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家庭教育智慧
父母有天然的教育責任,并等于具備天然的教育能力。
認識生命、了解孩子、做孩子心靈的朋友,是父母永遠要學習的課程。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是父母重點認識自我和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
家庭是兒童的天然課堂,家長是兒童的啟蒙老師。
蘇格拉底: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道德。
蘇格拉底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并成為希臘三哲人。它被視為一種精神而被人們敬仰,成為真理和智慧的象征。他是雅典偉大的道德哲學家、圣人和殉道者,也是西方哲學的偉大奠基人。他是第一個哲學的殉道者,他被譽為人類精神上最正直、最智慧的良師益友。
蘇格拉底認為人天生是有差異的,但不管這種差異有多大,教育都是可以使人改進的。天資聰明的人更要努力學習,如果不用后天的努力控制其發(fā)展,一旦誤入歧途,這種好的稟賦就使人更加難于駕馭。
關于教育的基礎和前提,蘇格拉底認為就是“認識你自己”。因此他反復強調:讓人們正確認識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能真確評價自己,他認為這是學習的前提。
蘇格拉底法
也叫問答法、助產術。被后人總結為:譏諷、助產、歸納和定義四個步驟組成的獨特教學法。譏諷是就對方的發(fā)言不斷提出追問,迫使對方自己陷入矛盾之中,最后總無詞以對,承認自己的看法有問題;助產來自于來自于其母親的靈感,他認為教師的角色就像是為人接生一樣,要不斷引導,幫助學生找到答案,但是學生必須自己努力才行;歸納就是從眾多失去中總結一般的、普遍的規(guī)律或共性;定義就是把個別事物歸入概念,得到關于事物的普遍概念。這種教學法的優(yōu)點就是不把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討論和問答自己找尋出答案,對教師和學生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蘇格拉底提出了很多著名觀點,如教育即是教人“怎樣做人”;“知識即美德”,他認為正確的行為基于正確的認識,這個論斷在教育實踐上具有重大意義;他還提出自制是“一切德行的基礎”,“身教重于言傳”等等命題。
2013年6月7日晚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奧巴馬:身為總統(tǒng)我也認為家庭最重要 [2013-06-17 00:35:02]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