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和溺愛
超強親和力的饒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家庭教育主要誤區(qū)在講座中的運用》,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用文字和繪圖來表述真愛和溺愛。
想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孫云曉說:教育的秘訣是真愛,有真愛,那么一定有假愛,那么什么是假愛?假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溺愛,溺愛是當今父母愛孩子最普遍的一種。
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就是包辦代替,孩子要什么家長給他們什么。本來應(yīng)該是孩子自己做的事,都被父母給代替了,溺愛的危害就是扼殺孩子的成長,我發(fā)現(xiàn),凡是那些被家長溺愛的孩子,不僅他們的動手能力不太好,還有更多的問題,如依賴性太大,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懶惰、心理脆弱,這樣的孩子只要一離開父母的保護,就難以適應(yīng),稍微受點挫折就支撐不住,無所適從,甚至自暴自棄。
真愛需要家長對孩子有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你用什么樣的觀念去教育孩子,孩子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想沒有人看到過農(nóng)民種莊稼,莊稼長得不好的時候,有去抱怨莊稼,去打罵莊稼?相反,他們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我們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特別是當孩子出了問題之后,我們做父母的又是如何去對待自己的孩子呢?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總是一味地去批評訓(xùn)斥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沒想過,從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農(nóng)民怎樣對待莊稼就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同樣就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以前在講座之后,總有些家長咨詢說我孩子有這問題那問題,老師你有什么辦法?很多父母都是希望得到一些方法來改變孩子,孩子不論有什么問題,靠老師提供的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解決,因為老師不了解你的孩子,唯一能夠幫你解決問題的就是你自己,做父母的如果自己不改變卻需要讓孩子來改變通常都不會成功。父母只有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孩子才會改變。一個正確的教育理念,比一百種教育方法還重要。
總共3個名額分享交流,我們1隊動作最快得到了2個名額哦。
最近訪客