨洗禮后,仍然傲立大地,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陽光灑在顫動的樹梢,風雨洗去了蒙蔽的灰塵,大樹顯得更加翠綠和美麗。
讓孩子積極地看待挫折,在挫折中奮起。精神上的升華,能把痛苦的感覺轉(zhuǎn)化成前進的動力,獲得內(nèi)心的平衡與滿足。這對今后抵御精神痛苦大有益處。
15 享受苦難與樹開叉原理
女兒拍電影時,遇到一些難以想象的困難,有一段時間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了。
比如大家聚在一起談笑風生時,她因為聽障一句都聽不見,忍不住問大家說些什么時,往往得到的答復(fù)是“談足球”,“談音樂”,“談時裝”……千言萬語濃縮為三個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
每到此時婷婷總感到雖置身在人群中,心靈卻在片孤寂的沙漠里,遠離了世界。
人生中能說出來的痛苦不是最深的痛苦;找不到、說不出的痛苦才是最深的痛苦。
不知為什么,慢慢地,婷婷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了。她感到自己是個沒有情感的女孩子,情緒有時很壞但也不知為什么。
為了讓她找到感覺,我開始對她進行心理疏導。因為婷婷是名人,別人說話時她要顯得有涵養(yǎng),臉上要掛著笑。但她畢竟是個18歲的普通女孩子,日積月累心理難免失衡。無法溝通的痛苦,就像看不見的沙塵侵蝕著她的心靈,沙子越積越多,綠洲越來越少,泉水干涸了鄧林,荒原包圍了她 http://chengguanzhxy.ankang06.org/space/index.php?action-viewgroup-gid-6048-itemid-1000840538【曉巖轉(zhuǎn)】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教育論壇————賞識教育誤區(qū)之亂夸孩子麻煩大 [2011-11-02 18:24:17]
- 中國父母陷入賞識教育誤區(qū) 只重"技"而不重"道" [2011-11-02 18:26:13]
- 淺談對中學生的賞識教育 [2011-11-02 18:32:18]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