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男孩李理,一個“另類成功者”。
李理現(xiàn)為中國書畫家聯(lián)誼會會員,通過ISQ9000A藝術體系資質認證成為中國知名國畫家,他的作品曾多次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等單位舉辦的書畫大賽、大展中獲獎,成為海內外書畫愛好者的收藏珍品。一個另類孩子的成功和他自幼所接受的教育,給了人們深深的思考!
李理所走過的道路并非像大多數(shù)家長為孩子設計的那樣“正統(tǒng)”——讀完小學、中學考大學,有條件再讀研究生,然后找一個理想的工作。李理由于酷愛繪畫,初中二年級沒讀完就專攻繪畫了,繪畫是他的愛好,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職業(yè)。他現(xiàn)在完全靠藝術才能來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然而,他始終沒有放棄讀書和學習,他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深造,在積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誰說他是“另類”,其實他是最“傳統(tǒng)”的年輕畫家。李理的家長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選擇,真正將孩子作為一個與自己平等的人來尊重。同意他不走“正軌”走“異途”。這源于尊重的成功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家庭教育中沒有“萬能鑰匙”,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
個性初現(xiàn)
李理的家長是理智的,他們知道應該怎樣去愛孩子——除了尊重之外還要信任,要寬容。一個友好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以此來向孩子傳遞信任、鼓勵的信息鼓勵他上進,寬容他在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但同時也告訴他要改正錯誤。
再理智的家長自己也有被孩子抓“把柄”的時候。3歲的李理就“抓”了爸爸一回,而且還要“去法院告爸爸”呢。
那年春節(jié)前,爸爸答應他每天都要給他買幾個小花炮帶回來讓他放,李理可高興了。一天,爸爸剛一進門李理就過去翻爸爸的挎包,可是令他失望了——爸爸由于工作太忙這天忘記買了。李理開始吵鬧個沒完,爸爸煩了,“啪”的一巴掌打了過去,還挺痛。這下小李理可急了:“你說話不算數(shù),騙人!還打人,我去法院告你!”爸爸一驚:他這么小就知道去法院?只見小李理撒腿就往外跑,直奔馬路邊上交通民警的崗樓跑去——3歲的孩子哪里認識法院,他認定警察叔叔是“管這事的”,把崗樓當成“法院”了。
經(jīng)歷了這場“告爸爸”的喜劇之后,哭笑不得的家長開始反思了:買花炮雖然算不上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在一個3歲孩子的心目中,這就是大事,這是他的期望,是他的歡樂所在。再說平時自己總教育孩子不能撒謊,要講信用,自己在孩子面前首先要做出榜樣。盡管自己確實忘了,但工作忙不應成為不守信信用的理由——特別是對孩子的承諾。再說,在自己沒理的情況下還打孩子,就更不應該了。
李理學繪畫,既是興趣所在,是天賦,也是“窮”出來的,憋出來的,可謂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李理的母親曾從事教育工作多年,那時教師是比較清苦的,收入不高,工作不少。她回到家中除了批改作業(yè)還要忙家務,又沒有多余的錢給孩子買玩具,就給李理一支筆、一張紙讓他自己玩。李理5歲時畫了一只大公雞、一只鳥還有云朵和幾個莫名其妙的符號。媽媽問他:“公雞的脖子怎么那么粗???”“那是公雞憋氣呢!”“小鳥干什么呢?”“小鳥在跟大公雞說話,大公雞正忙,沒工夫理他?!薄澳窃贫鋺撌前咨模趺词撬{色的呀?”“我的云朵就是藍色的!”那時家長如果譏笑他,說他那是異想天開、胡畫亂抹的話,就會挫傷他的想像力與繪畫的興趣,而李理的家長并沒有那樣。即便是李理將孫悟空、黑貓警長之類畫在了墻上,家長也并沒有過多地責備他,只是告訴他:“還是畫在紙上吧,要不然咱還得刷墻,老刷墻也不是事呀?!边@并不是縱容,是寬容,是對孩子繪畫興趣的保護。
見李理那么愛畫畫,家長在他6歲時送他到京華藝術學校去學習繪畫。爸爸每次騎車接送,風雨無阻;李理則是正中下懷,認真聽講、認真練習,經(jīng)常受到老師表揚。在畫畫與學習之間,李理回憶說,平時爸爸媽媽給我規(guī)定的原則是先寫作業(yè)后畫畫,星期天可以例外——上午畫畫下午寫作業(yè),只要讓畫畫,他就是高興的。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有一次下大雨,李理不想去藝術學校上課了。爸爸說:“既然你喜歡畫、愿意學,就一定要堅持!”父子二人走入了雨中?,F(xiàn)在回想起來。盡管父母在學繪畫這方面既不內行又沒有刻意培養(yǎng)“特長”,但這種因勢利導和鼓勵卻都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無言的教育
讓李理回憶一下父母當年如何教育他時,他實在想不出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警句名言”,原來這種教育多是無言的。
李理的父親喜歡釣魚,休息日常帶他去野外,大人垂釣,孩子則在田野間奔跑,玩耍,或寫生——各得其樂。常年與大自然接觸,同野草、小動物產(chǎn)生了難以割舍的感情。這也是李理的畫室取名“野蘭堂”的由來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在上課時老師問同學們長大以后想干什么?“我想做一名飛行員”“我想當科學家”……同學們爭先恐后展示自己的理想。而李理卻說:“我有三個理想,第一個理想是當農(nóng)民,第二個理想是到動物園當飼養(yǎng)員,第三個理想是當個畫畫的?!彼尤幌氘斵r(nóng)民,同學和老師都覺得奇怪。然而他卻認為,當農(nóng)民好,可以整天都在田野中,想吃什么就種什么。這也是因為他自幼生長在農(nóng)村,他的童年是在中頂村的一個農(nóng)家小院中度過的。是大自然給了他童年的快樂,也賜予他繪畫的創(chuàng)作欲望與靈氣。
京華藝術學校的王建榕老師是李理開始正規(guī)學繪畫的啟蒙老師,使李理對繪畫的興趣更加濃厚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李理的母親結識了剛從臺灣回到北京的畫家張國志先生,將李理的作品請先生點評后,張先生高興地收下李理這個弟子。隨張國志老師學繪畫可算是李理學畫的基礎教育,他的畫更有章法了,為日后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后來又拜周懷民、周汝謙、張望等眾多名師學習國畫。
李理對畫畫的熱愛到了癡迷的程度,只要有時間就畫,那是他最快樂的事。其他同齡孩子所渴望的好吃的、好玩的、名牌服裝等等對他都沒有吸引力,他最愛去的地方就是琉璃廠文化街。他曾將爺爺掃地笤帚的長木把鋸下來作畫軸,爺爺不怪他反而高興;他讓媽媽將家里掛的字畫統(tǒng)統(tǒng)摘下來換上自己的畫,媽媽沒有嘲笑他的“狂妄”,反而照辦了。這都是對他的愛好的支持與鼓勵。
在京華藝術學校陳法正校長的建議下,李理10歲那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在陶然亭公園舉辦了個人畫展。京城的多家媒體對這次畫展進行了報道,許多書畫名家出席了畫展開幕式。有人建議在開幕式那天李理應該打扮得“前衛(wèi)”一些——有點藝術家的風度,而李理的媽媽卻堅持讓李理仍然以一個淳樸、天真的少先隊員的形象出現(xiàn)在開幕式上更好——不要忘形、不要浮躁,真是用心良苦。李理也確實是這樣,面對求畫的家長和小朋友他是有求必應,而且作畫非常認真,累得滿頭大汗,心里卻是美滋滋的。
自稱“黑豹”宣泄不滿
李理有個雅號叫“黑豹”,這是他自己為自己取的。不過這個雅號的由來可不像“野蘭堂”那樣輕松那樣富有詩意。
那是他上初一時,一次測驗數(shù)學成績不好,在課堂上當眾讓老師數(shù)落了一通,老師的話也重了一些:“你們大家看看,這就是我們班的‘明星’!光是畫畫好就行啊,將來還能成畫家?別美了,功課不好到哪兒也不行!”李理非常不服氣,為了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和學習的壓力,他給自己取了“黑豹”這個雅號。李理自己畫了一個黑豹的頭像:兩只眼睛炯炯有神,兩只耳朵豎起來,樣子滿兇的。媽媽問他為什么給自己這么個名字?他說,黑豹是現(xiàn)在瀕臨消失的動物,它非常機敏,跑得飛快,很有力量,我要像它那樣有自己的個性。媽媽聽了只好暗自叫苦:天呀,你的個性夠可以了,還嫌自己的個性不夠呢!
果然“黑豹”的個性愈發(fā)顯露出來了。李理曾經(jīng)兩次準備離家出走,為的是避開學習壓力,一心畫畫,但都沒有走成。用他的話說,爸爸、媽媽對他這么好,他舍不得離開這個家,是親情把他留住的。
面對孩子想離家出走的這種“異端念頭”,李理的家長并沒有大驚失色。身為教師的媽媽認為,凡事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家長不必總跟著老師一起逼孩子學習,設身處地替孩子想想,學習的壓力、家長的壓力都加在他的身上,那肯定是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孩子小小的年紀怎能承受得住?所以有些孩子走向了極端。媽媽并沒有對李理采取什么“措施”,而是心平氣和地同他談談,沒有刺激他。這種寬容與理解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做到的。
李理上初二以后感覺學習壓力更大了,盡管他不甘落后,但成績是無情的,他心里非常痛苦。那年元旦,李理向媽媽提出了不想再繼續(xù)上學的請求:“媽媽,我求你了,你就答應我吧,我太喜歡畫畫了!”李理一邊說一邊哭,額頭一下一下撞著寫字臺,就像撞在媽媽的心上?!拔疑险n聽不懂,學不會,還不如放棄。到頭來,我文化課沒學好,繪畫也沒學好,那不是兩手空空嗎?”媽媽一聽,這孩子還挺有責任心,也不無道理,先試試看?可是真的同意孩子放棄學業(yè),哪個家長有這么大膽子!做出這種決定太難了。
那年春節(jié)全家坐下來認真商量這件大事,初步準備尊重李理的選擇。同李理的校長一商量,校長說,搞經(jīng)濟建設還有“中國特色”呢,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還可以“一國兩制”呢,我們也應該拓寬思路,讓李理走一條適合他的成長與發(fā)展的特殊道路。學校同意李理休學,保留學籍。事實上,這種“寬大政策”讓李理得以揚長避短,幫助他在生活和學習上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使自己的潛能得到了最佳的開發(fā)與發(fā)揮。當然,不去學校讀書,并非放棄文化學習,沒有文化“墊底”,繪畫亦難有長進?;谶@樣的認識,李理的父母為李理請了家庭教師,李理在家里學完初中的課程考入了西安美院附中。
以愛好為職業(yè)悠然自立
李理16歲那年考取了西安美術學院附中學習國畫專業(yè)。這一選擇是家長意志與孩子意志的統(tǒng)一:孩子愿意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夠在學習的同時鍛煉一下獨立生活的能力。在這四年中,李理不僅認真學習該學的知識,課余時間還學習了油畫的技法、仿古畫制作等;而且同時也鍛煉了社會交往能力,在各方面為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礎。
西安美院附中畢業(yè)之后,李理放棄大學學業(yè),愿意在社會上鍛煉一下自己,而且也沒有停止學習。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理迷上了攝影。藝術都是相通的,他學攝影悟性極高,學得非???,參加中藝的攝影班學習,取得了攝影師資格證書。不久,他自己成立了一個“黑豹攝影工作室”。再后來,他又設立了一個“茶語畫廊”,既是展示他自己作品的窗口,又是他謀生的場所???,他就是這樣讓自己的受好與事業(yè)融為一體,自主自立,活得悠然自得。正如李理的一位朋友所描述的,同李理一個人交往就如同與五個男孩交往——他有時著唐裝,畫國畫,儼然一個儒生;有時穿西服系領帶,像個模特;有時穿著迷彩服,背上挎包去野外寫生,特酷;有時背上照相機穿梭于人海與田野之間,是個很專業(yè)的攝影師;有時在生意場上與人砍價,談生意,簡直就是個小老板。總之,他不僅靠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自立,而且生活得很瀟灑。(文/阿文 051029)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電腦神童劉博文:我靠搞軟件開發(fā)掙錢上學 [2005-11-04 18:13:00]
- 了不起的笨孩子 [2005-11-04 18:14:00]
- 后天遺傳 [2005-11-04 18:23:00]
- 家長應給予孩子的10個經(jīng)歷 [2005-11-04 18: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