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學生家長的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隨筆之三
山東省臨沂第十六中學 任麗臻\文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中的第三條建議《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是給小學教師的建議。我讀后感受很深刻、很受啟發(fā),因為我的兒子也在讀小學四年級,那么這個階段中作為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注意到什么呢?蘇霍姆林斯基在這短短的一文中做出很精辟的論述,下面我就把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小學教師的一些建議,結合我在多年的教學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經(jīng)驗和心得,一起奉獻出來和家長們共勉。
蘇霍姆林斯基寫到:敬愛的小學教師們,你們的工作做得怎么樣,這直接影響到初中高中教師的時間預算。蘇霍姆林斯基為什么這么說呢?我是一名初中教師,多年來一直從事著一線的教學實踐與研究工作。只要我們稍一觀察和研究就不難發(fā)現(xiàn),有一些小學生一進入初中新教材知識就已經(jīng)無力掌握,也就已經(jīng)跟不上趟了,而且這一部分學生還占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初中教師不得不幾乎給全班同學進行補課,來把這些“尾巴生”拉上來,有的幾乎是徒勞,這件事情無形的吞滅了初中教師的很多在校時間和回家后的時間。有的教師和家長說:小學的知識和初中的知識懸殊不是很大???我的孩子很聰明應該能跟得上?。窟€有的家長甚至懷疑初中的教師是不是不如小學教師的水平高?每到接初一新生班級的時候,就有一部分家長帶著疑惑和指責來找我,當我跟他們仔細分析和指出應對措施以后,他們才猛然醒悟。
那么我們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明白孩子在小學階段都要完成哪些任務?這些任務完成的熟練程度和當時的成績能不能等同?在初中我們就能看到一部分學生和家長說他們在小學時成績非常優(yōu)秀,每次考試成績都在85分以上,為什么等到了初中就一落千丈呢?我就問家長:孩子學習的習慣怎么樣?孩子寫字的速度怎么樣?孩子閱讀程度怎么樣?孩子寫作業(yè)的過程怎么樣?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學習技能問題,在小學階段重要的看的不是成績的多少而是學習能力和技能的熟練程度如何。蘇霍姆林斯基給小教師說:請記住,中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在學業(yè)上落伍,這主要是他們不會學習、不會掌握知識的結果。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在小學階段首先要教會孩子熟練的讀和寫。學生如果沒有學會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的閱讀和感知所讀的東西,沒有學會流利而正確無誤地書寫,那么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談不上順利的學習,也就是說教師就不得不沒完沒了的給學生做‘拔高’工作。小學低年級階段(一年級到三年級階段)的教師和家長就要注意到這一點上,不能只看成績。經(jīng)??吹接泻芏嗉议L抱怨小學教師給布置一些重復性的作業(yè),不理解其緣故就大嚷著減負減負,其不然小學低年級階段很多重復性的作業(yè)是必須的。如比較復雜一點的字,對于熟練孩子的認知和技能有很大的幫助的。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我的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寫字很慢很笨拙樣子,我很著急,每次看到孩子寫作業(yè)那種吃力的樣子就懷疑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機械重復,后來慢慢地發(fā)現(xiàn)這是為孩子高年級的書寫速度做準備的。如今孩子上四年級了,寫字的速度明顯的制約的寫作業(yè)的速度,我看到初中學生有一部分是因為寫字慢而造成的一系列的問題,最終導致學習跟不上趟,有的學生干脆放棄了學業(yè)。有的家長就給孩子報書法班,我采取鼓勵式的計時寫作業(yè)提速訓練,還是蠻有效果的,但是怎么也不如在低年級時就做好基礎工作,這是我做家長的一大失誤。
蘇霍姆林斯基對小學教師提出的兩一項要求是:在小學里教師還必須教會孩子如何熟練的有效閱讀這一技能。什么事有效閱讀呢?就是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必須使閱讀能達到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即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閱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過“出聲的讀”的能力。前一種能力超過后一種能力的程度越大,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細,而這一點正是學生順利學習和整個智力發(fā)展的極其重要的條件。我堅信不疑的相信這一點,學生到了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以后能不能順利學習,首先就取決于他會不會有理解的閱讀,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因此,小學教師和家長都應該認真研究如何發(fā)展孩子的這一項重要的能力。
我在培養(yǎng)我兒子有效閱讀積累一部分經(jīng)驗,我簡單的分享一下:在孩子還是能看見東西的新生兒的時候,我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用他的小手觸摸著我的眼睛,就告訴他這是媽媽的眼睛,大大的,亮亮的;這是媽媽的鼻子,高高的,像一座小山,還有兩個山洞。再大一點就開始閱讀實物、風景、圖畫,卡片等等,在孩子五歲左右的時候就能獨立閱讀兒童雜志了,現(xiàn)在孩子的閱讀量很大,每年閱讀百本書以上,能在圓明園閱讀‘大水法’遺址一整天,他已經(jīng)把閱讀上升到思考和探究上了。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時候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沒有學習的落后學生,教師和家長就沒有必要給學生進行補課,教師和家長的時間也就多了起來,就可以跟學生進行個別談話,這種談話不是講解而是進行學業(yè)的指點和建議,告訴他們怎么獨立地掌握知識,預防不及格和學業(yè)落后。
蘇霍姆林斯基給小學教師提出了一個努力的目標,在這里我也給小學生的家長提出同樣的一個努力的目標:到小學四年級結束時,一定要使學生掌握迅速地、半自動化地書寫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后面的學習順利地進行。應當努力的讓學生在書寫的同時進行思考,使字詞的字母、音節(jié)、詞的寫法不要占據(jù)他注意力的中心。我們可以訓練來提升孩子們的這一技能:教師或家長給孩子講述一點什么,讓他們邊聽邊思考你講述的內容,同時還要把他自己的思想簡明扼要的寫出來。如果學生能做到這一要求就永遠不會成為落伍、不及格的學生,因為他們學會了如何自己去獲取知識,這樣到了高年級或者初中以后的學習就能順利進行,良性循環(huán),也保護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努力吧,小學生的家長們!我們一起努力!
任麗臻寫于2012年2月1日星期三早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