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利傷義之事不可為
一些目光短淺、不嚴格要求自己的父母,因認識不到對子女要講以身作
則,在社會生活中,做出索取小利而傷害大義的事情,在子女身上產(chǎn)生了壞
影響。
一位年輕的父親出差辦事,住進了旅館。由于貪小便宜的思想作怪,在
離開旅館時,竟把房間里的拖鞋、衣架、茶杯、枕套等物,塞進自己的提包。
回到家后,還得意地說:“這叫不拿白不拿”,并把所得之物,分給孩子使
用。
有的家長帶兒童乘坐地鐵列車時,為了少花一張車票錢,想方設(shè)法逃票。
或讓孩子往里溜、或讓孩子使用假月票。一位母親不借力氣背著本應(yīng)買票的
女孩進站,驗票員攔住了她,問孩子多大,答10 歲。明理的孩子自覺理虧,
跑去買票,還被趕上來的母親打了一巴掌。罵道:“缺心眼兒,不買又怎
樣?”還有一個孩子手持一張票慌忙進站,當(dāng)驗票員指出他拿的是廢票時,
孩子哇地一聲哭了,說是從地上揀的票,是爸爸讓做的。
上述這樣一些為省幾個錢占小便宜的做法,都算不上什么大問題,也不
能說,這是父母有意地把孩子往壞處引,但不能不說,這確是父母的錯誤,
一種不良影響。
索小利傷大義,首先是政治思想上的糊涂。作為公民,公與私、集體與
個人的關(guān)系必須弄清楚,必須把二者的位置擺正。只能處處維護國家、集體
利益,不能小利障眼損害大家。還拿乘車逃票一事來說,地鐵安定門一站,
1991 年7、8、9 三個月,即發(fā)生逃票620 人次,若不查出糾正,國家將損失
3,100 元。若長此下去,國家和集體的損失將是十分嚴重的。
索小利傷大義,對兒童的心理道德、對家長在兒童心目中地位的損害也
是十分嚴重的。成長中的兒童,如在唯利是圖中熏陶,就有可能變成品行不
端的人。一個愛好體育的男生,為什么染上往家里偷拿學(xué)校的籃球、啞鈴、
跳繩等物呢?一找原因便知是出于上梁不正下梁歪。同時,境界不高的家長,
在子女面前的形象自然不會高大,當(dāng)子女有了辨別是非能力時,就會不相信
父母說的話。不敬佩父母的行為舉止,家庭的教育功能也就隨之削弱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把索利傷義的問題解決好,向深明大義的先進父母們
學(xué)習(xí)。解放軍中的朱伯儒同志,正確對待家庭教育問題。一次,他發(fā)現(xiàn)自己
的孩子乘公共汽車未購票,就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談是非、論危害,讓孩子去
補上車票錢。一位母親,當(dāng)女兒拾到了錢,問媽媽買點什么的時候,媽媽毅
然說,“我們應(yīng)該買點誠實”,然后與女兒一起去尋找失主。這些重義輕利、
品格崇高的家長,應(yīng)該成為我們實際仿效的榜樣。
相鄰博客
- 第二十九講:以人格力量影響子女 [2007-03-09 10:06:00]
- 第三十一講:父子一同學(xué)書法的啟示 [2007-03-09 10:07:00]
- 第三十二講:頭腦中有一根教育的弦 [2007-03-09 10:08:00]
- 菜單指導(dǎo):智慧56 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 [2007-10-05 10:5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