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波,10歲半,他的智力水平屬于上等,一二年級時學習成績還很優(yōu)秀,但進入三年級后,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經(jīng)常不寫作業(yè)。他的父母工作不穩(wěn)定,晚上很晚才回家,如果兒子表現(xiàn)好,父親就給兒子以獎賞,久而久之,由于缺少父母的關心,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下降。他的母親對孩子也十分放縱,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晚上經(jīng)常有朋友來喝酒。鑒于以上一些原因,小波的厭學情緒愈益增長,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分析:
小波的厭學是家庭不良因素影響的結果。處于這樣的一種家庭氛圍,孩子又怎能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又怎能不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呢?在孩子看來,學習成績好壞無所謂,反正爸爸媽媽不計較這個,只要乖乖聽話,讓父母高興就行。
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小學生特別是低、中年級學生,其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很大。父母的主導傾向是什么,對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學習和怎樣學習的指示器。
同時在學校,學習內容過多,需花很多時間去溫習,做作業(yè),應付老師的檢查,學生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學生會覺得學習枯燥無味。
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子女的要求過高、過嚴,學生對學習有一種說不出的苦悶,對學習產(chǎn)生懼怕感,學生面對重重壓力,自然而然地對學習失去信心,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對學習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
厭學的原因及建議:
1 人天生就有認知情趣傾向,并且有愛好學習的傾向,所謂厭學都是后天教育不當?shù)慕Y果
每個人具體喜歡什么,這是有個體差異性的。這種傾向性的差異常常因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而產(chǎn)生,凡符合這種認知情趣的,孩子一般都會喜歡,相反,就會厭惡,這是孩子學習興趣的主要來源。興趣當然也可以后天培養(yǎng),但是,真正的興趣一定是孩子感覺到了趣味,同時自己做起來也是很擅長,才會對此有繼續(xù)的投入。
2 鼓勵孩子的話永遠不能夠少。孩子需要耐心與引導
孩子在得到贊揚的時候,興趣就會增加,相反,孩子在某一學習領域總是受到批評與指責,他的興趣就會索然。我小時候曾經(jīng)對寫毛筆字感到極大的興趣,但是因為父親的一句批評,就再也沒有再摸過毛筆。當然,父親是有遠見的,他自己的毛筆字寫得不錯,但是,他說寫毛筆字將來不重要了,會寫字不如會寫文章,會寫文章不如會說話。就這樣,我再也沒有對寫毛筆字提起過興趣??梢姾⒆佑仔〉男撵`是多么容易受到暗示。不過,也正是這樣的暗示,直到現(xiàn)在我的字寫得還是很差,但是文章與說話卻慢慢地在初中時就好起來了。現(xiàn)在看來,老爸是對的。書法已經(jīng)很難有用武之地了,除非當書法家,可是我又不是那塊料。寫出的文章今天用電腦敲打,見人開口說話,表達能力第一重要,當然父親那時無論怎樣也沒有想到今天寫東西是敲打鍵盤。
3 對于孩子的知識來說系統(tǒng)地學習某一學科的知識是最痛苦的事情了
因為,那些系統(tǒng)的知識是按照知識本身的邏輯體系排列的,孩子學習這些知識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那些知識的作用也只是用來測試,卻與知識本身的用處完全不相干。那些知識只是當成知識儲備而存放著,想像著某一天會用上這些知識,然而,知識最有魅力的時候卻是在運用的時候,特別是為解決現(xiàn)實難題而被運用的時候。孩子對知識的學習最有興趣的時候就是面對一個現(xiàn)實難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這個時候去學習解決這一難題的知識,不但效果最好,而且體驗最深刻,興趣也最濃厚。
4 但是,中國的中小學都叫基礎學校,所受的教育叫基礎教育,知識叫基礎知識,中國人對基礎是如此地癡迷,卻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qū)
如果基礎越扎實,將來的前途就越大,那么怎樣理解美國的愛迪生、喬布斯、比爾.蓋茨他們做出來的偉大業(yè)績?這些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肯定是不扎實的,甚至是不夠系統(tǒng)的。愛迪生在學校只呆了三個月,從來就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知識訓練,喬布斯在大學只讀了一個學期就退學,比爾.蓋茨在大學讀了兩年,還是讀法律的,與他后來從事的專業(yè)毫不相干。這說明,人的發(fā)展,培養(yǎng)問題意識最重要,想像力比知識重要,理想、情感、態(tài)度與意志最重要,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有了問題意識,然后他才會知道需要什么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也才知道去哪里尋找這些知識,甚至包括尋找自己合適的合作伙伴。
5 看美國的老師上課,幾乎完全不同于中國的學校課堂
老師總是在啟發(fā)誘導學生提出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陌生的名詞概念,這個時候老師就布置作業(yè),查找這些名詞概念的意義,這樣每個概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生成的。這個時候想不了解都不行。學生自主學習就是這樣被激發(fā)起來的。
6 我們經(jīng)常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我看了許多優(yōu)秀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時候,那些習慣大多只是方便考試拿高分的學習習慣
比如,及時溫習,學會自己改正錯誤,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問老師之類的學習習慣。真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自己發(fā)問,獨立思考,富有創(chuàng)意,懂得借助工具與學會驗證,等等,這些學習習慣才是在脫離了考試之后真正有用的學習習慣。
7 孩子真正的學習興趣是來自于自己生命意識的覺醒
只有當他意識到他自己與周邊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并且感覺到那是一種奧秘,需要弄懂的時候,真正的學習興趣才會產(chǎn)生。學習興趣從來不只是讀書就能夠產(chǎn)生的,更多的時候,學習的興趣來自于探索。只有沉迷其中才不會感覺那有多累。人的心智從來不會被累壞,只會被厭倦情緒損壞。一個人沉迷一種事業(yè),樂此不疲,會有疲倦的時候嗎?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