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早上7:55,我掏出手機看時間,卻看到了女兒3個未接電話和一條短信:“老媽,你看到短信趕緊給我打電話。”(電話靜音了沒聽到,急了發(fā)短息了)我躡手躡腳地跑到外面,打通了電話,電話里傳來女兒火急火燎的聲音 “老媽,老師說要拍錄像,要穿校服,你能不能幫我送過來……”“不行,媽媽馬上就要上課了”?!澳隳懿荒苷垈€假?”電話里頭的女兒都帶著哭腔了,我被她一哭,也跟著慌了,連忙向吳明請了假,拉上一個同學(xué)當司機,飛車往家的方向奔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特別矛盾:在送與不送之間糾結(jié)。不送,老師周五肯定是通知了,小姑娘又丟三落四了,給女兒的班主任打個電話,交流一下,讓她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剛從顧老師那學(xué)的)。可是電話打了三個都沒人接。想到內(nèi)向的女兒這學(xué)期剛轉(zhuǎn)到一個新的學(xué)校——古田一小,想到她剛才說話時的哭腔,我的心一下子又軟了,最終還是回家拿了校服,送到了學(xué)校,雖然緊趕慢趕,但還是花了25分鐘。
下課后,我心里忐忑不安,最終鼓起勇氣向顧老師請教:我到底該不該給女兒送校服?顧老師非常肯定地對我說:“不該”,他提醒我這種情況下,不應(yīng)該送,但應(yīng)該給老師打個電話,與老師溝通一下……
可是我已經(jīng)送了呀,回家可以這樣跟女兒交流嗎:因為你媽媽和同學(xué)少聽了25分鐘的課?顧老師又糾正我了:不能這么說,這又變成埋怨了,讓她下次注意就可以了…… (我明白顧老師的意思:女兒從到班上發(fā)現(xiàn)自己忘穿校服——打了3個電話我未接——發(fā)短信給我——我給她打電話時帶著哭腔 ——在校門口等著我送校服。這個過程她已經(jīng)受到無聲的教育了,任何語言都是多余的了。)
我回味著顧老師的話語:“要把自我教育的鑰匙交給孩子”,“ 要培養(yǎng)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把自我學(xué)習的能力還給孩子”,“ 給孩子時間、尊重、平等、支持”……
我反思著自己的行為:平時做事也不是很有序,也健忘,不是鑰匙沒了,就是手機忘放哪了,女兒的丟三落四的毛病其實可以在我的身上找到影子。
中午回家時,我在門口調(diào)整了自己的情緒,用上老師剛教的新招:帶上微笑走進了家門。女兒早已吃完飯在寫作業(yè)了,我什么話也沒說,拍拍她的肩膀,輕描淡寫得說了句:以后要把自己的東西整理好哦。女兒睜著她的大眼睛看了我老半天……
我對她笑了笑,心里悄悄地對她說:“對不起了寶貝,如果還有第二次了,媽媽必須狠下心來了,從現(xiàn)在開始我把自我成長的鑰匙交給你了,別怪媽媽,這也是媽媽更愛你的另一種方式。
我知道改變女兒的這個習慣需要一段時間,還是從改變自己開始吧。
學(xué)會享受與女兒一同成長的過程。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zhuǎn)]離別愁緒 [2013-01-26 13:51:30]
- [轉(zhuǎn)]家庭教育是神奇的 [2013-01-26 13:52:30]
- [轉(zhuǎn)]課間話題——談家庭教育 [2013-01-26 13:53:56]
- [轉(zhuǎn)]培訓(xùn)歸來 [2013-01-26 13:54:41]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