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7月7日傍晚,重慶市招生自考辦公室發(fā)布《關(guān)于對2009年高考招生中少數(shù)民族加分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告》,明確表示取消31名違規(guī)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的錄取資格。為依法保護未成年人,重慶市招辦表示,在為考生更改民族成分責任人已被嚴肅處理的前提下,不再對外公布31名民族成分被違規(guī)更改的高考考生名單。
不難猜測,給學生改民族應(yīng)該是學生家長的主動行為。但是,這些家長的舉動,看似“愛了孩子”,其實“害了孩子”。
當家長的,誰都想自己的孩子考得高分進名校。其間,有些有權(quán)有錢有關(guān)系的家長不是鼓勵孩子走人間正道而是千方百計鉆政策的空子給孩子騙取加分,重慶這次 31名民族身份造假高考生的家長就是不同程度地耍了這種“小聰明”。結(jié)果呢?不僅家長們還有那些“幫兇”受到“撤銷職務(wù)”等相關(guān)處分,作為高考生的孩子更是被取消了難得的錄取資格。(來源:工人日報)
無獨有偶。同樣是高考,當年湖南隆回考生王佳俊的父母也是因為“愛了孩子”來了個偷梁換柱,讓自己的女兒頂替了另一考生羅彩霞。結(jié)果呢?羅彩霞被迫復(fù)讀一年后考取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王佳俊順利畢業(yè),而本應(yīng)今年畢業(yè)的羅彩霞卻不得不面臨因身份證被盜用而被取消教師資格證書等一系列問題。王佳俊因此而陷入尷尬境地,又是一起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可以想見,因為父母的“錯愛”,孩子錯失一大段美好的青春時光,還背負著“弄虛作假”的惡名走在大街上難免被人們戳戳點點,這該要承擔多大的精神壓力?退一萬步說,如果這些造假事件沒有被“挖”出來,那些“冒名頂替者”頂替上學去了,“弄虛作假者”加分上了名校,一個個“悠哉悠哉”;這種不講誠信,通過權(quán)力運作弄虛作假換來的“好前程”,對王佳俊、何川洋這些孩子的日后成長定是一種“誤導”,也是一種毒害,可能導致他們在今后的道路上滋生權(quán)力迷信思想、做事突破道德底線。
一棵小草自頂一顆露水珠。當下,社會正在走向法治化,經(jīng)濟活動正在走向市場化,人才競爭趨于激烈化, 大風大浪面前,將來下一代以及“下一代的下一代”要想在社會上立住腳,非有真本事不可、非有真才實學不可。
一個人,文化基礎(chǔ)差不可怕,一時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弄虛作假”。反觀之,一個正直的長輩不僅自己率先垂范且教育孩子:為學不弄虛、經(jīng)商不造假、做官不收賄……唯其如此,才會給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起到積極的榜樣作用,子女在潛移默化下才會成長為一個正直的人,這將是父母給子女的比“虛假加分”之類寶貴得多的真正的人生財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孩子”。
http://www.jzjynet.com/?artid=2907&F=view.html【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別老在孩子面前說學習要刻苦 [2012-02-06 12:05:39]
- 中國父母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 [2012-02-06 12:09:14]
- 切勿陷入六種早期教育誤區(qū) [2012-02-06 12:12:37]
- 10大家庭教育方式扼殺聰明寶寶 (圖) [2012-02-06 12:14:0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