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text/java> < /> <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 < /> |
1.不要瞧不起孩子 有時孩子什么事情每完成好,父母或許會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 被蛘摺澳闶悄绢^人嗎?” 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每個人都有一個“要害區(qū)”,這個區(qū)域一旦受到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母親,你可能比誰都了解對于你的孩子來說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樂、體育或某一課程,如果你不了解,問一問沒什么不對。 其次,由于孩子們一時間內(nèi)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揚,因此小量而頻繁地給予一些表揚。一分鐘一百次鼓勵勝過一次作一百分鐘的表揚…… 2.不要恐嚇孩子 采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或者說“你再打弟弟,媽媽就要狠狠揍你一頓?!?/p> 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chǎn)生一種恐懼心理。 每次女兒有比較過分的舉動,Holly都會以很嚴肅地眼神看著女兒,大多數(shù)時候,乖巧的女兒立刻就會明白媽**意思,并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點。當然女兒也有不乖巧的時候,如果她的錯誤比較嚴重,Holly會采取一些措施對女兒進行懲罰,比如取消周末女兒最喜愛的活動等等……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么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 這樣的賄賂會引發(fā)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nèi)轉向外。他不是為學習建立起來的良好自我觀念而學習,而是為了物質(zhì)獎勵。這樣不利于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性。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xiàn)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笨刹灰粫?,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怎么又不乖啦?”媽媽該知道,要小孩許諾是沒有意義的。 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中國的民主改革應該說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幾千年來中國人習慣了在皇帝的一人專制下生活。在傳統(tǒng)的中國式家庭里家長也就是家里的皇帝。他們說一不二,強行決定孩子應該怎么樣,
家長總是習慣于用簡單粗暴的辦法,以“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來代替孩子做出決定。而這種行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腦子里的民主意識,而讓他覺得強權就能戰(zhàn)勝一切……
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監(jiān)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大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決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 情景再現(xiàn): 小潔的媽媽對女兒做什么事都不放心,上學臨出門說:“別忘了帶家門鑰匙!”晚上吃完飯說:“趕緊學習,別再磨蹭了!”這些話父母每天都要說,小潔聽著真成了耳旁風。 ◎ 同學發(fā)言: 適當?shù)奶嵝咽潜匾模^于嘮叨就忽略了孩子的主動性,是對我們能力的低估,時間長了,也使孩子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能力不自信,感到自己永遠都長不大……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chǎn)生厭惡不快的感覺。 有的家長可能會這么認為:把孩子當一個成人,委婉地給他指出缺點?他能改嗎?若有這份覺悟,他還叫什么孩子!其實相反,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會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反而會比赤裸裸的訓斥效果好得多…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著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么,比如說:“小軍,差不多再過十分鐘,你該進來吃飯了!”
過分縱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年-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fā)展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干、獨立、能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人。 如果孩子已經(jīng)買了不少玩具,還不斷讓你買新的玩具,不然,就大聲哭鬧。這時父母應清楚地明白,孩子的哭是因為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所以此時不需要過分地安慰他,否則會使孩子將此理解為你的同情和你認輸,并且以此作為“要挾”的方法。有時讓孩子在生活中有些“不滿足”,對他成長是有益處的。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guī)矩,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育他。 同一家庭中如果不同的成人對培養(yǎng)下一代所持的態(tài)度不同,就會使孩子不能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從而失去方向性,增加隨機性。例如:孩子的母親主張孩子繼續(xù)上學,而父親卻堅持孩子輟學經(jīng)商,為此經(jīng)常吵鬧不休,使孩子無所適從,情緒不穩(wěn)定,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或積郁成疾……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guī)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因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這時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年輕父母中,約七成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鍛煉,為的是讓孩子能有個健壯的身體。但兒童保健專家指出,過早地讓孩子從事某些健體運動不僅不利于孩子身體的鍛煉,反而容易造成傷害。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轉載 |
相鄰博客
- 菜單:單親家庭教育孩子四個重點 [2007-05-03 22:32:00]
- 菜單:兒童生活九不宜 [2007-05-03 22:34:00]
- 金春花:透過于丹現(xiàn)象看家庭教育 [2007-05-03 23:03:00]
- 菜單:開給單親爸爸六劑良方 [2007-05-04 08:3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