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媽媽”傾情揭秘兩代人的成長經(jīng)驗
在眾多的談論家庭教育的書籍里面,這是一本非常獨特的書。
獨特一:這是一本“狀元育女心經(jīng)”。書的作者是位“高考狀元”,她以真誠的勇氣反思自身成長,揭秘“狀元”背后的得失成敗。
獨特二:這里沒有陳詞濫調(diào),人云亦云,而是點點滴滴真真切切的心得體會。在這本坦誠、率真的書里,作者毫無保留地與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育女心得,回答了現(xiàn)代家長一系列最關心最頭痛的問題。
獨特三:作者結(jié)合自己的育女經(jīng)驗和教訓,在每一章節(jié)的后面,都提綱攜領地給家長們總結(jié)了簡潔、鮮明、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教育啟示錄”。
獨特四:作者是位獲得過“魯迅文學獎”的專業(yè)作家,曾經(jīng)在電視臺當過記者、編輯、制片人,集“高考狀元”“魯獎作家”“超級好媽媽”種種角色為一身,她的故事本身也非同一般。
獨特五:書中穿插了不少家長和孩子的信件、日記,未加任何改動,保持了原汁原味,展現(xiàn)了日常生活中最真實最樸素的一面。
獨特六:這本書的文筆優(yōu)美,感情濃烈,思考深刻。書中充滿了經(jīng)典語錄和思想火花,每一篇都可當作滋養(yǎng)心靈的教育美文來欣賞。
……只要讀,一定有收獲。只要做,孩子和家長一定都能得到快樂!
作者簡介:
書評:幸福教育的最美詮釋
王保星(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近日,集"高考狀元""魯獎作家""超級好媽媽"于一身的知名作家盛瓊女士,懷著對孩子深沉的愛和對我國教育發(fā)展的關注,以真誠的勇氣反思自身成長,通過梳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育女心得,撰著《孩子,我要你快樂》(作家出版社2012年6月版),最為細膩地揭示了孩子教育與成長的秘密,回答了現(xiàn)代家長一系列最關心最頭痛的問題。全書充滿知性的經(jīng)典教育思考和睿智的思想火花,每一篇都可當作滋養(yǎng)心靈的教育美文來欣賞,成為當下孩子幸福教育的最美詮釋。
一、感受幸福:教育的本真意義
教育是人類最為偉大的發(fā)明之一,旨在借助于知性知識的傳授和德性品格的歷練,一方面實現(xiàn)對人類文明與文化成果的繼承,讓不同時代所沉淀下來的人類"共同文化要素"成為支撐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支柱;另一方面,這一發(fā)明通過把每一位社會成員從一種潛在的"自然人"培養(yǎng)成為現(xiàn)實的"社會人",為當下和未來的社會提供合格成員。設若教育理念正確,教育措施得當,接受教育的兒童和實施教育的成人當能和諧合作,為追求各自的幸福,乃至全社會的幸福而欣然攜手,共謀進步。
不幸的是,自西人倡行科學文明以來,功利主義、工具主義思維漸漸侵入教育的大花園,將人造就為"器"的科學教育與專業(yè)教育思潮也裹挾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大潮,正在全面影響素有"君子不器"的中國教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對于孩子而言,教育的真正意義何在?成為現(xiàn)代社會久議未決、常議常新的教育話題。
對于人世幸福狀態(tài),以提出"紳士教育"理論而聞名的洛克曾做過這樣的概括:"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這是對于人世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的描繪。"洛克進而強調(diào),人與人之所以千差萬別,均是由于不同的教育所導致的。洛克是不是在暗示現(xiàn)實社會中個人幸福感的差異均是由于教育所致,不得而知,但從他的表述中我們似乎可以做至少兩點結(jié)論:身體與心理健康是構成個人幸福的兩大要件;健全的精神和健康的身體均有賴于教育。如果說洛克的論述過于書面化,而顯得空泛,那么《孩子,我要你快樂》這本書則給出了更為明白、透徹而豐滿的解析。作者在第五章對教育做了極富個性化的詮釋:"教育的法則就是追求幸福",具體來說,就是把感受幸福、追求幸福作為教育的目標,作為人生的理想。父母乃至教師的職責在于幫助孩子樹立樂觀向上、自信陽光的人生觀,培養(yǎng)孩子在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快樂、尋找快樂的能力和意識?;诖耍鎸εd趣變化多端的女兒,作者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今天快樂嗎?快樂就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最重要,其它的,隨你自由。"
一般來說,幸福是一種較為主觀的個體感受,有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現(xiàn)狀的接受與肯定及由此帶來的快樂",所以,幸福的過程,也就成為個體感受快樂的過程。以追求幸福為目的的教育,也就成為培養(yǎng)人以追求快樂和感受快樂為目的的教育。作者反復強調(diào)的一點是,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幸福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作為一種能力,感受幸福,既可以培養(yǎng),也可以加強。讓孩子體味幸福和感受幸福,是家長的責任。盧梭在經(jīng)典教育名著《愛彌兒》中這樣論及父親的責任:"一個做父親的,當他生養(yǎng)了孩子的時候,還只不過是完成了他的任務的三分之一。他對人類有生育人的任務;他對社會有培養(yǎng)合群的人的義務;他對國家有造就公民的義務。"如果借用《孩子,我讓你快樂》的幸福教育邏輯,盡管作為家庭成員的個人與作為社會公民的個人之間存在著多方面的差異,但在感受幸福和追求幸福作為人的成長要義這一點上卻又是相同的。一個具有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能夠用賞識和肯定的目光打量這個世界,并在此過程中,享受幸福的人極易成為一位合格的家庭成員、富有愛心的同伴和鄰里、具有社會公德的國家公民。
在教育與幸福之間建立穩(wěn)定聯(lián)系的關鍵在于對幸福的理解。如果僅將幸福做功利主義或享樂主義的理解,幸福與教育之間確實難以建立恒久的聯(lián)系。而如果將幸福更多地與心智層面的滿足,與德性品格的獲得等聯(lián)系起來,那么教育的最終目的也就成為對幸福的追求。作為生物學意義上的個人,個人幸福感的獲得當然離不開必要的物質(zhì)條件,即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然而教育的目的恰恰是在肯定個體生物屬性的同時,引導個人超越個體的一己之利,超越冷暖溫飽等"一頭快樂的豬"所能體察的全部幸福意義,成為一個追求理智生活的痛苦的蘇格拉底式的社會成員。因而,追求幸福,引導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獲得感受幸福的意識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也就成為素來強調(diào)以人為本、遵循兒童天性的現(xiàn)代教育的本真意義。這一關注貫穿《孩子,我要你快樂》全書的始終,賦予作品厚重的社會意義和鮮明的人文關懷。
二、體驗快樂:教育的理想狀態(tài)
個體幸福的主觀感受行之于外即為"快樂",因而《孩子,我要你快樂》為判斷一種教育是不是幸福教育,給出了一把簡單而有效的標尺。即把一種教育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快樂,能否讓孩子在一種單純而明凈的快樂氛圍中接受知識的涵育和道德的洗禮,并最終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家庭成員和合格的社會公民,作為判定該教育是否是幸福教育的一把標尺。
無論幸福的指向是什么,但幸福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都是相同的,即"快樂"。因而,作者以"快樂"詮釋"幸福",解析教育,營造幸福教育的氛圍,將兒童在快樂中感受幸福視為教育的理想狀態(tài),并結(jié)合自己女兒的成長經(jīng)歷和自己對教育的細膩感悟,為我們提出了如下有關快樂與幸福的教育信條:
告訴孩子: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平凡的一面,要學會在平凡中保持自信,樂觀向上,努力進步,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平凡人。
對于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在生活中學會快樂地接受平凡,享受平凡。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特別是積極、成熟、快樂的心態(tài),比書本和分數(shù)重要得多。
成人比成材更重要。做一個健全快樂的人,讓身體里的"小宇宙"吸收和散發(fā)出持久的"正面能量",不僅使自己一生幸福,也給周圍人帶來快樂。
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對一個母親最高的獎賞,也是一個母親最大的成就。
好父母應以愛換愛,以心換心,保持自己的快樂心態(tài)。
讓孩子在幸??鞓分薪】党砷L,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用賞識和肯定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作者強調(diào)快樂對于孩子而言,甚至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不是淺薄的東西,而實在是對我們的人生所提出的一項很高的要求。做一個快樂的人,需要具備諸多的硬件和軟件:身心健康;成功履行自己的社會使命;擁有良好的適應環(huán)境、應付生活的能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開闊的胸襟,樂觀的心態(tài),不怨天尤人,不脆弱狹隘,包容和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抵制和理性地克制一些及時行樂、飲鴆止渴的短期行為,比如放縱、任性、墮落、懶惰,取巧等;生活中不斷地努力,付出,勤奮,超越,不斷地完善自我,追求更深刻更持久的快樂。作者的結(jié)論是:快樂不簡單,不容易。做一個快樂的人,需要一輩子的努力和修煉。
而要獲得這些能力,這些素養(yǎng),這些追求,即便世界上最為自負的教育方案也難以自信地給出承諾。《孩子,我要你快樂》明確表達出對此種理想教育狀態(tài)的企盼和追求,讓孩子在快樂的體驗中成長,這既是人類的理想,也是教育的理想,而教育本來就是要有理想的,這理想指向人類的幸福。
三、愛子教子:父母樂在其中
中國家長普遍對孩子抱有"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這種成才的心態(tài)又具體表現(xiàn)為讓孩子掌握音樂、舞蹈、書法、繪畫、鋼琴等諸般技能,參加數(shù)不清的各類比賽,爭獲名目繁多的大獎,進各類"特長班",就讀重點大學熱門專業(yè)等。年輕的家長以為這就是對孩子的愛。關于"愛孩子",前蘇聯(lián)著名作家高爾基曾說過一句廣為傳頌的話:"愛孩子,這是母雞都會的事。"關于父母的責任,父母如何愛孩子,父母如何從孩子的成長中感受快樂等,《孩子,我要你快樂》中都有細致入微、切實可行的思考和指導。
關于父母的責任,書中強調(diào)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擔負著讓孩子幸福的責任,必須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孩子實現(xiàn)幸福、快樂的人生,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體現(xiàn)出生命的尊嚴。作者向年輕的父母們做出這樣的溫馨提示:"當你把一個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在所有的社會角色中,母親或父親這個角色,將是你所擔任的最重要的、最無可替代的角色。你必須全力以赴地承擔起這個巨大的責任。好父母需要一輩子的考驗和付出,必須有決心、有愛心、有耐心。"
關于父母如何愛孩子,《孩子,我要你快樂》提出父母要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種愛與平等的氛圍,強調(diào)把父母與孩子真正聯(lián)系起來的紐帶,不是"孝",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親子之間,需要的是平等的愛,而不是不平等的"孝"。注重養(yǎng)成孩子的公德意識和大愛情懷。父母之愛表達與實施的方向應該是培養(yǎng)孩子們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學會信任與關愛,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學會坦誠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學會溝通,學會同情弱者,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學會將心比心,學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學會平等待人,學會具有開闊視野和開放心態(tài),學會原諒和寬恕,學會懺悔和反省,學會播種陽光和展現(xiàn)陽光。"
父母之愛,是世間最奇妙最博大的愛,是一種"放手之愛",是為子女在未來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和一生的旅程中過一種幸福生活做準備的愛。這種愛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這種教育始終貫穿著"讓孩子獨立自主"的理念,始終充盈著對孩子的信任與放手。這種信任與放手不是父母拋棄責任,而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負責任,讓孩子"盡早走出家庭的依賴,學會過集體生活,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在集體中懂得吃苦、合作和分享的意義"。在此過程中,父母始終以無私的親情、慰藉和慈愛引領著孩子的成長。
更為重要的是,《孩子,我要你快樂》并未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做單向度的思考,而是強調(diào)父母和孩子之間,以愛換愛,以心換心,父母和孩子都是施恩者,也是受恩者。孩子是父母所能得到的最為貴重的饋贈,孩子讓年輕男人或女人的生命得以完整。孩子激發(fā)了父親和母親的責任感、愛心;孩子童真企盼的眼神激發(fā)起父母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孩子成長的歷程賦予父母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和人生意義的彰顯。所以,《孩子,我要你快樂》告誡年輕的父母:"做父母的,在辛苦付出的同時,也應記得,快樂,不僅僅是我們給孩子創(chuàng)造的,快樂,也是孩子給我們帶來的。這淡淡的卻長久的幸福,正是孩子給予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是故,凡為人父母者,都應該向自己的孩子真誠地道一聲:"好孩子,謝謝你!"
四、成績與快樂:"周旋"與"雙贏"
在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有限,考試的人才選拔功能還較為突出的當下,教育對于幸福與快樂的追求不可能不受到學生學習成績的困擾。無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幸福、快樂,抑或教育,都是不現(xiàn)實的?!逗⒆樱乙憧鞓贰芬粫趯⒆有腋Ec快樂做出最美詮釋的同時,又難能可貴地表現(xiàn)出直面現(xiàn)實但又尋求超越的立場:"作為學生,你是無法忽略成績的作用的。這是一個"硬指標",一切的忽視都是自欺欺人。我們既不能"唯分數(shù)論英雄",以追求成績來代替一切,但也不能看輕分數(shù)的作用。"作者為父母們支出的招數(shù)是:"用智慧和這樣的體制靈活周旋。既不完全與它決裂,游離于體制之外,又用適當?shù)姆绞剑瑴p輕孩子的負擔,保證孩子的健全心理和健康成長"。
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確,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是對孩子一個階段學習成績的檢驗,是對孩子某一時期發(fā)展狀況的綜合檢測。某次好的考試成績不意味著孩子的將來一切都好,某次不理想的學習成績更不是對孩子前途的判決。家長關注孩子成長的目光應更多地投射到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科學學習方法的探索上,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學習成績的意義和確定將來努力的方向,引導孩子科學合理地安排好學習時間。
作為家長應清醒地認識到,孩子的成長不可能游離于應試教育體制之外。過于"強調(diào)素質(zhì)、能力、興趣、自由的個性、創(chuàng)意的想象、天性的發(fā)揮、快樂的游戲等等",而不注重于現(xiàn)有教育體制的接洽與對接,可能僅僅是少數(shù)天賦優(yōu)異的孩子的成長之路。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教育理念并不具有普遍的價值,更難以復制,至少在當下的教育體制中難以復制。因為孩子成績的不理想,往往意味著與優(yōu)秀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失之交臂,意味著被有限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拒絕,意味著喪失更多的發(fā)展?jié)摿透玫陌l(fā)展機會,意味著更容易受到忽視或歧視,最終意味著成長過程更少的快樂與幸福。
中國的教育改革曾被形象地表述為"戴著鐐銬跳舞",應試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中國孩子生命中的難以承受之重。愛孩子的家長應該認識到:"壓在孩子身上的應試教育的'磨盤',已經(jīng)夠沉重了,我們只能為孩子減壓,為孩子鼓勁。"《孩子,我要你快樂》開出的教育處方是:中國家長必須拿出足夠的智慧,與應試教育周旋,既不背離它的軌道,又不被它所禍害。而要揚長避短,既發(fā)揮它在基礎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面,又避免它對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破壞,阻礙天性、愛好的自由發(fā)揮。正所謂"成績與快樂兼得",力求讓成績?yōu)楹⒆拥目鞓诽砑禹来a,讓孩子的快樂與社會的要求具備必要的兼容性,實現(xiàn)孩子"成績與快樂雙贏"。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孩子,我要你快樂》不僅道出了為人父母的普遍心聲,更為如何"讓孩子快樂"開出了具體的教育處方。其間關乎孩子成長、成人、成才的思考,關于孩子幸福與快樂、成人與成才關系的判斷,因其理性而顯縝密明晰,因其務實而顯具體可行,更因其文筆優(yōu)美,而使《孩子,我要你快樂》成為"幸福教育的最美詮釋"。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