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天氣晴朗。汽車總站人頭攢動。車進站了,媽媽推著小勇往前擠,說:“勇勇,沖上去霸個位?!毙∮屡呐男乜谡f:“行!”
在人群的后面站著父女倆。爸爸對女兒說:“珊珊,別急,讓別人先上吧,我們也能上車的!”小珊點著頭說:“好!”
小勇果然勇敢機靈,很快就在人縫中竄上了車,占了兩個座位。媽媽很得意,撫摸著小勇的頭說:“真精靈!”
小珊父女也上了車。不久,有的乘客中途下車了,小珊坐上了位。過了兩個站,上車的人又多了起來。這時,上來了一個手抱嬰兒的婦女。爸爸拍了拍小珊的肩膀,小珊明白了,站起來說:“阿姨,請到這里坐!”爸爸高興地稱贊說:“乖孩子!”
“于微細處見精神”。這個反差很大的場面,反映了兩位家長的兩種教育思想。小勇的媽媽只顧占眼前的“便宜”,不重視對孩子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必然助長孩子的自私心;而小珊爸爸則很注重對孩子進行良好的社會公德的教育。
社會公德的內(nèi)涵是廣泛的,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的一切準則。對小學生來說,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主要內(nèi)容,教育孩子做到遵紀守法,團結(jié)互助,文明有禮,愛護公物,講究衛(wèi)生,尊老愛幼等。要使孩子具有這些良好的社會公德,必須從小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可塑性大,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較弱。所以家長要不失時機地對孩子進行教育,要拋掉“小節(jié)無關(guān)緊要”和“樹大自然直”的思想,應像小珊的爸爸那樣,隨時隨地都要想到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社會公德。要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就要反復訓練,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2004.12
相鄰博客
- 提高小學生的自理能力 [2004-12-28 14:21:00]
- 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豐富習作素材 [2004-12-28 14:24:00]
- 兒子的書包不再亂了 [2004-12-28 14:32:00]
- 應用題輔導四要素 [2004-12-28 14: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