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查內(nèi)容:孩子厭學逃學失去信心時,你作為父親是怎樣做的呢?
一到三年級,兒子的學習與其說不用我操心,還不如說根本看不出來怎么樣,一年級他延續(xù)了幼兒園不聽講的習慣,在朦朧中混了一年,成績平平,但因為朦朧,讓人充滿希望。二、三年級應該是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的時期,兒子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仍然上課不聽講,因為不聽講,作業(yè)就不會做或做的慢,耽誤了好多玩的時間,學習壓力逐漸加大,成績雖然不很理想吧,但也在中等生行列。四年級情況變的惡劣,學習成績不好,加之周邊老師、家長和同學帶給他心理上的壓力,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厭學、逃學,成績猛降,最差的時候,成績排到倒數(shù)第幾,因為不聽講、學習成績差或者調(diào)皮搗蛋,被老師叫家長不斷,甚至有一周被老師叫家長兩次的記錄。四年級,是兒子最讓我操心的一年。
四年級第一學期,我用在兒子身上的時間開始增加,因為那時他的學習成績不好,學習的情緒也不好,自信心快沒有了,開始有厭學的跡象。
我以前分析過他上課不注意聽講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沒有養(yǎng)成好習慣。時間長了,成績不理想,該學的東西沒有學會,上課聽不懂,就更加不愿聽講。我相信,不是所有的人,從一開始就能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相信我兒子那時的狀態(tài)是正常現(xiàn)象。也正因為如此,我與對兒子的成績不屑或進行過激評價的對立面,進行了不懈的“斗爭”,同時,加強了與兒子的溝通,對其學習方面也加強了輔導。
每件事情總是有內(nèi)外因的,兒子學習不好的內(nèi)因主要是自控力差、好動,不知道聽講的重要性,課上沒學會,或者自以為學會,其實根本沒學會,做作業(yè)就發(fā)愁,難者不會嗎!他做作業(yè)的時間總是很長,每天好像都做不完作業(yè),而我們打聽他的同學和老師,都說作業(yè)不多,用不了多少時間。如此反差,讓我總結(jié)出前面分析的原因,聽講,成為手段上的關(guān)鍵,而落實聽講,必須從思想工作做起,并克服外因的干擾和影響。
那么,外因是來自那些方面呢?首先,老師的壓力。我始終說,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會毀掉這一代人,決不是危言聳聽。小學生,死記硬背,固然可以拿到“好的”成績,但是,往往是戕殺了孩子們的學習樂趣和創(chuàng)造性,腦子注了水,把人變傻了。兒子最發(fā)愁的就是背課文,因為沒有方法,死背,枯燥而乏味,時間長了,偷懶、逃避、說謊等等,采取一切他可以用來抵擋這種煩惱的手段,不論對錯,解燃眉之急,減輕當時因此帶來的痛苦。還有,當兒子不聽講和成績不好時,由老師方面帶來的其他壓力,比如,罰站、嘲諷,批評,叫家長(何止是孩子們,誰都知道這是一種懲罰,決不是簡單的與家長溝通)。我從內(nèi)心非常尊敬老師,但我不認為所有老師的教育方法都那么到位,正確。每次被叫家長,我更多的是舒緩兒子因此給心理上帶來的不悅和壓力,提出改進缺點的建議,我沒有一次因為叫家長和兒子發(fā)過脾氣,我知道,那樣會適得其反。而老師叫家長的目的,當然是讓家長嚴加管教,幾次,就差說,回去一定得好好打他一頓,雖然沒有這樣說,但我聽得出來。也正因為我沒有“嚴加管教”,我背上了放縱孩子的惡名。我和老師說過我的教育觀,賞識、引導、鼓勵、興趣教育,老師們均不認可,說現(xiàn)在的教育體制根本不能這樣去做,說我會把孩子害了。簡直把我看成另類,根本不是合格家長。而我堅持認為,如果不改變這種教育方式,即便兒子考上大學,也不是成功,也不是一個健全的生命,有殘疾,缺魂兒!那次,所有教研室里的老師們,對我的言論反應的那么強烈,我沒有想到,從此,我再沒有被叫過,可能是被老師們看透了,有這樣的爹,孩子還能好到哪里?
另一個外因就是孩子的母親,我的妻子??柾氐慕逃谝徽?,很清楚地說,孩子良好教育的首要條件,首先就是有一位稱職的母親。兒子他媽太欲稱職,一二年級因為兒子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基本是溫順、善意的要求。等到三年級學習成績下滑,坐不住了,開始不斷尋求解決的辦法。找老師,你想想老師的那一套經(jīng)典理論,就差明說拿教鞭打手,還是被兒子他媽生給悟了出來。找學習好的同學家長取經(jīng),大多都是抓得緊,要求高,功夫深。于是,兒子上課不聽講、作業(yè)不會做、貪玩、說謊一切陋習,一旦被發(fā)現(xiàn)不是爆罵一頓,就是狂扁一頓,戰(zhàn)爭此起彼伏。因為沒有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孩子從順從到執(zhí)拗,把媽媽“教”的東西全都用在反擊之上,逆反心理加重,厭學情緒明顯。有一次,兒子在被逼寫“3l”英語作業(yè)時,與媽媽發(fā)生激烈的沖突,因為他沒有興趣學,沒有學會,作業(yè)不會做,就不提做作業(yè)的事情,被媽媽通過打問審查出來,痛斥兒子一頓,卻沒有關(guān)注兒子為什么不做作業(yè),更沒有幫助他解決心理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兒子本來就覺得這是課外班,不是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被罵了一頓,加之也沒有學好,羞愧難當,惱羞成怒。沖突之后平靜下來,他對我說:爸,你知道那時我想到啥?我想到他說啥,但故意說,想到不學了,再也不上課外班。兒子苦澀的搖搖頭,說比那還嚴重。我直面說到,你想到死!他點頭稱是。我很震撼,心中充滿酸楚,看著這個計劃生育出來的唯一一個下一代,真擔心由此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難以挽回的災難,于是義無反顧的向他媽宣戰(zhàn),爭奪對孩子的教育權(quán)。因為這,氣生多了,傷感情呀,雖然都是為了孩子好。
終于有一天,在老師對兒子他媽的諄諄教導下,他媽把教育兒子的神圣任務挪到我的肩上。老師說,既然他爸愿意管,就讓他管去吧,我們女人得好好保養(yǎng)自己,總生氣會老的很快!啊,呸!什么邏輯,如果不是我能夠理解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我很難原諒業(yè)已對孩子形成的心理傷害,幾次,我都有辭職在家培養(yǎng)孩子的沖動,不去學校讀書!
還有一個外因,來自同學們。畢竟三四年下來,誰都對誰有了了解,學習特差的學生被老師勸離到別的學校,這樣可以不影響本班和本校的教學成績。學習比較差的學生,都有這種被譴的壓力,也同時被那些學習好的同學笑話著。一個人如果脫離了群體,必然做出偏離群體的事情。一個被優(yōu)秀學生恥笑的差等生,在沒有自省能力的時候,必然會消極沉淪,不知所措,抬不起頭來。
我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和妻子達成協(xié)議,她不再插手管理兒子的學習問題,我開始了,或者說加強了對孩子的教育,時間在四年級下半學期。
兒子想過生死的問題,應該說時間比較早,我想到這個問題的時間是在初中二、三年級,一次和人家定點打架,當時就想好了,打不死就再也不干這種蠢事,珍惜生命。生自己說了不算,死也不是自己說了算數(shù)的。我問兒子,你死了,爸媽傷心不?爺爺奶奶呢?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了責任,生命不再只屬于自己了。而且生命很短暫,也很美麗,你為什么不去追求美好,而要不心情放在不如意的地方?
我們再想想,這些讓你不如意、不開心的東西是什么?學習是吧,那么,我們?yōu)槭裁磳W習呀,這個可惡的東西?我們努力學習,現(xiàn)階段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贏得尊重。你想想,你承認不承認比誰傻?為什么人家做到的事情,我們沒有做到?沒有做到的原因首先是沒有注意聽講,不聽講學不會,當然作業(yè)不會做,加之不問不學,然后開始逃避,形成惡性循環(huán)。如果抓住注意聽講這個關(guān)鍵,該學的學會了,作業(yè)就顯得容易,時間短,質(zhì)量高,還可以省下大把的時間培養(yǎng)其他的愛好或用來玩,何樂而不為?要抓住注意聽講這個關(guān)鍵,一定要加強自控力,自己能夠控制自己才行。我抓住孩子都想長大這種心理,告訴他,長大主要的標志就是自己能夠控制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解決問題內(nèi)因是根本,如果他自己不努力,誰也沒辦法。自己要努力,就必須知道為什么要努力,這樣才會有努力的動力。
改正一種錯誤,有時候就是改正一種習慣,這個過程很不舒服,但只要是對的,就必須克服不舒服。兒子在這個過程中,的確很不容易實現(xiàn),所有動力,來自不斷的思想鼓勵和疏導工作。我對兒子充滿希望,我也在任何時間和地方,通過任何方式向兒子傳達信心,傳達堅持,傳達理想和快樂。這個時候,就是一種賽跑,積極戰(zhàn)勝消極,主動戰(zhàn)勝被動,勤奮戰(zhàn)勝惰性。
思想疏通了,兒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雖然還會有煩的時候,但已經(jīng)很好梳理,幾句話,他立刻明白對錯,當人有了信念,就像宗教一樣,懺悔是為了更加接近信仰。
下來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通過加強輔導,我發(fā)現(xiàn)兒子有很多東西根本就沒有學會,做作業(yè)太痛苦了!不會,還要完成作業(yè),坐在那里用非常非常復雜的自己想像的方法做作業(yè),又費時間又容易出錯,更重要的是根本就不應該這樣做,好歹看看書,一點撥,難變易,苦變樂。幾個來回,兒子已經(jīng)嘗到甜頭,知道注意聽講的重要性了。作業(yè)做的越來越快,這個問題基本解決。
還有最為他頭痛的事情,就是語文、英語的背課文。我告訴他,把作業(yè)改一個字,然后去做吧。改背為讀,但有數(shù)量規(guī)定,如果是讀,至少讀七遍。他還是樂意選擇讀,讀的很好聽,很好聽。有兩次考試前,我檢查一下他有沒有不會背的,讓我吃驚地是,不僅會背,而且滾瓜爛熟。當然,這里面有老師在課堂上努力工作的成效,正所謂齊抓共管嗎。
通過分析試卷,我發(fā)現(xiàn)兒子成績不好,還有重要的原因是粗心,會的做錯了,名次落下好幾十名,就這樣簡單的事情,不僅是成績問題,重要的是自己骨子里嚴謹程度存在問題,如果不從習慣上扭轉(zhuǎn)這個問題,成績不會好,長大也做不好什么事情。我從生活中的習慣著手改造他。我和他說好,每天我給他一塊零花錢,它必須做好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工作,比如毛巾掛整齊,課桌干凈整潔,自己疊被子,洗自己的短褲和襪子等等。如果做不好,我就從零花錢中扣除一部分,直到扣完。這項工作像游戲一樣,他也愿意配合,開始七扣八扣錢就沒有了,后來,他自己在要害部位貼上紙條,提醒自己做好,事情就這樣不斷好起來。
我很注重兒子的心理健康,教他如何對待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人和事。老師是偉大的,媽媽偉大的,都是為你好,也許方法不同,如果你改變不了她們,就學會適應。充分理解,心存感激,合理遵從,永不生氣。對待同學,要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多交朋友,與人為善,上善若水,不欺負別人,也決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老師不同意我這樣教育兒子。)充滿愛心,幫助可以幫助的所有人,不計回報。正確對待好事和壞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天快樂,天天進步這句口號,每天喊,一喊就是五年,其作用是肯定的。
四年級期中考試,不注重名次的我給兒子規(guī)定了目標,考進前15名(以前20幾名)。上這艘賊船的目的不是為了名次,更多的是為了贏得尊重和自信。滿懷信心地等待,等回來37名的成績。我很失望,甚至有動搖,似乎耳邊聽到有竊笑聲。但這一切沒有表現(xiàn)給兒子看。我相信他,也相信我自己,針對那次考試,我們做了充分分析,找出兒子存在的問題,看到長進的地方,鼓勵他,平和他的失敗情緒,我知道,他知道我的付出和希望,他知道這樣的成績帶給他,也帶給我的是什么。我們約好期末考試見。我為了不增加他的心理壓力,同時考慮到現(xiàn)實他的水平和差距,我和他商量,爭取考進25名就行。
就在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之間,我給他提出明確的學習時間,我說,每天保證一個小時的作業(yè)和復習時間,你那點兒玩藝兒,保證沒有問題。我?guī)状螌iT到學校了解兒子的學習情況,總體的評價是兒子有較大的轉(zhuǎn)變,較少出現(xiàn)以前的那些毛病。有變化就有希望,我暗暗高興,畢竟是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期末考試,他正好考了25名,我按照約定給他買了PSP,他很高興。
今年他五年級,我因為工作關(guān)系,不能有很多的時間輔導他,但每天一個電話,鼓勵不斷。期中考試前,他打電話給我,說明天就要考試了,他沒有告訴媽媽,怕媽媽著急。我對他只著重強調(diào)了一句:記住,一定要細心!這次沒有名次的約定,什么都沒有,一切都自然而又不那么自然,輕松而又沉重。
成績出來那天,我不在家,還是兒子打來電話,用非常沉重的語氣向我宣布,爸,這次考試沒有考好。我說沒關(guān)系,只要你知道努力就好。兒子接著說,這次我考了第九名,然后是一串笑聲,那笑聲催人淚下。
我回家的那天,兒子摟著我脖子表決心,期末考試我要進前五名,下學期我要爭第一名。我并沒有這樣要求過兒子,但是此時,我知道兒子的自信心已經(jīng)恢復,我只是淡淡的問他,在你心里,是不是覺得第一名也沒有什么可怕?他堅定的點頭說是。
點評 :什么是家庭教育?就是兩個不完善的人帶著一個更不完善的人逐漸走向完善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這個案例充分的說明了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最高學府,學校教育只是對我們家庭教育的一個補充和完善而已。我們相信有很多家庭都可能遇到這位父親面臨的問題,當你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候,該怎樣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這個案例給了我們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借鑒和思考!如果我們的家長把孩子拱手交給學校去教育,而自己卻處在一種對孩子教育無為的狀態(tài),我們只能相信那是孩子最大的悲哀!最為孩子,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他們才失去興趣和信心;而是因為他們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
本博客轉(zhuǎn)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zhuǎn)]視頻: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主講:陳景英) [2013-06-07 09:25:08]
- [轉(zhuǎn)]培養(yǎng)孩子既規(guī)則又自由的策略 [2013-06-07 09:26:22]
- [轉(zhuǎn)]上帝為每一只笨鳥都準備了一個矮樹枝 [2013-06-07 09:28:59]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