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父母眼里,孩子總是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于是父母的批評指教就總是會總也說不完。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你這樣做的不對,那樣做得也不對。。。父母的批評讓孩子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種教育方法對不對?教育孩子是不是只能批評指正?
批評時,需隔離人與事
“你怎么又做錯了”,“我告訴過你多少遍,你為什么不記住”……“這些話,是大多數(shù)父母在孩子犯錯時的常用語。但他們可能不知道,這種表述方式除了宣泄自己的憤怒以外,既不能改變孩子犯錯的事實,也不能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國內知名幼兒教育家與心理學專家孫瑞雪說,對孩子的一味指責,只會使孩子覺得“我不夠好”,時間一長,孩子勢必會產生恐懼和自卑心理,難以獲得“成長的能量”。
她建議,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把孩子和事件隔離開,不能一味說“你這不好那不好”,而應該說“你不可以做這樣的事”或者“你這樣做不對”。這樣,才可以使孩子明確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么,請控制你的廢話。尤其是在孩子犯錯時,不要對孩子宣瀉自己的情緒”,孫瑞雪稱,用最簡單的語言,讓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錯了就足矣。還有一點,請父母記住要蹲下來跟孩子講話,這樣,孩子會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
啟蒙時,切忌“喋喋不休”
“這是1,12345的1”、“這是紅色,紅旗的紅,紅汽車的紅……”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啟蒙時,總是喜歡不厭其煩地用不同方式對孩子說上N遍,但孫瑞雪稱,這樣的方式并不妥當,因為學齡前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給他們傳授知識時,語言要非常簡潔,讓孩子“一聽了然”。
孫瑞雪表示,很多父母訓斥孩子時“排山倒?!?,教育孩子時則“喋喋不休”,但他們忘記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其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使用冗長、復雜的語言,往往會令孩子感到困惑。因此,她建議家長在給幼兒啟蒙時,也要控制自己的“廢話”,在孩子看到數(shù)字或是顏色時,只需簡單地告訴他們具體數(shù)字或顏色,先讓孩子“對上號”,然后再考慮如何深化。
因此,家長們應該正確的教育孩子,不能盲目的教育孩子,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寶寶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教育孩子,父母要做的不僅是批評,更多的是鼓勵和指點,不能一味的只是說教。
http://www.yaolan.com/edu/201201301404061.shtml
相鄰博客
- 教育孩子,要做“狠心”媽媽!(轉) [2012-01-31 13:31:16]
- 該不該夸孩子漂亮?(轉) [2012-01-31 13:35:06]
- 家教“三好”時機是春節(jié)假期(轉) [2012-01-31 13:40:38]
- 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轉自qq群) [2012-01-31 13:42:38]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