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想總歸都是零
文/郭桂杰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總是有一得必有一失。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你或許要操起巴掌重重打在孩子身上,你一時渲泄了,痛快了,但你同時也走進了痛苦和自責。錯誤的教育可以給你帶來育人的苦惱,失敗之后的痛苦將變得無法忍受,而正確的教育可以讓你感受到孩子成長的快樂,而不是揮霍巴掌換來的,等寫這個零的時侯,孩子的心里卻寫了您理性愛的印跡,而非戴著裝愛面具的刻紋。
教育的真正意義,是培養(yǎng)智慧,雖然無論做什么總歸都是零,但借著它找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你就能知道智慧是什麼?它是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允許你自由地思想;沒有恐懼,沒有公式,然后你才能發(fā)現(xiàn)什么是真實的、正確的事物。
如果你不去努力,只是一味地期待擁有某件好東西,那樣的望洋興嘆換來的是一種得不到的痛苦,這時侯的痛苦和前期的快樂是等量的。然而,就算我們擁有了,那得到時的快樂是八分,失去也會有八分的痛苦??倲?shù)幾乎是一樣的。
有的人得到了事業(yè)、權(quán)利、地位、卻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時間,遺憾沒有為教育孩子而付出更多的精力,而有些人在事業(yè)和成就上少了幾分,則在家庭生活、身體情況,育子的快樂上多得到幾分。就是這樣,有些事情,看似不公,細細想下去,其實是公平的.
有人認為,孩子什么事不會做也沒關(guān)系,只要有錢給孩子,孩子一樣會快樂一輩子,然而孩子做什么都要靠別人,恐怕連錢也不會花,就算他有幾萬花,甚至幾十萬元他也不過會懂得錢的價值如何創(chuàng)造快樂。也有的人認為,淌自己的汗,賺自己的飯,自己的活,自己干,讓孩子學會獨立,擁有積極獨立的進取精神,孩子才能開創(chuàng)幸福的一輩子。
這些想法,讓我想起一則故事。有一只狐貍,看見圍墻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結(jié)滿了誘人的果實,狐貍垂涎欲滴,它四處尋找入口,終于發(fā)現(xiàn)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體無法進入。
于是,它在圍墻外絕食六天,餓瘦自己,終于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墒呛髞硭l(fā)現(xiàn)吃得飽飽的身體,讓它無法鉆到圍墻外,擔心園主抓到自己,于是,又絕食六天,再次餓瘦了身體,才從原來的小洞里外出來。所以,那個總數(shù)是一樣的,終點又回到起點,起點原來就是終點。
不付出想讓孩子快樂的,最后也會走到想快樂而造成的起點上,多付出想讓孩子幸福的,最后也會走到想幸福而造成的起點上。
總數(shù)是一樣的。不要刻意什么,應(yīng)該去做的事,去體驗就好。遇事不要沖動,哈哈一笑,積極開心地面對就好。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zhuǎn)]有你,真好(原創(chuàng)) [2013-01-03 23:52:59]
- [轉(zhuǎn)]【活動報道】繁花似錦——家庭教育指導師開班五周年系列慶典晚會之四 [2013-01-03 23:5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