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為人父母者,誰能沒有生活的壓力?雖然壓力有大小之分,但無論如何,面對自己的孩子,家長務必管理好因壓力而帶來的情緒,不能因不良的情緒而影響孩子的情緒,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深圳市計生中心近日特邀請精神醫(yī)學專家王光晨,在其生殖健康基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沙龍中作了題為《父母壓力與情緒管理》的講座,告訴父母如何做一個聰明的情緒管理者。
做父母面臨各種壓力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優(yōu)秀的人才,進而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并因此感到壓力。王光晨在市計生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沙龍中說,很多孩子的問題,都是因為父母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所引起。曾有一位媽媽帶著兒子前來咨詢,那男孩比他媽高,大大的眼睛,見面知道說老師好。但這位母親卻說這孩子不省心,不好好學習,這便是因為孩子成長帶來的壓力。
有一個孩子看著雨滴在地上濺起了一個又一個泡泡,他很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雨在地上變成了泡泡呀?”這個問題這位母親答不出來。這位母親是一個博士??赡懿⒉皇撬械哪赣H有著這樣高的學歷,回答孩子的問題更難。這不能不令人感嘆,要想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父母親還得不斷地去學習,真的是很有壓力呀!
父母角色的壓力還來自工作,有多少人自問過:怎樣合理分配時間,多少時間給工作?多少時間給孩子?多大孩子給多少時間?有的家庭中男人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帶孩子;有的爸爸喜歡帶孩子,可長輩或媽媽擔心爸爸粗手粗腳,不讓其上手,這導致父親角色的缺失,結果,孩子由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就只有媽媽的信息,孩子可能因此減慢成長。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自己是否成熟,直接影響教育子女的質量。所以父母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王光晨表示,喜怒哀樂悲恐驚,都是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情緒不分“好情緒”與“壞情緒”,煩惱也是我們人生的伙伴。如果你這樣想一想,我選擇了婚姻,就等于我選擇了婚姻給我?guī)淼臒?;我選擇了要孩子,就等于選擇了撫養(yǎng)孩子成長的煩惱,你可能會不那么急,不那么生氣,變得更有智慧,更覺得情緒控制的重要。
為什么要進行情緒管理?媒體上有時報道,說某個家長把孩子打死了或打傷了,盡管只是個別的。這個父親或母親是天生的壞爸爸壞媽媽嗎?其實不然。他們在不發(fā)脾氣的時候對孩子是很好的,對孩子的生活無微不至,打完孩子以后他們非常后悔。那是什么使這些家長情緒失控?用心理學的話說這些家長的理智已經(jīng)被情緒控制了,不是他來管理控制情緒,相反他被情緒所控制。
為什么對今天做父母的人來說,要學習情緒管理?孩子年齡小,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高興為什么不高興,他會覺得是他惹得爸爸媽媽不高興,會有我是一個惹麻煩的孩子、我是一個笨孩子的自卑心理產(chǎn)生。很多這樣的信息收錄到孩子腦中,孩子會形成一些對自己的負面看法,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會對他造成不良影響。爸爸媽媽不高興,孩子會處于自我責備的狀態(tài)中。這是我們要學習情緒管理一個很重要的理由。
還有就是父母的情緒很容易被孩子學去,一個23歲的年輕人說,他在一次情緒爆發(fā)時,他爸爸心臟病發(fā)去世了,他總認為是他把他爸爸氣死了,非常內疚。他說他爸爸是個特別暴躁的人,經(jīng)常打他和他媽媽,他總想長大后一定不要成為這樣的人。但他從小積累這么多的憤怒,他不可能不成為這樣的人,他就從他爸爸身上學到這樣處理情緒的辦法。長大以后他脾氣也非常暴躁,打他爸爸,最后造成他爸爸心臟病發(fā)去世的悲劇。有的家長生氣什么都不說,有的家長生氣就非常暴力劈頭蓋臉就一頓打罵,這樣的情緒孩子都會學到的。學習控制情緒,受益的不止是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
給情緒找個出口
情緒需要流動,人不能總停留在一種情緒里面,當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心里很煩悶的時候,要給自己的情緒找一個出口,別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你的情緒出口在哪里?最容易做的事情是離開情緒現(xiàn)場。你生氣了,馬上就要吼出來了,你離開一會,讓自己稍稍安靜一下。為何有的家長會把孩子打死,打孩子是一個情緒動作,很多家長越打越來氣,所以要在第一時間不要讓它發(fā)生,你要離開情緒現(xiàn)場。
另外,父母要學會靈活看孩子的問題,用長遠的眼光看孩子的問題,不鉆牛角尖。這樣你就不會太辛苦,因為絕大多數(shù)孩子的問題都是暫時的,經(jīng)過適當調整,隨著他慢慢地長大,他的問題就有可能會消失,父母沒有必要過度煩躁不安。
最后總結一下:父母要先調整好自己,讓自己先成長、成熟,然后再心平氣和地來帶孩子。“父母”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yè)。你要了孩子,不但現(xiàn)在帶著可愛,將來還要看著他成功,你的心里才比較舒服。否則,你的后半生,看著這個孩子到社會上出現(xiàn)問題了,你就會比較痛苦。我們也可能會對自己的“父母”角色沒有承擔好而感到內疚。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