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我買了3本,為什么要買這書,一句話就是為了讓孩子學得更好,在快樂中成長,不論是哪個階段的成長有什么困惑,只要翻開這些書,都會及時找到相對應的答案,更多的時候是想緩沖一下自己由于激動而抑制不住的心情。
雖然書買回來了,也看了,但卻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原來沒有仔細去看,或是看了沒有采取措施,像書中說的頭兩天孩子回來告訴我說:媽媽,老師也給你們布置了一篇作業(yè),他趕快拿出一張紙條讓我看了,還說一定要寫,必須寫我這才慌了,忙找出這些書,又開始翻看,尋找自己最喜歡的文章,突然發(fā)現這篇文章自己怎么以前沒看過或過目而忘記了呢?卻一點印象沒有,我一下子連看了6遍,這家長的感覺和自己一模一樣,突然覺得對它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因為書中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情形一模一樣,在家長眼里這孩子真是做什么都做不好一無是處,在學校里也一樣。上個星期老師叫我去學校一趟,當然是孩子學習狀況不好,開始班主任老師不在,我和數學老師聊了一會,把自己的情況向老師說了個仔細。1.做作業(yè)不認真,想寫好的時候寫好,不想則反之,任其自己決定,沒有上進心。2.每次上課不專心聽講,這個毛病從一上學就開始了,到現在還有,沒有改掉,每天出門上學我都叮囑他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要做小動作,可說了那么多,也沒有效果,他卻變得十分不耐煩。3.每次做完作業(yè),只要我在家,都會去檢查,寫的不好,我會讓他重寫,有時會訓斥他一陣子,自己也氣得夠嗆,4.有時洗臉,刷牙動作太慢,或吃飯慢了,做事情磨蹭了,我說他兩句,有時他會與我爭辯,這樣我更加生氣,不好好學習,還在狡辯,自然也少不了挨頓揍······說了這么多,本以為老師會說我對孩子關心負責任,沒想到數學老師說:我覺得不想孩子家長,卻像警察,處處盯著、監(jiān)視著孩子,難怪孩子在學校里有種種不良表現,病根再于你,想要孩子變好,首先要改變自己,對待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樣,男孩子要少說,多做,像我這樣嘮叨,孩子當然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這時,班主任回來了,也講了一些孩子不好的地方,發(fā)現孩子一些不好的毛病,及時反饋給我,沒有直接去找孩子談,這樣,不但給孩子思想上減少負擔,同時,也不讓孩子感到老師老師對他有意見。不管怎樣,我都感覺到老師對孩子的“良苦”用心,作為家長為孩子有這樣負責人的老師感到自豪,我會積極配合老師,也照著你們教的方法努力去做,爭取孩子和我都會有新的改變,在這里,我再次感謝老師對孩子耐心的指導及對孩子的加倍關心。
書中寫道:古往今來,所謂成大器者,哪個沒有不足,沒有缺陷?幾乎都有,我們又何必苛求成長中孩子一定得完美呢?過分強調不足與缺陷的結果,只能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就是這樣一個無藥可救的人,即使在努力也無法改變在爸爸媽媽心中的形象,如此一來,孩子不就容易形成一種“破罐子破摔”的陰暗心理嗎?
讀了一遍又一遍,才發(fā)現自己真的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居然差點把自己的孩子帶上“邪路”,就像老師說的一樣,使我一下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的錯了。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處處表現出最優(yōu)秀的一面,或許每個做父母的都想將孩子身上那不盡人意的部分剔除的干干凈凈,可我們卻沒有想到追求完美,卻給孩子心靈上帶來這么大的傷害,以至于孩子與父母之間沒有共同語言,孩子不信任父母,父母對孩子越來越失望甚至到絕望。我們都愛孩子,就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吧!
田大龍家長2010年4月13日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