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晚上回家后,兒子在家又是蹦又是跳,玩得不亦說乎,吃飯的時間點到了,可他一點也不想吃飯。后來他看到全家人都坐到了飯桌上,只好也坐到了飯桌旁,可他一直講話,就是不吃飯,我很生氣,催促他快點。他聽到我的催促也很不高興,就罵了句:“去你媽的!”我一聽,非常生氣,說:“你吃不吃啊,不吃就下去?!彼驼f:“我不吃”,“那你就下去吧,”我說,他真的就走開了,然后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間,一副欲哭無累的樣子。我吃好飯,收拾好碗筷,坐在沙發(fā)上看書,就故意坐到地板上,用頭靠在我的大腿上蹭來蹭去,我知道他想讓我安慰他,讓他吃飯。我沒有理他,他見我沒有反應(yīng),只好去做作業(yè)了,我注意觀察了下,這時候他一直很委屈的樣子,不時用眼睛看看我。做完作業(yè),他拿著紅筆和考卷來到我的房間說:“媽媽,你幫我改考卷?!鳖D了頓,他又說:“你脖子痛不痛,我?guī)湍沐N?!蔽艺f:“好吧!”就趴到了床上,他很認(rèn)真地錘了起來。我見時機已經(jīng)成熟,就對他說:“你有什么話要跟媽媽說嗎?”他說:“我知道我不該說臟話,不該罵你?!闭f完就哭了。我轉(zhuǎn)過身抱著他說:“是啊,不管什么時候,對任何人,這種不文明的話是不可以說的?!蔽医又终f:“我知道你那時候可能肚子不餓,媽媽也不該一直催你吃飯,媽媽做的不對,向你道歉。現(xiàn)在餓了嗎?餓了可以吃飯?!彼宦?,瞪大了眼睛看著我說:“真的嗎?我現(xiàn)在想吃。”(以前這種情況他肯定就餓一晚上肚子了。)整理完書包后,他吃了一碗飯,還吃了一只平時怎么說也不吃得螃蟹。
今天這件事情的處理較以前我有了三個不同:
1、主動向他承認(rèn)錯誤,不該在他根本不想吃得情況下一直催促他吃飯,而且還叫著快點快點。
2、當(dāng)我看到他已經(jīng)認(rèn)識到錯誤時,就原諒他了,并且讓他吃了晚飯,而不是想以前那樣讓他餓一晚上肚子。
3、態(tài)度平和、友好地跟他講道理:不可以在飯桌上或者是平時講臟話,而不是訓(xùn)斥、責(zé)備。
以前我總覺得對愛孩子就要對孩子要嚴(yán)格要求,要說到做到,不能慣著他,免得讓他養(yǎng)成壞習(xí)慣。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有威嚴(yán),即使錯了,也不能向孩子道歉,在孩子犯錯誤時,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表面沒有訓(xùn)斥孩子,但語言中充滿了責(zé)怪與不滿。聽了顧老師的講座后,我明白了育人高于一切,讓孩子感受到愛,在愛中才能聚集起成長的力量。愛和溺愛根本不是一回事,溺愛是包辦,是代替,本質(zhì)是成年人愛自己;愛則是理解和接納,什么是理解,就是以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接納孩子是不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fā)生了任何事都無條件接受他,然后在適當(dāng)?shù)臅r機再進行教育。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自己認(rèn)識到錯誤并改正才是真正的目的。孩子既然已經(jīng)認(rèn)識到自己不對了,我們就要及時肯定,讓他知道改了以后媽媽一樣喜歡他,而不是像個法官,不講情面。我想這樣的愛不是溺愛,這種正常的愛,給多少都不會讓孩子變壞,相反,孩子得到越多,成長得越健康、越快樂。
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句話:在一個寬松的、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有面對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才有機會學(xué)習(xí)適應(yīng)和調(diào)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長的力量。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zhuǎn)]家庭教育從愛我的每一個學(xué)生開始 [2013-01-26 14:00:07]
- [轉(zhuǎn)]侄兒的“真情告白” [2013-01-26 14:00:25]
- [轉(zhuǎn)]家庭教育培訓(xùn)不能沒有“父親”參加 [2013-01-26 14:04:00]
- [轉(zhuǎn)]女人是柔弱的,母親是堅強的 [2013-01-26 14:04:1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