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9月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也一直在和家長打著交道。我發(fā)現(xiàn)班主任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溝通的橋梁,作為一名男班主任,在某些時候不能像女老師那樣細致,因此,有很多工作都必須要得到家長支持,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我和家長的溝通能增進了解,能更好地合作。只有學校和家庭聯(lián)合起來,扎實地開展家校聯(lián)系,才能拉近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距離,贏得家長對學生工作的支持,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效果,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教師,要了解家長,應該從鼓勵家長自學,鼓勵家長多參與家長之間的教育交流。我在和家長交流溝通的時候,不僅是就事論事地解決學生的學習缺點,更重要的是要為家長打開一扇良好家教的門。我時常向家長強調(diào):培養(yǎng)孩子是一份最重要的終身事業(yè),家長必須加強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家長可以向生活實踐學習,不斷反思、不斷認識孩子,尋求符合自己孩子成長規(guī)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
家校的溝通和聯(lián)系是長期持續(xù)的。沒有什么教育能一蹴而就,教育學生是這樣,教育家長也是這樣。而對于教育計劃和方法的實施,不僅家長要堅持,老師也要堅持。當老師和家長做好一些約定之后,老師可以邀請家長定期訪問學校,了解教師的工作情況,了解小孩的學習表現(xiàn)情況。家長也可以通過書信、電話的形式向老師說說教育孩子的困惑或者經(jīng)驗。當老師和家長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之后,家校的力量就能體現(xiàn)出來了。
家校的溝通和聯(lián)系應保持一個恰當?shù)木嚯x。對于雙方來說,老師對家長的距離太遠就顯得高高在上,容易引起家長的不滿,家長就不太愿意聽老師的意見;但是如果老師對家長過于親切,家校的交流就會顯得很隨意,起不到教育改正的效果。所以家校交流時要保持良好的距離,這樣效果會好一點。
家校的良好有效的溝通是一個長期和富有變化的工作,我們老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不斷創(chuàng)新并持之以恒地實踐下去,相信學生的學習和行為都會有好的改變。
相鄰博客
- 教育體會 [2012-07-03 15:27:31]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