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辦公室,看到兩個同事接待的家長,感慨頗深。一個家長,是因為孩子的寒假作業(yè)很多未完成,班級這樣對待寒假作業(yè)的學生很少。于是,班主任就讓該生帶回去補做,要求家長監(jiān)督完成,補好后由家長送交班主任并交流寒假學習情況。結果這個家長下午就來辦公室了,氣勢洶洶。開口就是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怎么這么失敗的。學生在家不肯學習,成天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鬼混。班主任告訴他,班上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學生只有三個,其他孩子作業(yè)都很認真,且家長都在作業(yè)后有意見和簽字。你們寒假定期檢查他的作業(yè)進度了嗎?家長于是更加胡攪蠻纏起來。我們沒文化,又不會做作業(yè),關我們什么事情。再說,在家里他不僅聽不進去我們的話,有時候還能指著我們的鼻子罵臟話(其實,這位家長所描述的臟話,他進我們辦公室一刻鐘時間,已經不覺間從口邊掉出來七八次了)。后來,班主任把學生叫到辦公室了解情況,這位家長在辦公室里更是血淚控訴,激動之處,手指自己的兒子,那句臟話也就隨之頻繁出口。班主任只得不斷提醒,請你不要在辦公室講臟話。而那個孩子,站在老師的辦公桌旁,一聲不吭,頭一直深深地低著。我能理解,他一定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在班主任面前的“杰出表現(xiàn)”而深感蒙羞,搞不好,還在盤算著回家怎么跟老子算賬。唉,誰碰到了這樣的父親都很夠嗆。我不禁有些同情這個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孩子。
還有一位家長是來給孩子辦休學手續(xù)的。孩子成績不好,希望通過休學來拯救自己的兒子,于是想盡辦法,托人辦休學手續(xù)。那天是順路到辦公室向班主任匯報孩子近況的。孩子暫時借讀在下面一所縣城學校。他們現(xiàn)在最大的煩惱就是兒子的生活費開銷巨大。作為普通工人,他們夫婦每人只有兩千元左右的工資,但兒子每周都會不斷伸手要錢,有時候一個人的工資都不能滿足兒子無限的需求。一次周末,她去那邊看兒子,剛巧碰到兒子邀請了一個班男男女女二十多個同學去歌廳k歌,結賬的時候打電話讓她過去結賬,電話里毫無商量的余地,我是城里過來的,當然是我買單,說這句話的時候,儼然他的父親是李嘉誠。這位母親,言談間眼里噙滿淚水。她說她的兒子在那邊每周還要去浴城一趟,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她說孩子的爸爸一把年紀可是從來都沒舍得去過浴城一次。她不知道,他們那一點可憐的收入,今后怎么去滿足兒子無限度的欲望。
在國外,從懷孕開始,父母就要到社區(qū)參加一系列規(guī)定課時的培訓:懷孕知識培訓,嬰幼兒養(yǎng)育培訓,學齡前兒童教育培訓,小學生家庭教育培訓,中學生家庭教育培訓……
我們國家,家庭教育培訓輔導幾乎是空白,家長學校流于形式。研究性家長就自己摸石頭過河,野蠻的家長就用棍棒來揮舞,無能、無知的家長就干脆不作為。
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面對缺失的家庭教育,也只能無助地無奈。毫不夸張的說,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個性、人格,影響他們的文化品位和價值觀念。
注明:此文轉自楊艷梅編輯的QQ空間。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