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 因為被前排同學莫名其妙羞辱,少年摔了下桌子以示抗議,同學大叫起來。
講臺上的女老師聽見,示意兩人不要吵,但同學依然在叫喊,老師于是建議少年調換坐位,坐到后排去。搬桌子時,旁邊另一同學大概覺得上課被打擾,很有些不耐煩。少年覺得委屈,偏又聽到前排的同學還在口不擇言,于是沖動地舉起桌子,想要嚇唬他。
沒想到嚇壞的是女老師,嚷著讓周圍的同學扯住少年,一群人圍上來,少年感覺頭被按住,看不見周圍有誰,便本能地揮舞雙手想要掙脫,最后,老師指派全班身材最高大的同學將少年從人群中拉開。
看見少年非常激動的樣子,老師走過去用手輕撫他的后背,頭挨著頭,安慰他:冷靜些,冷靜些。
事后接到老師電話,描述當時場景:完全是不管不顧,這種性格潛質太危險了。
我的第一反應是:傷到同學沒有?
老師說:那倒沒有。
心里有數(shù)了。等少年中午回來。
跟我想象的一樣,因為口拙,吵架吵不贏,所以只好以動作抗議。
反問:想過后果沒?
答:又沒打算真砸他,有什么后果?
開玩笑地試探:干脆給你配一把劍,煩誰的時候,直接亮劍。
少年笑:那可是違反校規(guī)的。
更加肯定,問題沒有老師說的嚴重,便告訴少年:強者是用來保護弱者的,要善用拳頭,要管住情緒。
很聽話地點頭,趁機建議:找個班會的機會,跟同學道個歉,畢竟影響大家上課了。
晚上,就這件事向師傅請教。師傅哈哈一笑:高中男生偶爾打架有什么奇怪的?從孩子當時的反應和事后的自我描述來看,就是一種情緒發(fā)泄而已,他的理智一直都在。
有個細節(jié)我疑惑:老師說,少年感覺有人按他的頭以及脫他的鞋,這都是錯覺,以此懷疑孩子是否太多疑?
師傅認為,老師同樣也說了當時確實有好多同學圍上去,這就證明少年感覺有人拉扯他,不管頭還是腳,都沒錯?;靵y的場面,孩子當然會有些本能的反抗。女老師這么驚嚇,大概是少見多怪吧。
這件事情換作是高明的男老師,根本不會等到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在聽到學生吵架時候,第一時間就會大喝一聲,用威嚴控制場面,課后再分頭處理。
不由深想:假如家長不了解孩子,不能正確看待成長過程中正常的任性和不成熟,而受到老師錯誤的方式影響,甚或聽進老師錯誤的評價,孩子真的可能成了老師所懷疑的“怪物”。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