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有一對老夫妻來到丁老師的禪院,找到老師,目的是什么呢,為了求個咒,老師問要什么樣的咒,夫妻倆說要一個能咒死人的咒,那老師就問了,到底想要咒死什么人呢,老夫妻倆說是要咒死他們自己的兒子。為什么要咒死自己的兒子呢,這不符合一般正常人的想法啊,一般人都是想要保佑孩子的啊。那老夫妻說,因為兒子太不像話了,搞得他們沒法活下去了。兒子非但好吃懶做,不學(xué)好,只會回家要錢花,回家要不到錢了,居然屢次三番的用迷幻藥迷幻了他們夫妻倆,然后拿光家里的錢,而且無論躲到哪里,他們的兒子都能找到他們,拿到錢。夫妻倆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生活,對這樣的兒子十分痛恨,下藥毒死他吧又是違法的,實在沒有辦法,才想到用咒語咒死他的辦法。老師聽了他們的話,回答到,“你們來要咒死你兒子的咒語,我告訴你們我這里沒有,要是你們的兒子來問我要咒死他們父母的咒語,我會告訴他我這里有!”那老夫妻聽了這話,完全摸不到頭腦了。
接下來,老師給他們半小時的時間,讓他們找出自己兒子身上的十個優(yōu)點,說完這個話,那老太太立刻就回答了,“別說給半小時了,就算給一天時間也找不出他的一個優(yōu)點?。 钡蠋熯€是堅持,于是自己進(jìn)去睡覺了,讓他們一起去想。半小時后,老師出來,問老夫妻倆有沒有找到十個優(yōu)點,老夫妻倆居然連兒子的一個優(yōu)點都沒有找出來,于是老師說,“那好吧,我和你們素不相識,和你兒子也是素不相識,我來幫你們一起找一下?!崩戏蚱薏幌嘈潘苷业絻鹤拥氖裁磧?yōu)點。老師問“他有沒有搶銀行?”“沒有。”“那這就算一個優(yōu)點吧”老師又說:“他有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薄澳沁@也算一個優(yōu)點吧,至少他沒犯法?!薄?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十分鐘的時間里,老師給他們的兒子找了十個不算優(yōu)點的優(yōu)點,然后,老師又反問老夫妻,你們就這么認(rèn)為你們的兒子一無是處嗎,你們從小就以這樣心態(tài)對你們的孩子,從來不表揚(yáng)他,不認(rèn)可他,他還能看到自己有用的地方嗎,他今天這樣已經(jīng)不差了!接下來,夫妻兩個人開始相互的責(zé)怪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老師問他們,“在你們這樣的家里長大的孩子,你們覺得會好嗎?”老夫妻倆都意識到了問題在于自己的教育。
孩子生出來,就只是一張白紙,什么都沒有,也什么都不會,孩子會成為什么樣子,都是父母教出來,也是父母自身的行為影響出來的,什么樣的父母教出什么樣的孩子,孩子成為今天的任何樣子,責(zé)任都在父母,而父母卻還是只知道抱怨孩子不懂事,甚至要咒死孩子,卻無法反思自己的過錯,這也是老師說他們的兒子來要咒死人的咒他反而會有的道理了。
當(dāng)然,原因找到了,接下來,更大的問題是如何是處理已經(jīng)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了。老師對老夫妻倆說,“既然無論你們躲到哪里,兒子都能找到你們,拿走你們的錢,那不如發(fā)了工資的時候,先買好自己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物,直接把錢放在桌子上等兒子來拿好了,拿也算他的一個付出吧。這樣也省的他用迷幻藥來傷害你們的身體,而你們也能正常的生活下去?!崩戏蚱迋z想了想也對,反正也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就這么辦吧。于是,回家后第一個月,發(fā)完工資,他們買好了自己必須的生活所需,把余下的錢都放在了桌子上,兒子回來了,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錢,覺得很不可思議,圍著桌子走了三圈,沒有敢拿,他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父母在錢上下藥了,想要毒死他,(的確,他的父母曾經(jīng)想要咒死他。也許心感應(yīng)到了吧。)于是,他問父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錢上下毒了,想要毒死他,老頭拿起錢,在手上拍了拍,再到自己的鼻子錢揮了揮,沒說一句話,還是把錢放在了桌子上,有趣的是,兒子拿起錢,數(shù)了數(shù),想了想,留下了三分之一,拿了三分之二,走了,在外逗留了七天才回家。第二個月,還是一樣,發(fā)完工資,老夫妻倆買好了自己必須的生活所需,把余下的錢都放在了桌子上,這次兒子居然留下了三分之二,拿走了三分之一,在外逗留了三天,這對老夫妻倆來說,已經(jīng)十個奇跡了。第三個月,仍然一樣,發(fā)完工資后,他們買好了自己必須的生活所需,把余下的錢都放在了桌子上,這次,兒子,圍著桌子逗了幾圈,沒有拿錢,很難為的樣子,他對老頭說道,“爸爸,你能不能幫我找份工作,我想花自己賺的錢。”這個時候,老太太哭了,老頭子也哭了,兒子自己也哭了,全家抱在一起哭了,聽課的我們也流淚了!接下來的事就是自然而然的發(fā)生了,兒子一心想花自己賺的錢,再累再苦的活,他也不再介意了,這一家人的生活當(dāng)然也完全改變了。
故事到這里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呢?這是我們作為父母該不斷去反思的問題…….
生活當(dāng)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也許我們對家人、對孩子,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我們的教育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偏差,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返回去重新來過,遇到很多現(xiàn)實問題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處理,正確的處理,這需要智慧,真正的智慧,這也是我一直尋找的…….
也許,放下你腦子中固定的已有的思維模式,放下你的執(zhí)著,讓心清凈,智慧心就自然升起了……
于是,我們需要在生活中修行!.
接下來,老師給他們半小時的時間,讓他們找出自己兒子身上的十個優(yōu)點,說完這個話,那老太太立刻就回答了,“別說給半小時了,就算給一天時間也找不出他的一個優(yōu)點?。 钡蠋熯€是堅持,于是自己進(jìn)去睡覺了,讓他們一起去想。半小時后,老師出來,問老夫妻倆有沒有找到十個優(yōu)點,老夫妻倆居然連兒子的一個優(yōu)點都沒有找出來,于是老師說,“那好吧,我和你們素不相識,和你兒子也是素不相識,我來幫你們一起找一下?!崩戏蚱薏幌嘈潘苷业絻鹤拥氖裁磧?yōu)點。老師問“他有沒有搶銀行?”“沒有。”“那這就算一個優(yōu)點吧”老師又說:“他有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薄澳沁@也算一個優(yōu)點吧,至少他沒犯法?!薄?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十分鐘的時間里,老師給他們的兒子找了十個不算優(yōu)點的優(yōu)點,然后,老師又反問老夫妻,你們就這么認(rèn)為你們的兒子一無是處嗎,你們從小就以這樣心態(tài)對你們的孩子,從來不表揚(yáng)他,不認(rèn)可他,他還能看到自己有用的地方嗎,他今天這樣已經(jīng)不差了!接下來,夫妻兩個人開始相互的責(zé)怪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老師問他們,“在你們這樣的家里長大的孩子,你們覺得會好嗎?”老夫妻倆都意識到了問題在于自己的教育。
孩子生出來,就只是一張白紙,什么都沒有,也什么都不會,孩子會成為什么樣子,都是父母教出來,也是父母自身的行為影響出來的,什么樣的父母教出什么樣的孩子,孩子成為今天的任何樣子,責(zé)任都在父母,而父母卻還是只知道抱怨孩子不懂事,甚至要咒死孩子,卻無法反思自己的過錯,這也是老師說他們的兒子來要咒死人的咒他反而會有的道理了。
當(dāng)然,原因找到了,接下來,更大的問題是如何是處理已經(jīng)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了。老師對老夫妻倆說,“既然無論你們躲到哪里,兒子都能找到你們,拿走你們的錢,那不如發(fā)了工資的時候,先買好自己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物,直接把錢放在桌子上等兒子來拿好了,拿也算他的一個付出吧。這樣也省的他用迷幻藥來傷害你們的身體,而你們也能正常的生活下去?!崩戏蚱迋z想了想也對,反正也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就這么辦吧。于是,回家后第一個月,發(fā)完工資,他們買好了自己必須的生活所需,把余下的錢都放在了桌子上,兒子回來了,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錢,覺得很不可思議,圍著桌子走了三圈,沒有敢拿,他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父母在錢上下藥了,想要毒死他,(的確,他的父母曾經(jīng)想要咒死他。也許心感應(yīng)到了吧。)于是,他問父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錢上下毒了,想要毒死他,老頭拿起錢,在手上拍了拍,再到自己的鼻子錢揮了揮,沒說一句話,還是把錢放在了桌子上,有趣的是,兒子拿起錢,數(shù)了數(shù),想了想,留下了三分之一,拿了三分之二,走了,在外逗留了七天才回家。第二個月,還是一樣,發(fā)完工資,老夫妻倆買好了自己必須的生活所需,把余下的錢都放在了桌子上,這次兒子居然留下了三分之二,拿走了三分之一,在外逗留了三天,這對老夫妻倆來說,已經(jīng)十個奇跡了。第三個月,仍然一樣,發(fā)完工資后,他們買好了自己必須的生活所需,把余下的錢都放在了桌子上,這次,兒子,圍著桌子逗了幾圈,沒有拿錢,很難為的樣子,他對老頭說道,“爸爸,你能不能幫我找份工作,我想花自己賺的錢。”這個時候,老太太哭了,老頭子也哭了,兒子自己也哭了,全家抱在一起哭了,聽課的我們也流淚了!接下來的事就是自然而然的發(fā)生了,兒子一心想花自己賺的錢,再累再苦的活,他也不再介意了,這一家人的生活當(dāng)然也完全改變了。
故事到這里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呢?這是我們作為父母該不斷去反思的問題…….
生活當(dāng)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也許我們對家人、對孩子,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我們的教育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偏差,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返回去重新來過,遇到很多現(xiàn)實問題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處理,正確的處理,這需要智慧,真正的智慧,這也是我一直尋找的…….
也許,放下你腦子中固定的已有的思維模式,放下你的執(zhí)著,讓心清凈,智慧心就自然升起了……
于是,我們需要在生活中修行!.
感謝沈麗萍老師的群分享。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0
寫得好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