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許多選擇的路口,每個人終將獨立地去面對生活,承擔好與否的結果。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永遠代替孩子去承擔不應該承擔的事或責任。如果在小學、中學階段父母能適當放手,不替孩子選擇,讓孩子自己在選擇中學會選擇,在選擇中懂得負責,這樣對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奮力前行是有好處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選擇的時候就得承擔選擇的后果。那么,從哪些方面去引導孩子學會選擇和負責呢?
一、讓孩子懂得:誰的事情誰來做。在學習上、生活上,我們要矯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認真做。家長不要總是做他們的拐杖,生怕他們做不好或是做扎了。特別是要明確告訴他們: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不是父母和老師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就要認真的做,所做的事自己負責。這樣目的就是要使他們克服依賴性,培養(yǎng)獨立性,這里的獨立應包括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和獨立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探究精神。
二、讓孩子銘記:誰的責任誰來負。在孩子的教育中,作為家長必須改變大事小事一律過問、包辦代替的做法。特別是當孩子有過失時,父母不必焦急,該受的處罰應讓孩子去受。比如說,由于晚起早上上學遲到、貪玩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學習用具丟三落四……影響學習時,就讓孩子去承受批評教育。一般來說,孩子有了過失的時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nèi)疚和不安使他急于補救,此時所記住的教訓應該是深刻的。不論孩子有什么過失,只要他有能力,就應當讓他自己承擔責任,以便達到讓他們自我認識、自我彌補、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進的目的。同時,也要告誡孩子: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而且必須要堅持下去,要證明給別人看,我能行!
三、讓孩子嘗試:誰的成功誰體驗。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體驗過成功的喜悅,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的動力和一生的情感發(fā)展。因此,父母要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讓孩子積極地爭取成功、體驗成功,這樣可以提高孩子成就的動機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意識的養(yǎng)成。
當孩子通過努力,學習成績達到了所期望的水平時,勞動取得一定成效時,家長要給予積極肯定。因為這些成績是在困難的基礎上取得的,家長的表揚與肯定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了自信心,增強了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并且也能做好。
總之,我們在指導孩子學會選擇和負責時,要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帶給孩子良好的感覺:“我在父母心中永遠是最好的、最優(yōu)秀的?!辈灰偸前炎约旱暮⒆雍蜕裢啾?。父母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尊重孩子與別的孩子的差異,多給他們賞識與鼓勵,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當孩子獲得成功后,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贊美,他們才會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學習,最終獲得精彩的人生。
http://www.wangjinzhan.com/show/17935.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怎樣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 [2013-05-06 09:34:41]
- 孩子獨立生活必備技能 [2013-05-06 09:36:06]
- 習慣的威力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 [2013-05-06 09:38:03]
- 如何改變孩子的懶惰習慣 [2013-05-06 09:39:13]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