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不讓座就扇耳光"與正義的火氣
近日,杭州K192公交車上,一對夫妻站在一個坐在“照顧專座”的小伙子身旁,妻子抱著孩子,廣播提醒了4遍“請給有需要的乘客讓個座”,小伙子沒有讓座。后來妻子找到了座位,丈夫仍然站在小伙子旁邊,小伙子抬頭看了一眼,那位丈夫突然大罵:“看什么看?!边B扇了小伙子5個耳光,小伙子被打得鼻血橫流,鏡框也被打飛,斷成幾截。小伙子被打后,一聲不吭地呆坐在位子上。(8月24日《青年時報》)
這是一個網(wǎng)友的親眼所見,并向媒體提供了當(dāng)時的圖片。連扇5個耳光,鏡框被打飛,讓人感到了一種不寒而栗的暴戾之氣。更可怕的是,這種毆人劣行,竟在網(wǎng)絡(luò)上贏得了一些人的叫好,認(rèn)為“不給抱孩子的人讓座就該打”。
這是非常簡單的是非。小伙子占著“特殊乘客”的座位,提醒后仍不給抱孩子者讓座,確實(shí)不對,不合道德和文明的要求。無法追問他為什么不讓座,也許他有特殊原因。我就遇到過一次,抱著孩子上車時,門口坐著的一個年輕人沒有讓座,售票員提醒他時,他捂著肚子說身體不舒服,但還是站起來讓了。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只坐了一站,未到目的地,就趕緊下了車,將座位讓還給了那個年輕人。
未讓座,有很多種可能,即使是故意不讓,這是個人的覺悟問題,萬萬不可強(qiáng)求。不能天然地將人想象成不道德的人,將心比心,與人為善,這是基本的常情,更不能將“自覺的讓座”變成一種強(qiáng)迫的道德暴力。不讓座,就打人,這是一種比不讓座惡劣千倍萬倍的丑陋行為——不讓座,只是欠缺文明,而打人,則不僅不道德,而且違法。不讓座,沒有侵犯他人的權(quán)益,而打人,則是對他人權(quán)利的直接傷害。這是多簡單的是非和常識??!
之所以將這件不算大的事拿出來說事兒,是因為我不覺得這只是一個極端和特別的個案,這種習(xí)氣,在當(dāng)下的社會有一定的代表性。確實(shí),公交車讓座在城市引起了許多沖突,比如上班的年輕人與老人們的沖突——年輕人覺得自己上下班很累,埋怨老人上下班時擠公交逼他們讓座——這些沖突只是言語上的,并沒有像在這件事上大出打手。打人只是個案,可打人隱藏的問題,卻有一定的社會情緒支撐。
我把支撐這種行為的社會情緒,稱作“正義的火氣”,胡適先生也描述過這種現(xiàn)象,自以為代表著正義,就大義凜然。自己認(rèn)定的主張是絕對的正確,而一切與我不同的見解都是錯的,一切專斷、武斷、不容忍、摧殘異己,往往都是從這種“正義的火氣”出發(fā)的。
那個打不讓座者的人,顯然身上就帶著這種“正義的火氣”。不讓座的人,在他眼里就成了敵人,成了需要受到教訓(xùn)的不道德者,于是他便理直氣壯地打起了人——你不讓座,而且是不給抱孩子的讓座,而且在廣播提醒后還不讓,自以為受害的道德沖動在缺乏克制和理性下,就發(fā)酵成了一種訴諸暴力的沖動,于是火冒三丈大打出手。一些網(wǎng)友為這種“扇耳光”叫好,是身上涌動著同樣的“正義的火氣”。
前幾天有報道說,一個乘客遭遇航空延誤后,向空姐身上連潑三杯開水,同樣是被“正義的火氣”靈魂附身?;饸馐切U大的,可正義卻是一種偽正義。陷入一種狹隘、自閉、情緒化、自以為是的正義幻覺中,制造著傷害。
現(xiàn)實(shí)和網(wǎng)絡(luò)中,充斥著這種火氣。過去有人追問,中國人為什么不生氣——可到網(wǎng)上看一看,被挨了無數(shù)個莫名其妙的板磚后,你就會哭笑不得地追問:中國人,為什么那么容易生氣?很多,就是這種“正義的火氣”蒙蔽了理智,被自以為正義的情緒支配著。那些喋喋不休的沖突,并非一個不道德的人與另一個不道德的人發(fā)生的沖突,而是一些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的人,帶著正義的幻覺和道德的亢奮,去肆無忌憚地侵犯和攻擊另一個人的正當(dāng)權(quán)利。因為自以為正義,這樣的攻擊和侵犯常常更加地殘暴。為民除害,為國除奸,一個個理直氣壯大義凜然。
要遏制社會中彌漫的“正義的火氣”,就需滅火、降溫、去憤怒。最后要告訴那些義憤填膺的人:無論如何,只要你制造了傷害,你就遠(yuǎn)離了正義。
[責(zé)任編輯:全森]
來源:http://www.jcrb.com/opinion/fygc/201208/t20120827_933796.html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