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
2歲的點點和3歲的苗苗一起玩。點點拿出自己最喜歡吃的巧克力遞給苗苗,苗苗吃了一塊后,馬上把點點手上的也搶了去。點點一怔,很快恢復平常。轉身推出自己的小自行車。苗苗見到車,將點點搡到一邊,騎上就走。點點又一怔,便又去拿其玩具。豈知苗苗在幼兒園就是“小霸主”,她放下車,沖過來,推開點點,搶起玩具。正在這時候,一向溫順的點點突然猛撲過去,一下子抓住玩具,拼命奪了回來,自此,兩個小孩之間的“戰(zhàn)爭”開始了。
經(jīng)歷了這次爭斗,點點的自我意識飛速發(fā)展。頭一天還不會準確地使用“你”、“我”,第二天,就開始會說:“是我的媽媽回來了!”“我的?!薄皨寢專蚁搿倍尹c點經(jīng)歷了這次爭斗后,不再是一味地謙讓了,他也學會了用攻擊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分析
孩子之間發(fā)生爭斗是成長中正常的現(xiàn)象。孩子的交往能力,不是指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和諧相處,沒有爭斗,會分享與合作,不是我們成人教給他經(jīng)驗,他就能學會交往。交往能力是要靠孩子自己在交往的環(huán)境中體驗、練習、總結形成的個體經(jīng)驗。
孩子在爭斗中發(fā)展了自我意識。當孩子開始掌握“我”這個詞的時候,在自我意識的形成上,是一個質的變化,從此,孩子的獨立性開始增長起來。
孩子在爭斗中提高了心理發(fā)育水平。雖然我們不鼓勵孩子的打斗行為,但在爭斗中孩子會學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兩個小孩子之間通過爭斗后,反而容易達到某種“秩序”。
指導意見
盡量少參與孩子的爭斗。成人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間的沖突,只要是小沖突,小打小鬧的情況就不必參與其中幫助孩子解決。家長要避免簡單地說教、批評,這會限制孩子獨立意識的發(fā)展。而且,孩子總是要到社會中,他應該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嚴厲制止孩子的打架行為。如果家長看到孩子間有了肢體沖突,就要及時嚴厲地制止他們,然后和顏悅色地詢問原因,建議他們好好相處,才能玩得高興。
要尊重孩子不強迫分享。孩子4歲的時候,對自己的物品強烈占有,不懂得分享,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表現(xiàn),他覺得自己有力量就是通過占有自己的東西。到了5歲左右,孩子就開始懂得分享,知道拿自己的東西跟別人換,孩子到了7、8歲的時候,才能真正懂得分享的意義。所以,在這之前,成人都不要強迫孩子分享他的東西,或者直接把孩子的東西拿給別的小朋友玩,成人只能和孩子商量,孩子如果不同意,就尊重孩子的意愿。成人循序漸進,要有耐心。
成人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是否有禮貌,懂得分享與合作,不是靠灌輸、教授,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成人的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孩子由耳濡目染,到吸收,至內(nèi)化,自然會學到。(蒔苡)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家庭教育指導:學生海量閱讀指導與倡議 山東省臨沂第十六中學 任麗臻原創(chuàng)(編號20120617) [2013-06-23 22:33:23]
- [轉]培養(yǎng)孩子既規(guī)則又自由的策略(轉) [2013-06-23 22:40:3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