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才是真愛
北京有一個16歲女孩,多才多藝,會唱歌會彈琴,舞也跳得很好,只是學習成績不好。她的愿望是成為一名幼兒教師,但父母卻堅決不同意,不斷地跟女孩強調(diào)“只有考上大學才有希望” 。父母托關系花重金把女兒送進了一所重點高中。高二的時候,女孩因為會考成績有兩門不及格,在家里自殺了……
這樣的悲劇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如果這個女孩的父母能夠放手讓她發(fā)展自己的興趣,雖然女孩可能考不上大學,但她會活得很快樂,她如果真當上了一名幼兒教師,她的才藝也許會感染和培育許多幼小的心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大多數(shù)父母教育孩子時的口頭禪。但是,說易行難,當父母看著孩子把米粒弄得滿桌子都是,玩具隨處亂扔弄得滿屋子都是,看到孩子摔倒了哭著求助時,又有多少家長能夠忍住伸手的沖動呢?在如今家庭教育知識并不貧乏的時代,許多家長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溺愛和包辦卻成為了習以為常的錯誤,放手成了最困難的事。我也不例外。
在我兒子上小學以前,由于我和妻正處在自己事業(yè)的初期,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兒子基本上都是由他外婆和奶奶照看的。外婆、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是赤頭赤尾的包辦,我們明知這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由于工作繁忙無暇顧及,也就放任老人去照顧孩子,甚至自己也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少而有意地寵著他慣著他。
很快兒子上一年級了。從小在大人溺愛、包辦中長大的兒子,突然離開了最親愛的家人照顧之后,倍感孤獨和無助,再加上規(guī)矩嚴格的班級生活,他開始討厭上學。每天送兒子上學成了我最頭疼的事:一大早,兒子在我又拖又拽下哭著來到學校,因為路上的磨蹭經(jīng)常是到教室門口時,老師已經(jīng)在給同學們上課了,我也顧不上和老師打招呼,把哭哭啼啼的兒子推進教室,趕著上班去??墒峭沁€在我急匆匆地下樓時,兒子已經(jīng)在后面追下來了!在我的軟硬兼施、威嚇強推之下,兒子最終只能不情愿地“拘禁”在教室里。其間,老師也不斷地向我反映他在學校的一些情況:每次下課后,同學們都很興奮地離開座位打鬧玩耍,而他總是一個人呆在座位上;課外活動課,同學們都三五成群地在一塊做游戲,只有他一個人蹲在僻靜的一角,孤單地看螞蟻。
我和妻都很著急,我們開始反思以前的教育,并請教了心理專家,發(fā)現(xiàn)問題的原因正是在于隔代教育:兒子一直都只生活由外婆、奶奶包辦的家庭中,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摔倒有人扶、出行有人抱的環(huán)境中,再加上外婆和奶奶都來自外地,狹小的生活圈更是造就了他不合群、不合作的個性,當他換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他就會孤獨無助,這種挫敗感讓他產(chǎn)生害怕新環(huán)境、排斥新環(huán)境,從而產(chǎn)生討厭新環(huán)境的惡果。
后來,通過我們和老師們的多方努力,終于在一個半月之后,兒子的厭學情況漸漸有了好轉(zhuǎn)。從那以后,我和妻開始注意兒子的家庭教育,只要兒子在家,我們夫妻不管多忙都要安排好工作至少有一人陪孩子,并且開始有意識地放手,培養(yǎng)他的自主能力,從選衣穿衣到盛飯洗碗,從收拾玩具到打掃房間,從帶著他經(jīng)常性參加聚餐到讓他主動約請別人聚會,從創(chuàng)造機會讓兒子參與交流到鼓勵兒子參加班干部競選……我們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兒子去體驗,去收獲成功。
現(xiàn)在兒子已經(jīng)六年級了,他現(xiàn)在是班級的活躍分子:校級優(yōu)秀班干部、班級最“美”學生、“百生講壇”優(yōu)秀成員、班刊主編,還積極參與學校的器樂大賽、文藝表演、知識競賽、航模比賽等活動。現(xiàn)在的他是一個自信、快樂的陽光男孩。
猶太思想家朱特比有一句名言,被猶太家長珍藏在愛子教科書中。他說:“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如果父母過分呵護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絕對沒有獨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span>
是的,孩子的教育,放手才是真愛!真正為子女幸福著想的父母,要有超越世俗成見的魄力,自己要向后退一步,為孩子多創(chuàng)造挺身而出、探索外界信息的機會;而不是沖鋒在前,一手包辦,擋住了孩子展望未來的視線。
(富陽市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班學員、魔方教育培訓學校方軍生)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zhuǎn)]揚鞭奮蹄家教忙 [2012-10-20 17:23:35]
- [轉(zhuǎn)]醉梅老師散文詩《最愛》賞析 [2012-10-20 17:26:1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