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讀書,最愛散文,尤愛那些女子溫婉纏綿的味道。喜歡張愛玲的曠世獨(dú)絕,喜歡葉傾城的華美自由,喜歡安妮寶貝的沉郁憂傷,喜歡于丹的大氣從容,也喜歡張小嫻的雅致舒緩,直到,我遇見了安意如——原來,女子,還有另一種味道。
我只看過她的《思無邪》。她的文章,還原那些詩詞的最初,告訴我們在遙遠(yuǎn)時(shí)光深處的故事,那些動人的,那些精致的,那些柔軟的,她文字的美,美在任何一篇里。所謂清詞麗句,講的就是她的味道吧。
如此干凈的,美麗的,沒有中國古典文化的莊嚴(yán)肅穆,也少了小女人的狹小和哀怨。她只是她,那個心性自由的如蓮女子,在這聲色犬馬、人心浮躁的社會里低吟淺唱。引用書中序言的一段話:心智如好水,文字如好茶,好水泡好茶,安意如的文字就是這樣的好水好茶。
安意如無疑是極具才氣的,她在《蒹葭》開篇就寫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三百中,論境界,無句可出其右。這一句,寫愛情,也到了某種極致,如看著開在彼岸的蓮花,——欲接近而不可得的絕望。就這樣打動著我,一時(shí)癡了,以為自己就是那伊人,分不清是安的心還是我的心,恍如隔世的記憶,定格在時(shí)光的深處。
我讀《綠衣》,讀到最后:“大雨傾盆的香格里拉,寫到《綠衣》時(shí)淚如雨下。身后這城市的雨如同生死。瞬間來去,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在我離開之后,你也會這樣想念我么?”那時(shí),窗外有低低的雨,只一剎,我的眼淚跟著就下來。嘆!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能這樣讓人跟著幽怨便幽怨,跟著婉約便婉約。
安意如是有才的,安意如也是有情的。這樣一個紅袖添香的女子已是寥若星辰了。在這個美女橫行的年代,誰還能用心聆聽這樣一個詩心女子?
就這樣喜歡一個人的文字,細(xì)膩情深,讓我們在舉世喧嚷里穿越古典的清幽,重新審視當(dāng)下的生活情趣。她告訴我,在時(shí)光的往來穿梭里,有一種心情原來還可以這樣美。
喜歡這樣一個女子馥郁如蘭,喜歡這樣的文字,如臨花照水。
讀安意如,適合在靜靜的午夜,床邊一杯熱茶,身陷一片柔軟,然后跟著詩人詩心游走,感受綿長久遠(yuǎn)的芳華,那些塵封千年的情愛之花就這樣跟著紛沓而來。
相鄰博客
- 觀兩岸四地“同課異構(gòu)”,品一份教育的盛宴 [2013-01-06 08:57:02]
- 學(xué)會合作與交往 [2013-01-06 08:58:55]
- 孤獨(dú)是一種境界 [2013-01-06 09:01:24]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