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成功人士”家教無方
錢教授說起一則真實的案例:一名62歲的老教授從大學退休后申請去看大門,每月好增加一筆收入——他得趁自己還能動,為“啃老”的兒子掙生活費。大門一看就是20年,當老教授自知時日不長時,選擇了捐獻遺體,因為不孝的兒子不會料理他的后事。這樣的一個“極品”兒子如何養(yǎng)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最需要家庭教育引導時,卻被忙于打拼事業(yè)的父母丟在了家教的真空帶。
錢教授說,很多成功人士年輕時一心為事業(yè)打拼,忽視家庭和子女的教育,老了以為可以頤養(yǎng)天年時卻發(fā)現(xiàn),親人走遠了,子女的問題一大堆。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種投資,身為父母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就要看現(xiàn)在對孩子的關(guān)注有多少,對孩子的教育和正確引導有多少。
析“神經(jīng)虎媽”的練成
“寶貝放學了,快吃點西瓜!哎呀,今天上課得老師表揚了,寶貝真棒……”待到翻開孩子的試卷,母親的臉色突然一變:“你怎么回事啊,想什么去了?這么簡單的題也錯?!”錢教授一段惟妙惟肖的表演,沒能把母親們?nèi)切?,一些母親陷入了反思。
錢教授說,現(xiàn)在不少中國母親在孩子眼中是“虎媽”,而且是“神經(jīng)虎媽”,臉色說變就變。面對“神經(jīng)虎媽”,孩子戰(zhàn)戰(zhàn)兢兢,他們不知道此時笑得燦爛的母親,下一個表情會不會猙獰?!吧窠?jīng)虎媽”對孩子的影響是消極的。
剖析“神經(jīng)虎媽”,錢教授說問題不在母親,而在于孩子的父親沒有履行教育責任?,F(xiàn)在社會競爭壓力大,白天這些母親要為工作打拼,下班回到家還要忙家務,教育孩子的責任更多地也落到了她們身上,試想如此多的壓力,她們的情緒怎能穩(wěn)定,怎能不焦躁?錢教授說,三字經(jīng)中提到“子不教,父之過”,教育子女也是父親不可推脫的責任,中國的父親們要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要讓妻子融嚴父、慈母、嚴師身份為一體,別讓她們身心疲憊。一席話,令現(xiàn)場數(shù)位母親悄然拭淚。
http://edu.gog.com.cn/system/2011/10/08/011213448.shtml【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母親用巴掌表達的“愛”有毒 [2012-05-12 10:20:00]
- 《英國虎媽》展現(xiàn)英國和亞裔父母差別 [2012-05-12 10:23:1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