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批家長唯成績論 呼吁關(guān)注孩子人品
2012年01月04日 14:59:50 來源: 中國網(wǎng)
林輝/圖
“包攬生活瑣事,讓孩子只顧學習就可以了”、“孩子成績好,就是一切”、“對孩子的期望不切實際”、“身教、言教不統(tǒng)一”……這些家教誤區(qū),在我們的周圍普遍存在。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同時忽視了孩子應(yīng)該承擔的責任。特別在進入初中階段,許多父母僅僅關(guān)注孩子的分數(shù)、排名,而忽略了人品人格和責任心的培養(yǎng)。
近日,在海峽教育報主辦的“科學家教助力成長”公益講座上,主講人、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處副主任楊繼紅大聲疾呼:“孩子們的成長需要家長關(guān)注的,不僅僅是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無形的競爭力!”
更新觀念
贏得未來
長期從事中學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工作的楊繼紅老師,熟悉學生生理、心理變化規(guī)律。她說,無形的競爭力可能在眼前不如成績、排名等明顯,但這些綜合素質(zhì)卻是孩子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楊老師所說的“無形的競爭力”,主要包括了孩子的人品人格過硬,責任意識明確,學習習慣、意志和方法到位,具有團隊合作意識,身體和心理健康等。
“現(xiàn)在許多家長對成績最在意,卻很少意識到人格和品德培養(yǎng)對孩子的重要性。相反,有不少家長無形中還在教孩子小家子氣,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好東西要自己占有,教孩子怎么想辦法超過別人,把別人踩在腳下……這樣做的結(jié)果可能眼前看孩子是‘受益’了,但將來在社會上他會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最終的結(jié)果將導致孩子不知如何在社會上生存。”
楊老師認為,短視的家長看成績,有遠見的家長重人品。家長站位要高,視野要闊,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真正為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chǔ)。
改進方法
多做少說
怎樣培養(yǎng)“無形的競爭力”?楊繼紅老師認為,首先是家長們要先改變自己。首先是從觀念上,把對孩子的期望從僅盯成績(分數(shù))改變到對身體、思想和心理的關(guān)注上。我們身邊有很多例子證明,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名牌大學固然好,但并不代表他以后的路就一定走得好。相反,孩子身體好、腦子活、心理健康、人緣好,即使當一個普通的勞動者過日子也差不到哪去。
“家長的觀念不改變,不但會帶來錯誤的教育方法,也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心理壓力。”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少說多做”。“少說”指的是,少嘮叨、少批評、少指責、少攀比;“多做”指的是,多做些能給孩子激勵的事,這點需要家長做表率。如自己多讀點書,最好是跟孩子的學習比較貼近的書籍;多瀏覽健康、積極向上的網(wǎng)站;多鍛煉身體,這是給孩子做榜樣,最好能跟孩子一起鍛煉……這不是說家長不能有缺點和弱點,而是家長對生活要有一份真誠的態(tài)度。
“若父母只講吃喝玩樂,不注意言傳身教,對孩子講的道理再動聽,孩子也很難學好”,楊老師提醒家長,“若你想讓孩子學習,你自己也要成為一個學習型的家長,這樣才能從中和孩子找到共同話題,在交流中引導孩子,讓他們明確,成長是自己的事,家長可以提供幫助,但不能替代。”
遵循規(guī)律
水到渠成
福州三牧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在講座現(xiàn)場對記者說:“家長知道我在想什么嗎?僅僅讓我吃好穿好,我就幸??鞓穯??”這其實代表了許多孩子的心聲。
“有多少家長能夠自信地說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每天想什么,做什么嗎?清楚他的煩惱是什么,痛苦是什么嗎?”楊老師在向家長提出一連串問題的同時,強調(diào):孩子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教育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要了解孩子,才能科學家教;教育是一門慢藝術(shù),需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長。
進入初中階段,進入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很多孩子身上存在一種矛盾的現(xiàn)象:一方面他們向成人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得到理解。他們就是這樣一群充滿矛盾的群體。“所以作為家長必須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想法。”
楊老師說,家長們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切記不要拔苗助長。教育是一門慢藝術(shù),哪一天你真正寬容孩子,解放孩子,奇跡也就可能發(fā)生了。寬容并不等于放縱放任孩子,而是寬容孩子在成長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寬容他是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個完人。
“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財富、地位全部都交給孩子,你的孩子卻不一定幸福;你只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人,教會孩子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他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最后,楊老師用這句話與家長共勉。在講座現(xiàn)場,福州十九中學生家長吳女士感嘆道:“平時我包攬了所有生活瑣事,只想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安心學習,可他似乎并不買賬,看來我的教育觀念值得反思。”(張敏蔡琦雯/文林輝/圖)
王順啟搜集整理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1/04/c_111367733.htm
相鄰博客
- 代表委員 別把孩子當"投資" [2012-03-10 20:18:37]
- 人大代表 應(yīng)讓孩子接受幸福教育 [2012-03-10 20:22:43]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