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后發(fā)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成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塊石頭卻成為路邊石,被人搬來搬去,還經(jīng)常受到踐踏、污損。路邊石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三年前,我們曾經(jīng)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卻發(fā)生了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別痛苦。”雕塑石頭答道:“老兄,你還記得嗎?三年前,曾經(jīng)來了一個雕塑家,你不愿意改變,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它只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象未來的模樣,樂于改變,也不懼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我經(jīng)受的改變是你的數(shù)倍,我忍受過的痛苦比你多得多,這才產(chǎn)生了今天的不同??!”路邊石聽了這一席話,既慚愧,又后悔。
看完這個故事,千萬不要認(rèn)為我想成為孩子的“雕刻家”,對孩子又是“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一件值得欣賞的“藝術(shù)品。”孩子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完全取決于孩子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只有孩子自己能改變自己。我們要作的事是放大他們美好的一面,積極上進的一面。當(dāng)他們受到污染時,為他們除去污汁。鼓勵他們積極地面對人生,對自己負(fù)責(zé),做自己命運的雕刻家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善于做“小事”可以成就“大事” [2007-10-12 20:44:00]
- “媽媽,幸福是什么?” [2007-10-12 20:58:00]
- 有一種美麗叫放棄(轉(zhuǎn)) [2007-10-12 21:27:00]
- 我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教育孩子的難題 [2007-10-13 16: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