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既缺乏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嚴重缺乏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吃不得苦頭,承擔不了責任,只想別人滿足自己,而自己能夠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其結(jié)果只能是到處碰壁。
愛不是簡簡單單的給予,而是明智審慎的給予和不予。愛意味著明智審慎的表揚和明智審慎的批評。除了給予撫慰之外,還要明智審慎地辯論、斗爭、面質(zhì)、敦促、推動和牽引。愛意味著引領(lǐng)?!懊髦菍徤鳌币馕吨覀冃枰袛?,判斷則不僅僅依靠直覺,而是需要深思熟慮。
溺愛和嚴教都是父母的自戀,都不是真愛。什么是真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派克說的:愛,是一種為哺(bu)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長而延伸自我的意愿。美國家庭心里治療家保羅夫婦:真愛行為是一種撫育自身和他人情感與精神成長的行為;真愛行為助長個體的責任感。徐浩淵博士說:“有了以上兩把尺子,我們便可以比較容易地衡量我們的各種行為、分析我們的感情,判讀它們是不是真愛。”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