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我的生日,兒子晚自修一回家就給我來了個大擁抱“媽媽生日快樂”,然后拿出200元零花錢給我,并說:“媽媽,我早上就想祝您生日快樂了,但您還在睡覺就不吵你了”。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孩子學做人、學處世;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是學習做人處世的起點,對兒子有這樣的孝心,我從心底里引以為豪。
常??吹竭@樣的情景:家里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全家人對孩子百般疼愛、千般關心、萬般呵護,但沒有教育孩子知恩圖報。在這種“太無私”的愛中,封閉了孩子的回報意識,剝奪了孩子的回報權利,從而使他們習慣地、理所當然地盡情享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關愛。
面對以上種種現(xiàn)象,不禁令我深思,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孝心教育。我和丈夫的做法是:讓孩子了解大人一天的工作情況,體會父母的辛苦;讓孩子說說大人什么地方給予了愛,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濃濃的愛心;教孩子給老人敲敲背、給生病的老人倒水、遞藥;多陪父母聊聊天;給媽媽泡杯咖啡;爸爸回家,主動幫爸爸拿包等,讓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而且通過各種形式把愛再次傳遞給“父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身體力行,孝敬自己的父母,能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孝敬父母的意識和習慣。我和丈夫就經(jīng)常帶孩子去看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外婆,和老人們親密接觸,買些禮物給些零花錢等等,我想,這些事孩子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
“百事孝為先”,兒子有孝敬意識和行動固然可喜,但我更想到我們還有許多家長只是一味寵愛,不能以言傳身教來影響孩子的孝心,讓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懷有一種深深的擔憂……
相鄰博客
- 天天努力 [2012-10-10 21:45:3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