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學家庭教育到學習后家庭教育的轉變。
“ 媽媽你的脾氣越來越好了”昨晚兒子對我說。聽到這句話,我心里美滋滋的,那說明我學習家庭教育真正自身受益了。從孩子對我越來越多的親近,越來越多的溝通,越來越多的微笑,越來越多的擁抱,我感受到了愛的力量,是那樣的一副可口良藥。
案例:
在學習家庭教育之前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我?guī)湍銤不ò伞?/span>
媽媽:不行,你看你那笨手笨腳樣,一定會給我把水澆到外面,哪好玩哪玩去············。
學習家庭教育后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我?guī)湍銤不ò伞?/span>
媽媽:謝謝,去澆吧,我想花也喜歡它的小主人給它澆水。(給孩子教怎樣澆花,澆多少水······。)
在學習家庭教育之前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我?guī)湍愦螂u蛋吧,我還從來沒打過雞蛋呢?
媽媽:算了,你別把雞蛋打到地下了,我還得收拾······。
學習家庭教育后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我?guī)湍愦螂u蛋吧,我還從來沒打過雞蛋呢?
媽媽:謝謝兒子,現在兒子知道心疼媽媽了,知道幫媽媽做飯了,爸爸回來一定會夸獎寶寶會幫爸爸照顧媽媽了,來一個獎勵之吻······。(教孩子怎樣打雞蛋·····。)
在學習家庭教育之前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我也想洗衣服。
媽媽:寫你作業(yè)去,有你越幫越忙,等你長大了自己就會了。
學習家庭教育后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我也想洗衣服。
媽媽:好呀,來把袖子卷起來,媽媽給你一個盆子,你先洗你和媽媽的襪子。(和孩子蹲下了一起洗襪子。)
在學習家庭教育之前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和我一起下樓打會羽毛球吧,我想打羽毛球了。等你忙完就天黑了。
媽媽:沒時間,你沒看到衣服還沒洗,房子還沒收拾·······。等你爸爸回來陪你打去。
學習家庭教育后的教育方式:
兒子:媽媽和我一起下樓打會羽毛球吧,我想打羽毛球了。等你忙完就天黑了。媽媽:好,我也想打了,媽媽該減減肥了,走,等回來在洗衣服吧,天黑可以洗衣服但是打不了羽毛球了。
分析:
我們做家長的每次都說,為什么和孩子無法溝通,卻沒有靜靜的坐下來思考一下,是家長不愿意給孩子溝通的機會和時間呀,怎樣讓孩子與你溝通呢?如果想做孩子的朋友,首先我們家長在內心接受孩子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孩子的前提下,才能做朋友。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