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學期,我采訪了6到9歲的近百位孩子們。你了解你媽媽嗎?你了解你爸爸嗎?
記錄:(每天早晨在你送兒子上學的途中)
其中百分之7的小朋友:
我:小朋友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你了解你媽媽嗎?
A小朋友:我只知道,我媽媽其實最喜歡我弟弟,我可以看出來,媽媽喜歡男孩不喜歡我。媽媽只是嘴里說喜歡我,其實我知道媽媽心里想法,只是我不想說罷了。
我:你了解爸爸嗎?
A 小朋友:爸爸就是為了能要一個男孩,才讓媽媽生的弟弟,爸爸更偏心我弟弟。所以昨天媽媽讓我?guī)У艿?,我就不管他,結(jié)果弟弟的頭磕了一個大包,爸爸就狠狠的踢了我一腳,媽媽把我罵了一頓。哼,我才不喜歡帶弟弟呢!
其中百分之14的小朋友:
我:你了解你媽媽嗎?
B小朋友:我知道我媽,每次她最喜歡威脅我了,上次她說要把我的書包扔到外面去,我心里根本沒有害怕,因為我知道我媽在嚇唬我,她讓一個阿姨在樓下接著我的書包呢!還說我以后就不用上學了,我太了解我媽媽了,她心里想的啥,我都知道。她每次都這樣嚇唬我,我都已經(jīng)習慣了。
我:你了解你爸爸嗎?
B小朋友:我爸爸經(jīng)常不在家,他每次回來,我都怕他打我?
我:為什么?
B小朋友:因為,媽媽每次都在我犯錯的時候說:“看你爸爸回來怎么收拾你”。
其中百分之42的小朋友:
我:你了解你媽媽嗎?
C小朋友:我媽媽喜歡我,也喜歡我妹妹。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媽媽那么嘮叨?
我:如果你犯錯了以后,你知道媽媽心里最想做什么嗎?
C小朋友:每次我犯錯,我都知道我媽媽第一件事情要做什么?那就是大吼,大叫。然后逼著我承認我錯了,其實有時候不是我的錯,我媽媽也得讓我承認。她每次吼我的話,我都已經(jīng)會背了,“我都給你說過八百遍了,你怎么還記不住,你腦子里裝的全是糊糊嗎?你聽到我說話沒有,你記住我說的話沒有,你什么時候不要讓我再嘮叨了,我一天到晚為你快累死了,你怎么就不知道體諒一下我呢......。
其中百分之14的小朋友:
我:你了解你媽媽嗎?
D小朋友:我媽媽沒時間管我,她天天上班,回到家做飯,收拾房子,洗衣服,然后看電視或者上網(wǎng)。
我:你了解你爸爸嗎?
D小朋友:我爸爸更沒時間管我了,他好好都不在家,他在外面上班沒時間回來。偶爾回來一次還要出去和朋友吃飯打牌。
其中百分之9的小朋友:
我:你了解你媽媽嗎?
E小朋友:恩,還可以吧,我媽媽喜歡和我一起看書,有時間就陪我一起睡覺,然后讀故事,在床上我會給媽媽講我在學校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媽媽會一邊給我講故事,一邊聽我講我的故事。
我:你了解你爸爸嗎?
E小朋友:我爸爸每次喜歡聽我和媽媽講故事。
其中百分之14的小朋友:
我:你了解媽媽嗎?
F小朋友:我媽媽不在家,都是爺爺奶奶帶我。每年過年才回來。
我:你了解爸爸嗎?
F小朋友:我爸爸和媽媽在一起。
心得體會:
看到這一則調(diào)查,我有一種深深被刺痛的感覺,假如我是這些孩子里的其中一個,我該需要怎樣的一個父母;我是不是真正了解我的父母呢?
我又有一種欣慰的感覺,因為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很愛我,沒有給我太多的精神壓力,所以我的性格很開朗,而且很容易滿足自己的內(nèi)心。而且我也很欣慰再我有了孩子,孩子很小的時候,我接觸了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和《不輸在家庭教育上》,我沒有給孩子太多的心理壓力,沒有給孩子我未完成的心愿想讓孩子來完成的想法,沒有給孩子只是一味的服從,沒有給孩子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的壓力。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而且作為孩子,也應無條件服從和配合父母的教育??蓪嶋H上,這些父母的想法是錯誤的。而錯誤的根源在于父母擴大了自己的權(quán)利和忽略了孩子的權(quán)益。這樣的教育勢必會引起孩子的抵觸心理,使孩子受到心靈的傷害。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