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主講/顧曉鳴
從“仁愛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從“人生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從“價值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從“成才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從“平等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從“民主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什么是民生?所謂民生(狹義),主要是指民眾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tài),以及民眾的基本發(fā)展機會、基本發(fā)展能力和基本權益保護的狀況,等等。“民生”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謂“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辭?!分袑τ凇懊裆钡慕忉屖恰叭嗣竦纳嫛?,是一個帶有人本思想和人文關懷的詞語,話語語境中顯然滲透著一種大眾情懷?!霸诂F(xiàn)代社會中,民生和民主、民權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來的生產、生活資料,上升為生活形態(tài)、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體樣態(tài)?!保▉碓矗喊俣劝倏疲?/span>
老百姓關心的五大民生問題:“就業(yè)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穩(wěn)定是民生之盾”。
關注民生應該有三個層次,一是提供生存最基本的保障,二是提供生活質量發(fā)展的動力,三是提供生命質量提升的源泉。
中國將在“十二五”規(guī)劃的第一年,將貧困標準上調到人均純收入1500元,這比2008、2009年1196元的貧困標準提高了25%。全國貧困人口總數(shù)將大增,再回到9000多萬。
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聯(lián)合國標準,2012年中國仍有1.37億貧困人口,其中1.2億在農村。(來源:百度百科)
30年前和30年以來,伴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我們拿出了極大的精力解決了全世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存在的嚴重問題——貧窮問題,全國的貧困人口不斷下降,為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30年后今天的中國,已經有80%人口擺脫了貧困后,對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其中對現(xiàn)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的強烈需要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這也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的標志之一。
作為代表黨和政府關注和推動家庭教育的重要窗口——家長學校,如何進一步轉變辦學方向、提升辦學理念,站在民生的戰(zhàn)略高度關注家庭教育,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和努力探索解決的重要問題。因為,教育不好孩子已經不是少數(shù)家庭存在的問題,同時由于家長沒有把孩子教育好嚴重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有效率。育人惡性事件不斷升級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從正面和反而家庭教育案例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規(guī)律性的問題,就是家庭中特別是父母在生活中,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仁愛觀、人生觀、成才觀、平等觀和民主觀,都是直接影響家庭教育成敗的主要原因。
從“仁愛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目前占我們家庭的比例是多少呢?
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只有慈和孝遠遠不夠,應該還不是最核心的,更重要的是應該是仁和愛??鬃釉f過:“仁者愛人”。仁就是愛人,就是愛人類,就是愛一切人。孔子說,有這樣寬宏、博大的愛的人,就是“仁者”。愛人,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社會發(fā)展最基本的精神力量。正如孫中山所說:“把仁愛恢復起來,再去發(fā)揚光大,便是中國固有的精神。”“仁者愛人”,關鍵在愛。愛是一種人品、一種覺悟、一種行為、一種責任、一種犧牲。愛所有的人,是建立在尊重一個人所具有人格基礎上的?!叭收邜廴恕笔侵腥A道德人格的理想訴求,是一個民族的內在靈魂,也是一個家庭的內在靈魂。
仁愛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兩萬多字的《論語》里,仁這個字被提到109次。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里基石下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同時,這一思想也貫穿了孔子的政治、教育、倫理、文化主張的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問題上。在孔子看來,仁愛是做人的根本。
怎樣做到仁愛?結合現(xiàn)代家庭教育現(xiàn)狀,有三點需要我們反思與成長——恭、寬、信。
第一是恭敬的恭,恭則不侮。
列舉青少年犯罪現(xiàn)象及背后的主要原因。
……
問題孩子是怎樣產生的,特別是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錯誤)時,我們是用什么的樣的方式對待他們……他們就會用什么的方式回報我們、對待他人、對待社會。
——你和顏悅色,別人就笑語春風,你怒目相向,別人就怨氣沖沖。我們想得到世界什么待遇,就以恭敬之心去面對他人。
圖片: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第二是寬則得眾,恭敬之心自然會帶來寬和的態(tài)度。
第三是信。誰有信用,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愛孩子是每一位家長都能做到的,但愛的同時,會不會使用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卻是另外一回事。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兩種現(xiàn)象(所占比重相當之高)需要我們關注:
一個是過分的寵愛——溺愛。
一個是過分的嚴格——粗暴。
具備仁愛品性的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這是符合家庭教育基本原理的:
1、要學會尊重和按照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特點去幫助、指導孩子,讓他們學會自我成長,把他們自我成長的能力培養(yǎng)出來,把他們自我成長的權利還給他們。
2、關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
3、學會欣賞你的孩子,讓欣賞成為父母對待孩子、對待家庭成員、對待社會的良好品質。
從“人生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案例:作為自閉癥孩子的父親,他面對孩子是怎么選擇自己的人生觀?
蔡春豬和自閉癥兒子的故事(2012年06月17日 08:32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39歲的蔡春豬,有個3歲的孩子叫喜禾,患有自閉癥。蔡春豬說,如果有一天,兒子能有意識的對他叫出爸爸二字,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幸福。父親節(ji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自閉癥孩子父親的幸福。
……
案例反思是什么?
結合安寧路幼兒園講座中一位媽媽為何落淚……我們?yōu)槭裁磿@樣對待孩子,不僅僅是我們缺失家庭教育素養(yǎng)……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目前占我們家庭的比例是多少呢?
從“價值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無論是什么樣的家庭,為什么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是不一樣,我們發(fā)現(xiàn)有以下幾個差距:
差距一:對教育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
差距二:對家庭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
差距三:對職業(yè)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目前占我們家庭的比例是多少呢?
從“成才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目前占我們家庭的比例是多少呢?
討論:
為什么會糾結分數(shù)?
為什么會成為應試教育的幫兇?
我們所學到的知識記住了多少?
使用率有多少?
微博的提問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fā)?
切圖——
從“平等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目前占我們家庭的比例是多少呢?
沒有平等就沒有快樂。
從上海社科院對兒童需求調查報告反映出問題說起。
切圖——
案例解讀:
這個孩子為什么剛上小學就要退休?
案例解讀:
北京大興區(qū)一起滅門慘案說明了什么?
是什么造成了孩子們的不快樂,除了功利教育和應試教育外,我們能夠做什么?
從“民主觀”看關注家庭教育就是關注民生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目前占我們家庭的比例是多少呢?
在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進程中,我們首要任務仍然是“五四”運動提出來的:反封建。
讓中華民族能夠早日融入世界民族這個大家庭,推動家庭特別是在教育孩子上的民主進程是根本,也是中國家庭教育追求的最高級別的目標。
民主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特點是什么?
家庭教育十大理念是引領民主式的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