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

  • <ul id="q2cmq"></ul>
  • <rt id="q2cmq"><acronym id="q2cmq"></acronym></rt>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 <delect id="q2cmq"></delect>
  • <strike id="q2cmq"><source id="q2cmq"></source></strike>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tr id="q2cmq"></tr><menu id="q2cmq"></menu>
    登錄    注冊
      
    正文

    李開復:我的母親是怎樣教育我的

    (2012-06-06 23:36:02)   [編輯]

    本文摘自《媽媽是一盞明亮的燈》 東方出版社出版 

    3月的臺北,微風中帶著絲絲春意。但我家那棟小房子里,卻幾乎鬧翻了天。全家人都顯得十分緊張,因為母親在42歲高齡孕育了我,大家都擔心高齡生產(chǎn)不安全。

    母親的好朋友勸她:“不要冒險,還是拿掉吧?!?/span>

    又有人說:“生出來的寶寶可能會身體弱?!?/span>

    還有人說:“科學界研究過,高齡孕育的寶寶,低能的幾率要大一些?!?/span>

    母親卻非常自信地說:“我的孩子個個都健康、聰明!”

    有了母親這句信心十足的話,我終于可以平安地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母親的自信和勇氣給了我最寶貴的禮物——我的生命。

     堅定、果敢的母親

    我的母親王雅清是遼北人,生于一個務農(nóng)的家庭,幼時事親極孝。我的外祖父是當?shù)厝巳私灾摹巴跎迫恕?。為躲避日軍侵略,母親12歲就從東北離家,隨東北人成立的流亡中學漂泊異鄉(xiāng)。離家前,我的外婆、外公對她說:“你是王家的希望?!睅е胰说膰谕?,母親在南國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并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上海體專。

    在性格上,母親開朗、爽直,繼承了北國兒女率真、熱情的特點,這與父親謹言慎行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事實上,母親的爽朗、干練和明快很好地補足了父親在性格上優(yōu)柔、細致的一面。因此,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yè)上,母親都為父親提供了最為有力的支持。

    大陸解放時,父親隨國民黨政府先行來臺,留下母親和5個年幼的孩子(我的大哥和4個姐姐)。因為父親在國民黨政府中供職,母親在大陸受到反復盤查,連家里的客廳都被挖出了一個大洞。那一段日子可謂度日如年。

    最終,經(jīng)過反復思量,母親毅然決定帶著5個兒女離川赴臺。然而,在那個年代,一路上要突破各種檢查、關卡談何容易。當時,母親讓我的哥哥、姐姐沿路變賣家產(chǎn),籌措路費。為避人耳目,先是佯裝要回東北老家,然后再輾轉(zhuǎn)來到廣州,等機會偷渡到香港。進入廣州時,母親讓我哥哥把變賣家產(chǎn)得到的錢藏在手電筒里焊死。沒想到登船前,一個警察拿起手電筒卻發(fā)現(xiàn)怎么也打不開。這時,母親靈機一動,掐了一下懷中的小女兒。孩子的哭聲分散了警察的注意力,這才讓我們?nèi)姨舆^一劫。

    一路飽受艱辛,經(jīng)歷了各種險阻和磨難,1950年年底,一家人終于在臺灣團聚,這全靠了母親的智慧、勇敢、果決和堅定。在當時的那個時代里,妻離子散、被海峽隔絕的家庭數(shù)不勝數(shù),而我們一家9口,卻能在臺灣共享天倫之樂,這真的要深深地感謝母親才是。

    童心未泯的母親

    我從小就是一個特別頑皮的孩子,但和許多母親嚴厲管教兒女的做法相反,母親不但容忍我的調(diào)皮,而且還特別疼愛我這個父母的老來子。

    比如,我從小就特別喜歡模仿別人,模仿父親的四川話,模仿他踱方步,還模仿電視里人物講話的腔調(diào)。每天二姐回家時,我總纏著她陪我玩官兵與強盜的游戲。而且,我永遠是官兵,她永遠是被我打死的強盜。每次為了給我理發(fā),母親會帶著三姐到理發(fā)店,借用店里的剪刀、刮胡刀、毛巾,演“布袋戲”給我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坐定半個小時,把頭發(fā)理完。我做這些調(diào)皮事的時候,母親總是微笑地看著我。

    在學校上課時,我總愛動來動去,話也特別多。有一次,我竟然被忍無可忍的老師用膠帶貼住了嘴,而那時,母親正好趕來接我,撞了個正著,好不尷尬!還有一次,我為了能晚睡一個鐘頭,偷偷把全家的鐘表都調(diào)慢了一個小時,結(jié)果,第二天母親起床上班遲到了。但當她發(fā)現(xiàn)是我的惡作劇后,不但沒有懲罰我,還覺得非常有趣。

    有一個暑假,我寫了一本武俠小說,里面的人物全是我的家人,我還把小說錄音做成了“廣播劇”,并用刀叉配音。此外,我還拍了一本相冊,里面是我和我的外甥裝扮(有些還是反串的呢)的母親最不喜歡的演員、球員、廣告角色等等。可這本相冊缺了一個封面。既然都是母親不喜歡的東西,我就想拍一張母親生氣時的照片。為此,有一天我把電梯按住,讓母親等了10分鐘,然后我在電梯的另一端準備好相機捕捉母親“生氣的瞬間”。至今,我的武俠小說和相冊還被母親放在床邊。我想,只有像我母親那樣擁有一顆年輕的心,才會容忍甚至欣賞孩子的調(diào)皮、淘氣吧。

    想來也是,我的調(diào)皮應該是遺傳自我的母親。我父親不茍言笑,但母親卻常常和我們“打成一片”。有一次,哥哥和母親兩個人玩水戰(zhàn),弄得全家都是水。最后,母親躲在樓上,看到哥哥從樓下走過,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他頭上。

    小時候,鄰居夸口說,他的水池里養(yǎng)了100條魚,我們?nèi)叶疾幌嘈?。后來,幾個孩子趁鄰居不在家的時候,決定去把鄰居的水池放干,數(shù)一數(shù)到底有幾條魚。經(jīng)我們證實,水池里其實只有50多條魚。但經(jīng)過這樣的折騰,鄰居的魚死了不少。氣急敗壞的鄰居到我們家抗議,媽媽卻一面道歉,一面偷笑,因為“數(shù)魚工程”就是她親手策劃并帶著孩子們做的。

    和這樣的母親在一起,我們每個孩子跟她都沒有什么距離感。這么多年來,母親一直和我們“打成一片”,我們和母親的感情也很深很深。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當然,母親的寬容和“頑皮”也不是沒有條件的。凡事一旦和我的成長、我的未來相關,母親就會特別重視,也會對我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她總是要求我,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在這方面,沒有通融的余地。

    我在同齡人中,學東西算是很快的,當其他同齡的孩子還躺在父母懷抱里時,我已經(jīng)會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詩詞了——這主要得益于母親的教誨。

    小時候,我一直渴望長大。突然有那么一天,母親告訴我:“明天送你去幼兒園?!蔽遗d奮地在床上蹦跳著,仿佛自己一入學就是大人了。剛?cè)ビ變簣@的幾天,一切都是新鮮的,連糖果都比家里的好吃,還有這么多同學一起玩兒。但好日子沒過多久我就膩了,在幼兒園里每天都要重復做同樣的事。吃點心,唱兒歌,每天花一兩個小時足夠了,但一整天下來幾乎都是在吃呀唱呀,連夢里都是聽膩的兒歌。我跑回家,跟家里人說:“我不上幼兒園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學。”

    母親問我:“怎么了,幼兒園里不好么?”

    “太無聊了,整天都是唱歌吃東西,老師教的東西也太簡單了。”我一股腦地傾訴著。

    “你才5歲,再讀一年幼兒園就可以讀小學了?!?/span>

    “讓我嘗試一下好嗎?下個月私立小學有入學考試。如果我的能力不夠,我就沒法通過小學的入學考試;可如果我通過了考試,就表明我有這樣的能力,那你們就應該讓我去讀小學?!?/span>

    這句話真管用,母親確信我不是一時沖動。她笑著說:“好吧,我明天去學校問問。”

    小學入學試題對我來說易如反掌,我輕松地考完回家了。放榜那天,母親陪我去學校,一下子就看到“李開復”三個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閃閃發(fā)亮。母親激動地像個孩子一樣叫起來:“哎呀,第一個就是李開復,你考上了!”

    我也激動地跳起來,抱住母親哇哇大叫。

    那一刻,母親臉上掩飾不住的興奮和自豪即便是過了幾十年我也不會忘記。從母親的表情中我才知道,自己一丁點的小成功可以讓母親那么的驕傲。同時,這件事也讓我懂得,只要大膽嘗試、積極進取,就有機會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感謝母親給了我機會,去實現(xiàn)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嘗試和跨越。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不愿讓孩子冒險嘗試與眾不同的東西。其實,在新的世紀里,人擁有更多的選擇。孩子從小就需要獨立性、責任心、選擇能力和判斷力。很慶幸的是,早在40年前,我父母就把選擇權(quán)交給了我,讓我成為了自己的主人。

    善用“機會教育”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但是母親不僅僅希望我“聽話”,更希望我“講理”,所以母親總是用“機會教育”來讓我理解怎么做人。

    考入小學后,我不免覺得挺驕傲的。每次父母親有朋友來家里,我都要偷偷告訴他們我有多聰明、多厲害。

    “阿姨,我已經(jīng)讀小學了!”

    “真的,你不是才5歲嗎?”

    “對啊,我跳級考進去的,還是第一名呢!”

    “那進去以后的成績呢?”

    “除了100分,我連99分都沒見過呢!”

    沒想到,我剛夸下???,第二個星期考試就得了個90分,而且跌出了前5名??吹轿业某煽儐?,母親二話不說,拿出了竹板,把我打了一頓。

    我哭著說:“我的成績還不錯,為什么要打我?”

    “打你是因為你驕傲。你說‘連99分都沒見過’,那你就給我每次考100分看看!”

    “我知道錯了。以后我會好好學習的?!?/span>

    “不止要好好學習,還要改掉驕傲的毛病。別人出自真心夸獎你,才值得你高興。自夸是要不得的,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懂了嗎?”

    “知道了。媽媽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要不要躺在我懷里看書?”

    母親的氣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我想,她這么愛她的孩子,是沒有辦法長時間生孩子們的氣的。當然,這一次的處罰我也會永遠記得,“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類似地,母親總是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的時機,并盡量用正面的例子,讓我懂得做人的道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躺在母親懷里讀書。那時候,如果有人問我最怕誰,我會馬上回答“最怕媽媽”;但如果有人問我最愛誰,我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最愛媽媽”。正是這樣一位嚴厲而又慈愛的母親教會了我什么是嚴謹和務實,什么是品行和禮儀,什么是快樂和溫馨,什么是忠孝和誠信。

    期望最高,教誨最深

    母親堅信我是個最聰明的孩子,所以對我期望最高,管教也最嚴。母親的視線里永遠都有我這個兒子,而且,她在我身上使用的是一種非常標準的中國式教育——要求兒子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的程度。

    在功課方面,母親每天都會過問我的情況,并親自教導我。早晨5點,母親就會把我叫醒,送我上學,下午放學后又會親自到學校接我。不用功時,母親會生氣地把課本丟到門外;退步時,母親可能會打我一頓;進步時,母親則會給我獎勵。我知道母親在我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也會努力讀書爭取考高分。每次公布成績,都是我最得意的時刻,我會手里舉著試卷一路小跑回家,第一個告訴母親我取得的好成績。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考了第一名,母親帶我出去給我買禮物。我看上了一套《福爾摩斯全集》,但是母親說:“書不算是禮物。你要買多少書,只要是中外名著,隨時都可以買?!苯Y(jié)果,她不但買了書,還另外買了一只手表作為禮物送給我。從那時起,我就整天讀書,一年至少要看兩三百本書。當時,我讀了《雙城記》、《基督山伯爵》一類的西方文學,也讀了《三國演義》、《水滸傳》一類的中國古典文學,但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名人傳記。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海倫·凱勒傳》和《愛迪生傳》。海倫·凱勒雖然失明、失聰,但是依然進入一流大學的經(jīng)歷,對我未來性格中堅韌和勇氣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而愛迪生的發(fā)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這讓我向往成為一位科學家。感謝母親的支持,我才能在小小年紀就看了這么多本書,并養(yǎng)成了終身讀書的習慣。

    在學校我功課雖然不錯,但也不是每次都能考高分的。有一次我考得并不好,揣著考卷心里很害怕,我甚至能想象到母親舉起竹板打我的樣子。突然,一個念頭蹦了出來:為什么不把分數(shù)改掉呢?說改就改,我掏出紅筆,小心翼翼地描了幾下,“78”變成了“98”,看不出任何破綻。我心中歡喜起來,但回家的路上仍忐忑不安。到家門口,我又掏出卷子來看了一下,確保萬無一失,才輕手輕腳地走進去。

    母親注意到我回來了,叫住我:“試卷發(fā)下來了么?多少分?”

    98。”我拿出考卷。

    母親接過卷子,我心里“撲騰撲騰”地跳起來,生怕母親看出了修改的痕跡。但她只是摸了下我的腦袋說:“快去做作業(yè)吧。”

    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當我再次拿起筆去描考砸了的試卷時,手一哆嗦,分數(shù)被我拖了一個長長的尾巴。這下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害怕。我欺騙了母親,這是她絕對不能容忍的,我恨不得馬上去跟母親認錯。在放學的路上,我心一橫,把試卷扔到了水溝里。

    但回家后,母親并沒有急于問起分數(shù)。在提心吊膽了幾天之后,我終于憋不住了,跑到母親面前,向她承認了錯誤。我以為母親一定會狠狠打我一頓,但母親只說了一句話:“知道錯就好了。希望以后你做個誠實的孩子。”

    母親的寬容和教誨我直到今天都記憶猶新。是母親的言傳身教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讓我知道了“誠實”、“誠信”這些字眼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有多么重要。

    送愛子赴美深造

    10歲的時候,遠在美國的大哥回家探親。吃飯時,我聽到大哥在跟母親抱怨,怪臺灣的教育太嚴了,小孩子們的靈氣越來越少。母親嘆了口氣說:“唉,為了高考,我們有什么辦法呢?”

    看到我整天被試卷和成績單包圍著,承受升學的壓力,沒有時間出去玩,也沒有朋友,大哥忍不住說:“這樣下去,考上大學也沒用。不如跟我到美國去吧?!?/span>

    母親從沒去過美國,她接受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但卻出人意料地保留了一份開明的天性。聽了大哥的建議,她決定給兒子一片自由的天地。那天,母親把手放在我頭上,對我說:“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很多了不起的人都出自那里。你就到那里去吧?!?/span>

    在父母的期待和鼓勵下,11歲的我來到了美國南方田納西州的一個小城市。在這個只有兩萬人的小城市里,來自中國的小學生只有我一個,哥哥送我去了附近的一所天主教小學。第一天入學,我就懵了。雖然之前也學了不少英文,但我還是聽不懂老師和同學們在說什么,母親一直很擔心我能否跟上進度。

    幸好我還不是完全的啞巴。有一次在數(shù)學課上,老師問1/7換成小數(shù)是多少。我雖然不太聽得懂英語,但還認得黑板上的1/7,這是我以前背過的。于是我高高舉起手,朗聲回答:“0.142857142857……”當時,同學們都瞪大了眼睛,從不讓學生們“背書”的美老師也驚呆了,幾乎認為我是“數(shù)學天才”。雖然我并不是數(shù)學天才,但是當時年紀小,還是感覺很得意?;丶液螅议_心地告訴母親自己今天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母親顯然比我還興奮。因為我終于開始一點點地適應這里的生活了。

    母親一直不懂英語,但她每年都會花6個月時間在美國陪我讀書。多虧有母親在我身邊,每天她看著我去上學,為我準備好吃的點心和晚餐,放學后和我聊學校里的事情,這種陪讀生活延續(xù)了整整7年。在每年陪讀的6個月里,母親要默默忍受語言不通、文化迥異的生活環(huán)境;而在她返回臺灣,與我分別的6個月里,她同樣會為我的學業(yè)操心。

    為了感謝母親,在她60歲生日時,我畫了一張卡片給她,卡片上寫了一首感謝母親的詩,還畫了一束康乃馨。這張卡片,她至今仍放在床頭。

    “別忘了你是中國人”

    我在美國的第一年,母親陪讀6個月后,臺灣那邊,家里人開始催母親回去了。母親雖然放心不下我,但還是牽掛著家里的事務沒人料理,只好把我托付給哥哥嫂嫂。臨走前的幾天,母親一直在叮囑我,回家記得做作業(yè)、背英文,聽哥哥嫂嫂的話……上飛機前,她又鄭重地對我說:“我還要交代你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不可以娶美太太。”

    “拜托,我才12歲?!?/span>

    “我知道,美國的孩子都很早熟,很早就開始約會,所以要早點告訴你。不是說美國人不好,只是美國人和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都不一樣。而且,我希望你做個自豪的中國人,也希望你的后代都是自豪的中國人,身體里流的是100%炎黃子孫的血?!?/span>

    “好的,好的。飛機要起飛了?!?/span>

    母親拉住我的手說:“第二件事,每個星期寫封信回家?!?/span>

    沒想到第二件事情這么簡單,我爽快地答應了。

    “你要記得我說過的話,好好讀書,聽哥哥嫂嫂的話啊,過幾個月我就回來了。”

    母親放開我的手,轉(zhuǎn)身走了?,F(xiàn)在想起來,在那一剎那,她該是下了多大的決心,才離開了自己最愛的兒子啊。雖然只是一次轉(zhuǎn)身,但難以割舍的母子之情只有母親心里最清楚。

    母親走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一下子變得特別特別想念臺灣。我想起了小時候家里7個孩子的熱鬧情景,還有盛夏的臺北走街穿巷的小販推著車子叫賣著冰激凌和煎餅的聲音。我更想念母親,常常想到我最喜歡的事情——躺在她的懷里看書。

    我不好意思跟哥哥說我想家,我只能努力去學習英文。在美國的第一年,我英語不好,老師不但不嫌我,還利用午餐的時間教我說英語。后來,老師發(fā)現(xiàn)我這個聽不懂英文的中國孩子有良好的數(shù)學天賦,就鼓勵我參加田納西州的數(shù)學比賽,結(jié)果我得了第一名。我在美國接觸到的教育方式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這讓我信心十足,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自信和果敢的種子。憑借著自信和勇氣,我很快克服了語言障礙。兩年后,在一次州級寫作比賽中,我居然獲得了一等獎,當?shù)氐睦蠋熓煮@訝——這個剛適應美國生活的中國學生居然還有人文方面的天賦。

    我每周都寫信把自己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告訴母親,而且每封信都是用中文寫的——因為這是我答應母親一定要做到的事。

    人們都說小孩子最容易掌握一種語言,也最容易忘掉一種語言。而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中文始終沒有落下。我不得不感謝母親的叮囑——如果不是在那些年里每星期給母親寫一封中文家書,也許童年時所學的漢字早已被ABC侵蝕了。

    即使母親不在身邊,她依然關心我的學習和進步。每星期寄回去的家書,她都會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幫我找出錯別字,并在回信中把錯別字羅列出來。母親的認真勁兒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寫信時我都要求自己認真一些,少寫錯別字。而且我會到處去找中文的圖書來讀,以免讓我的中文水平永遠停留在小學文化程度。

    后來,我終于明白,母親臨走時叮囑我的兩件事不是簡單地希望我娶中國的妻子,會中國的語言,更蘊含著一種濃濃的家國夢、深深的中國情。母親用各種教育方式,潛移默化地將中國的文化和中國的思維方式根植在我身上。由于母親的影響,無論我身在何處,我都會關心中國正在發(fā)生的一切,無論我工作有多么忙,我都會抽出時間幫助中國的青年學生——因為那里有整個家族傳承下來的信仰和光榮,因為母親不止一次提醒我說:“別忘了你是中國人?!?/span>

    兒子是母親最甜蜜的牽掛

    有人說:子女是父母最甜蜜的牽掛。對此,我以前還不大理解。當我有了孩子后,我真的體會到了這一點,也因此特別懷念那一段母親把我攬在懷里的歲月。其實,每個人不管年紀有多大,他始終是母親的孩子。無論我自己在事業(yè)上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在母親眼里,我還是她的幺子,還是讓她魂牽夢系的牽掛。

    1989年的一天深夜,我在美國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她問我大地震對我有沒有影響?我對她說:“地震發(fā)生在加州,我住在賓州,那是幾千里之外呢!”媽媽并不知道美國到底有多大,但一看到大地震的新聞,她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遠在美國的兒子。

    2005年,當我離開微軟加盟Google時,微軟公司決定起訴我,我知道我有麻煩了。深夜里,我佯裝鎮(zhèn)定地打電話給母親。在電話那一頭,她堅定地告訴我:“一切都會沒事的。不管你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我都是站在你這邊,你永遠都是最棒的?!?/span>

    隔著太平洋,我強忍住感動的淚水,沒有在電話中失聲哭泣。但放下電話后,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我無比感動并深深地自責:感動的是母親對我的真誠支持,自責的是我還需要母親為我的工作操心。

    其實,除了我之外,對她的另外6個孩子,還有十幾個孫輩,母親的慈愛之情一樣厚重。無論是哪一個孩子的問題,無論是工作、婚姻還是健康方面的問題,年邁的母親總是牽掛在心頭。但我相信,她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們給她帶來的歡樂也會越來越多。母親常常驕傲地說,她最大的財富就是她的7個優(yōu)秀子女。

    母親最高興的事,是一大家子人團聚在一起。雖然這種時候并不多,但只要有機會,我們都會趕回臺灣的家中相聚。這種最濃最濃的親情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無法被隔斷的。

    我很慶幸有這樣一位既傳統(tǒng)又開明,既嚴厲又溫和,既勇敢又風趣,既有愛心又有智慧的母親。她的教育既有中國式的高期望,也有美國式的自由放權(quán);既有中國式的以誠待人,也有美國式的積極進取。如果說我今天取得了任何的成功,那么,這些成功都是來源于母親的教誨、犧牲、信任和支持。

    感謝時刻牽掛著我的母親!

     

    0
    寫得好

    ●我要參加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

    最近訪客

    2005~2025 家庭教育網(wǎng)·家庭教育顧問·家庭教育指導師 Copyright by ajm-engineering.com

    本網(wǎng)投訴信箱:gwzds@zhjtjyw.com
    手機版
    滬ICP備13036094號 家庭教育網(wǎng)

    推薦博客↑返回頂部x

    【真情傳遞】石宣家庭教育書院

    【父母手記】不發(fā)脾氣日

    【家教誤區(qū)】教子感悟

    【】讀書沙龍的人文關懷

    【家教論壇】《每日分享》105(2019年6月)

    【】父親節(jié)

    【】寫給女兒的信

    【】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